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总理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该工程计划总投资额高达1.2万亿元,预计历时12年完成。意味着中国难度最大、水电资源最丰富的水电项目,在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论证和准备后,终于上马,更代表中国的技术、国力都达到相当程度。
但在振奋之余,网上谣言四起。而且一些谣言看似是为了提振国民士气,实际严重败坏、抹黑中国国家形象,尤其是某些大V、公众人物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在被翻译为外文后在全球互联网流传,对中国的对外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要不是知道这些人其实就是为了蹭流量,小镇真要怀疑这帮人是敌特间谍了。
有三个常见的谣言:
谣言一、电站修成后,将大规模蓄水,成为威胁下游的战略武器,还能够以水资源对下游国家予取予求。
谣言二、电力主要用于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输送;
谣言三、该水电站,将成为传说中的“红旗河”超级工程的前奏,引雅鲁藏布江水到新疆。
另外还有些小谣言,比如有的人说当年黄万里之所以反对三峡,是因为担心水坝安全,所以建议先修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这样就算水电站被袭击,受害的也是下游,甚至还有人造谣说黄万里提出“截断雅鲁藏布江”,还说什么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入黄河,更有甚者炮制出来“有伤人和、不伤共和”的歪理邪说。网上一搜,全是这种污言秽语,这种严重错误的言论,极大污染了中文互联网。
这简直是对黄万里最大的侮辱,但凡有最基本的中国地理和水利常识,就说不出这种话来。
这种看起来“很爽”的言论,实质是将水源武器化,这是对中国的严重污蔑和抹黑。小镇非常怀疑最初炮制者很可能是水军敌特分子,针对性炮制了这些谣言,因颇具流量,在后续不断传播中,被很多人信以为真。
实际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拐弯处,也就是要修建下游水电站工程的位置,是全世界最深、最陡的峡谷,也是全球河流中危险性最大、地质灾害最高的区域,紧邻的南迦巴瓦峰是全球抬升最激烈的山峰之一。
可以说,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难修建水利工程的地区,没有之一。
而且这一地区山脉林立,交通极为不便,别说20世纪了,就算2025年的当下,经过几十年的准备,和众多前期工程的技术探索,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修成。黄万里可是中国顶级的水利专家之一,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雅鲁藏布江水利工程的难度,怎么可能会主张先修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后修三峡?
黄万里的主张一直很稳定,对雅鲁藏布江主要是主张在主权范围内合理开发,尤其坚决反对将水资源武器化。只是后来网络流言肆虐,以至于很难搞清楚最初的来源,实际在正式的访谈中,黄万里很少提及雅江开发,也把为什么反对上马三峡工程说的很清楚。
黄万里反对上马三峡,最担心的就是泥沙淤积,这在早年《光明日报》的采访中说的很清楚,他当年认为“蓄水10年后,也就是2013年前后,重庆港就会堵塞,为此只能炸掉大坝”。
但黄万里大错特错,这并不奇怪,仅从水利视角看待问题,并不能得出最正确的决策,事实上,随着全国加强绿化建设等系统工作,这一问题很快就得到根本解决,以2003年蓄水为界,之后10年长江输沙量锐减,而三峡水库自蓄水以来,年均淤积泥沙不足论证阶段推测的三分之一,而且下降速度极快。
现在反而要担心泥沙不够用,甚至导致长江三角洲萎缩。具体参见《工作做得太好,也是烦恼》。
就在这篇文章里,小镇最后总结:决策的时候,不能不听专家的话,但也不能全听专家的,毕竟专家更聚焦自己的领域,缺少全局、跨体系的思维,而人都是有局限性的,现实事物变化太快,所以才要求与时俱进。
听与不听的取舍,就考验决策水平。
而黄万里对淤积堵塞的担心,恰恰更容易出现在雅鲁藏布江,而且已经多次发生了。最典型的就是“色东普沟冰川融水泥石流”,这个色东普沟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范围内,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这个地方历史上就多次出现堵江灾害,1984年以前就出现过大规模冰川泥石流完全堵塞雅鲁藏布江,2014年、2017年共发生三次大规模堵江事件,2018年10月再次发生冰崩堵江灾害,直接堵断雅鲁藏布江干流,并且形成了堰塞湖,下图是当时直升机拍摄的堵塞照片。
之所以这个地方非常容易堵塞,就是因为上方有大片冰川,而且落差很大,一旦冰川集中融化,很容易导致干流堵塞,下图是当时调研分析的色东普沟流域内的主要冰川图:
针对堵江问题,2018年以姚檀栋院士为首展开考察研究,形成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冰崩堵江事件科学评估报告》,根据这一报告总结了灾害避险的应对方案,还建立了西藏首个冰崩堵江灾害监测预警系统。2021年3月,这一系统首次成功预警,后来也多次预警成功,这一系统的可靠,也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能够得以上马的众多基础准备之一。
平时雅鲁藏布江就已经如此凶险,又哪经得起大规模蓄水。对任何水坝而言,冰川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由此造成的堰塞湖,都是难以承受的天灾,只要了解最基本的地质和水利常识,就知道大拐弯区域绝不具备建坝蓄水的条件,最起码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远远达不到,或许等人类有能力改造火星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但那时又何必干这种蠢事?
所以“谣言一、电站修成后,将大规模蓄水,成为威胁下游的战略武器,还能够以水资源对下游国家予取予求”,就被破了。
国家关于这一项目的论证,说得清清楚楚,只为发电设计,不考虑蓄水。所以采取的是“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这说得多清楚啊,绝不是网上一些人想象的,跟三峡、白鹤滩似的搞好几座巨型大坝,然后层层蓄水发电,这么干成本极高、风险极大,技术上根本无法实现,地质条件也不允许。
这一方案简单说,就是在大拐弯区域,直接钻透山体形成隧道,利用隧道引水,实现截弯取直,最终获得总计高达2500米的水位差,而因为目前人类的技术单极水电站能够利用的水位差是有限的,目前最先进的抽水蓄能电站的水位差也就能够达到500米。
所以就有了这次工程的“5座梯级电站”,就相当于把2500米总落差分成了五份,技术上就可行了。
目前国内兴建的类似引水隧道发电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是雅砻江的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水电站,通过在上游修建水坝,然后在雅砻江大拐弯处修建引水隧道,引水到下游发电,从而实现了高达84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三峡的近一半。
下图就是锦屏一级、锦屏二级水电站的施工示意图,可以很明显看到一级和二级之间的“引水隧洞”,直接穿越了山脉,二者间天然水位落差为310米,这就是截弯取直、隧洞引水。
注意,锦屏一级、二级水位差不过300多米,而这次雅鲁藏布江的“截弯取直”,产生的水位差高达2500米。这个隧洞可不是打通了就行了,必须考虑巨量江水的冲刷腐蚀,而且这一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更是喜马拉雅地震带的核心区域,所以这一区域的南迦巴瓦峰抬升才会如此剧烈,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根据规划,即将建设的引水隧洞,总长度高达50公里,需要穿越5条区域性断裂带和72条次级断层,不仅面临高地应力,还要处理好高压富水地层的威胁,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首创的新型压注工法TBM,才能够实现。而这一新型工法,诞生于2020年全长22.1公里的天山胜利隧道项目,之后不断升级,伴随2024年底隧道打通,最终完善,这也是2024年底,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项目最终获批的关键。
所以,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地质条件,都不允许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大量蓄水,又何谈通过蓄水来威胁下游?
正因此,印度方面对这一项目反应称得上平淡。这一项目在2020年就已经写进了《“十四五”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当时已经引起印度关注,炒作了很多威胁论,比如水武器论、地震风险、生态风险、政治风险等等,但经过这几年中印加强沟通,印度方面也冷静下来了,于是2024年12月25日墨脱水电站项目获国务院正式核准,印度方面的反应已经比较平静了。
而在印巴冲突之后,巴基斯坦方面有声音提出,中国会效仿印度发起“水战争”,印度方面最直接的阿萨姆邦首席部长萨尔马还公开反驳,认为中国兴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反而有利于减轻下游的灾害风险,对印度是有利的,这一表态与我国完全一致。
阿萨姆邦直接与我国相邻,是雅鲁藏布江出境后的第一站,萨尔马在公开反驳时就强调,雅鲁藏布江总流量的30%到35%来自中国,其余流量在印度境内生成,所以就算中国直接截流,也并不影响下游用水,而且这还有利于降低暴雨季节下游的洪涝灾害。
这里需要科普一件事,按照国际通行的一般规则,国际河流一国调水不能超过其径流的20%。雅鲁藏布江每年大概1500亿立方米的出境流量,仅占总流量的30%到35%,换言之中国在国际法范围内完全可以每年截取至少800亿立方米,但实际上,以该地区的地质,根本无法截留如此海量的水源,这是要山崩地裂的。
所以印度方面实际也不担心,目前提出的诉求比较简单,核心是要求公开透明,其实主要诉求就是恢复跨境河流数据共享机制。这一机制于2006年建立,主要内容是中国在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与印度分享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的数据,帮助印度应对季风期间洪涝灾害。但因为2017年洞朗对峙导致中印关系恶化,这一机制被暂停了,所以今年7月14日印度外长访华,就提出希望恢复跨境河流数据分享。
其他对中国就没有啥实质要求了,更多是内部的利益争执,比如阿萨姆邦内部一直有独立倾向,就导致印度境内水电站建设尤其上桑朗水电站修建长期搁置。
关于印度就不多谈了。
希望某些大V不要为了流量继续抹黑、扭曲中国国家形象,中国怎么可能拿天灾、淡水威胁下游国家呢?有这个必要吗?
“谣言二、电力主要用于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输送”就更荒谬了,传播这个谣言的,是不是连官方新闻稿都没看完?
官方新闻稿写得明明白白“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看到“外送”就以为是送到境外?怎么送?用蓄电池送吗?
注意说的是“消纳”,意味着肯定要与特高压输电关联,如果查看下更详细的工程介绍,就会发现,国家非常明确地说,配合超级水电站建设,将同时建设配套的±800千伏、甚至±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送中国其他区域。按计划,80%的电力满足华中、华东、大湾区电力需求,剩下的20%用于西藏本地发展,主要是满足未来包括算力产业等对用电的需求。今年6月,发改委已经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关于“谣言三、该水电站,将成为传说中的“红旗河”超级工程的前奏,引雅鲁藏布江水到新疆”,所谓的“红旗河”更是中文互联网上被自媒体生造出来的谣言。
的确国家曾经讨论过“红旗河工程”的可行性,但类似异想天开的工程多了去了,不过是讨论下而已,实际上,这一工程从未进入国家规划,反而被某些无良公司利用进行金融诈骗。
这个谣言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就有传言称“亚投行最大投资项目藏水入疆工程雷霆启动”,当时澎湃新闻就向水利部求证,水利部答复“水利部从未就‘藏水入疆’做过任何规划工作”。
而这个传言,网络上可能最早的来源是所谓号称“世统派智库”的徐国胜在2015年3月炮制的一篇文章,但实际这个徐国胜啥都不是,后来自称是一名茶叶商人,实际干什么,并不知晓。
后来这个谣言屡禁不止,2018年一家名为“善林金融”的P2P平台公司,炮制了所谓全力支持“红旗河”课题组的文章和视频,称有几位院士已经牵头成立了课题组,工程要开始了,然后以此为名募集资金,后来被证实涉嫌非法集资,该公司也被查封。
但这些造谣者留下的文章,杀之不尽。甚至还有人称之所以红旗河搞不成,是因为动了谁的蛋糕等等,逼得水利部以及多地政府多次公开辟谣。比如2020年、2021年赤峰市水利局、公安局就联合发布通告,警告“红旗河工程没有立项,任何相关集资均为诈骗”。
“红旗河工程”“藏水入疆”这是近10年来,典型的网络造谣引发的全民幻觉。
实际上,这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性。
按照某些网络造谣的说法,要通过人工坝洞渠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入新疆,计划修建上千公里的隧道,这在技术上完全不可能。
中国目前已经建成的跨流域饮水工程,总是尽可能利用自然水流,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比如南水北调中线项目,就利用了丹江口水库到北京团城湖大概100米的水位差,基本全部自流就可以;而南水北调东线项目,基本在大平原上穿行,仅在扬州源头提水,另外就是穿越黄河地上河,需要人工提水,其他都是自然流动。
还需要注意,东线仅仅进行了两次人工提水,就已经导致成本极高,水价到山东基本在每立方米2元以上,这就意味着农业根本用不起,想想看一亩麦地全生育期最起码浇水200立方米,一次灌水就要20-50立方米,2元一立方米意味着仅用水就高达一亩400多元,这哪用得起啊?
只有居民饮用才能承担如此高的引流成本。但问题来了,南水北调东线途经的水源,普遍是三类、四类地表水,四类地表水主要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或者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想要处理为饮用水成本很高,所以东线工程年调水量很有限,一年输送到山东的也不过10亿立方米。
实际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主要目的是维持航运,其次是生态补水,要不是黄河水实在太少,北方是真的不愿意用东线调来的水。
真正受欢迎的是中线水,因为基本不需要人工提水,靠自然水流完成调水,最关键水质非常高,源头水质是地表一类,即使最终输送到北京也能达到地表二类水,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所以中线工程的调水基本用于居民饮用,调水成本敏感度低。
那么问题来了,要想从雅鲁藏布江绕着青藏高原一路调水到新疆,要不要看看穿越多少座高山、峡谷、河流?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不过是在后端爬几十米高的黄河地上河,就导致终端用水价格暴增,经济价值锐减,那么所谓的“红旗河工程”,最终调到新疆,每立方米水得多少钱?10元?20元?还是更高?
这还没算施工难度。而且就算调过去又能怎样?一路上途经的水源地,无法避免会被污染,最终到了新疆,大概率也得是地表四类水,总不能一路上搞超大规模净化吧?那成本真就要上天了,送到新疆以后,拿着每吨10元甚至20元的水种地?疯了吧,经济农业最强的山东都觉得2元一吨的东线水太贵,何况更贵?
要知道,目前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可以压到每立方米0.5美元,也就是说,哪怕调来最好的水,如果调水成本高于3元每立方米,也都毫无经济价值。
更何况,如果真的要引水,干嘛不直接从长江引啊?长江一年入海流量1万亿立方米,目前东线、中线一年合计调水量不过是零头而已,但实际上很难提上去。
更重要的是,新疆并不缺水啊。
新疆长期是中国用水第一大省,2023年总用水量63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567.36亿立方米,占中国总用水量十分之一。
新疆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淡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蒸发量太大、农业用水需要提高灌溉效率。与其花所谓的几万亿搞“红旗河工程”,还不如在新疆大规模开展光伏、水利、绿化工程建设,就算搞全域精准灌溉,也比所谓的“藏水入疆”靠谱得多,这还没算大范围引水,对生态的威胁。
所以,对这项万亿工程,不要脑补太多。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发电,以及发电带来的巨大收益。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水域,而超级水电站就是印钞机,建设中不仅可以拉动1.5到2.5倍的GDP,建成后,大概15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而这类超级水电站运行寿命极长。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规范》,一级大坝设计寿命为150年,实际寿命取决于维护能力,比如美国的胡佛水坝已经运行89年仍然正常发电。
可以想象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运行100年不是大问题,这是多少利润啊,还没算电力支持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这么宏伟的工程,当然要想尽办法用好用足,而不是想着去威胁下游国家,这已经不是本末倒置了,简直就是过家家胡闹。
作者:镇长本人;来源:大树乡谈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