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与国家发展的深刻认识和战略部署。
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实效。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关怀,更是提升治理效能、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之举。
对于整治两面人这件事,轻易不动,动则必是一场大手术,是一场比反腐败更大更深刻的政治大手术,因而只能在反腐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实施实现的可能。
某市悄然推行“错时工作制”,社区干部轮值周末与夜间岗,仅一个月就为三百余位居民错峰办理了医保激活、证明开具等业务。
要成为群众信赖的基层干部,就得当好“贴心秤”“解语花”“摆渡人”,在柴米油盐中守初心,在家长里短中担使命。
在河南某县,一枚村委会公章被锁进铁箱,需经层层审批、乡镇干部亲临开锁才能启用,如此荒诞的“铁箱锁章”场景,竟成为村民办事必须面对的日常。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分别召开部分地方、部分部门单位、中央指导组学习教育调研座谈会,强调要坚持动真碰硬,持续用力推进真查实改。
8月3日,央视新闻发布了电影《731》定档的消息,半个多月来围绕着《731》“消失”的种种猜测暂时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各大媒体也接着“官宣定档”表达了对电影的期待。
文山会海之弊,其根在于虚名遮蔽了实干。会议本是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的利器,一旦异化为“为开会而开会”的形式载体,便沦为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面对党的建设遇到的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极其棘手的种种问题,想起1967年毛主席那句如洪钟大吕般的时代之声:“要吐故纳新”。
作为一名扎根乡土的基层干部,我的“办公室”常常在田间地头、在社区楼栋、在项目现场。新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基层这片热土,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共产党因为政治信仰坚定无比,还不是成为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党了吗?今天我看有必要按毛主席说的,呼出二氧化碳,吸收信仰坚定的新鲜血液,保持我们党的健康肌体。
这背后不仅藏着干群连心的情感密码,更折射出基层治理与干部考核的创新方向,也为新时代党建工作在基层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生动范例。
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抄抗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二十几张塑料板凳围成一圈,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村民的急难愁盼在板凳上被干部一一记录。
有人把“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擦边球、搞选择性执行,甚至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的心态和行为总结为对政策执行搞“选择性适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作风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从制度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资治通鉴•唐纪八》有“唐太宗论举贤”的故事:“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这种 “文件里的学习、镜头前的教育”,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让红色资源成了 “打卡道具”,亟待用务实作风回归教育本质。
要进行“自我革命”,就要有一大批虔诚、勇敢和十分坚定的领路者、带头人,而不是空喊口号、流于形式。具体到现实中来,那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表率,当排头兵。
要解决起来却是相当艰难的。这是要打一场漫长的持久战。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央要求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就要过紧日子,有的干部对此就非常不适应。
身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处在基层工作一线,更要以八项规定精神为行为准则,在日常工作中校准作风坐标,方能在成长路上行稳致远。
越是勇于在民意“聚光灯”下、民声“放大镜”中加强作风建设,对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的深层次需求把握准确、回应及时,作风建设越能赢得群众口碑。
浮市积极响应广东省委部署,以党小组为发起力量,汇聚合作社成员、党员骨干、热心群众,组建起7882支互助工作队。
干部家访作为了解干部、关爱干部的创新举措,关键在“察实情、暖人心”,若流于“拍照留痕、一问了之”的形式主义,便失去了其制度初衷。
一百多年后,在每逢“七一”党的诞生日,每一个党员都有必要放下手中的具体工作,对着党旗党徽党章,默默地静思一会儿,问问自己还够不够党员的标准,还算不算真正的党员!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