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能始终坚定不渝地站在中国一边吗?
在当前外交与政治背景下,相关回答理所当然、不出意外就是坚决地肯定,中俄两国有关方面对此一直都信誓旦旦、喋喋不休。但是,人们都知道,这只不过是时髦的外交辞令而已。从大战略角度看问题,从来都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定一切。因此,随着中美大国关系的剧烈变化,随着霸权对华“战略竞争”日益深化,随着霸权集团拉拢俄罗斯、离间中俄关系的力度日益加大,现如今很有必要深入探究中俄关系将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与冲击,俄罗斯的抉择是否会因之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不是信任与否的问题,而是理性逻辑之使然。任何人都必须让自己感性服从起码的政治理性与基本的战略逻辑。
一
在对华“战略竞争”之下,中美俄三边关系将呈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中国成美国头号战略对手,颠覆中美之间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的格局
过去,人们经常说,中美两国之间有矛盾有分歧,但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分歧。这是有关中美关系一个基本的判断。正是在此判断的基础上,“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才拥有战略逻辑的合法性,才构成其应有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倒过来,彼此分歧远远大于共同利益,那么所谓的“合作”也就必然要让位,就必然要退居次要的地位。
但是,现如今情况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那就是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对手,要通过“战略竞争”将中国击垮击败。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还能继续“远远大于分歧”吗?
显然,只要有简单正常的思维能力就都能明白,既然对方将自己视为最大的战略对手了,那么所谓“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分歧”的说法就被彻底地颠覆。相应地,中美关系旧有的框架也将被完全埋葬,今后必将塑造出一个契合“战略竞争”现实的新格局。
其二,中美矛盾全面爆发,将远远大于美俄矛盾
现如今美俄之间已经陷入间接性的战争状态,距两国直接开战只差一层窗纸,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如此,相对于中美矛盾而言,美俄矛盾仍然具有局部和有限的性质。所谓局部,就是美俄矛盾主要发生在中东欧,世界其它各地美俄之间的一些对峙不过是美俄欧洲矛盾延申与延展;所谓有限,就是美俄矛盾总体上聚焦在安全领域,主要围绕地缘安全而展开。
但中美矛盾却不是这样。现在,在霸权统治集团的诠释下,中美矛盾似乎源于大国争雄的固有逻辑,即所谓美国作为守成大国捍卫既定领导地位与既有世界秩序而中国作为新兴大国重塑全球秩序之间的矛盾,但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集人类社会综合与全面矛盾之大成。两国之间有着强烈排斥性的政治与制度矛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与美国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互相否定的关系;两国之间也有突出的竞争性经济矛盾,在全球市场与资源供给方面激烈争夺,表现在原料、资源、金融、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两国之间还有深刻的文化价值矛盾,因为在奉行西方文明优越论和西方至上者看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意味着西方文化失去其特殊地位,意味着普世价值并非可以统领一切,是可忍熟不可忍;两国之间更有严峻的战略矛盾,那就是美国作为霸权帝国,绝不允许任何国家拥有明显的优势,任何层面都不行,任何领域都不行,都要坚决予以铲除。
过去,因为具备相关条件,中美之间上述这些矛盾一度得以深埋雪藏,现在,随着中国日渐崛起,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继续掩盖雪藏这些矛盾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由此导致中美矛盾开始全面爆发,目前正走在急剧深化与激化的历史道路上。
这样深刻的矛盾远非美俄矛盾所能比拟,甚至连冷战时期美苏矛盾都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无论是过去的美苏之间还是现如今的美俄之间,彼此在历史、文化与宗教、价值等方面的冲突都没有多少或者并不突出,而现如今中美之间则面目全非。
因此,走向全面爆发的中美矛盾必将远远大于美俄矛盾,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三,霸权放弃乃至联合其他对手的可能性客观存在
霸权帝国为维护霸权历来都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经验。就基本战略逻辑而言,位居第一的头号大国惯常都热衷于联手第三位大国收拾第二位大国。当年的大英帝国就是这样,当拿破仑的法国强大起来的时候,英帝国拼凑十多次反法联盟要搞垮法国,当德意志崛起之后,英国则联手法国压制德国。这等伎俩,已经成为西方大国遂行战略角逐的不二法门,并且被大英帝国的孽子美国所继承及进一步发扬光大,冷战时期高水平地用在了前苏联的身上,成为赢得冷战胜利的重要战略策略。
冷战结束后,在大约二十多年的过渡时期内,挟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美西方集团野心空前膨胀起来,一度妄想借助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失败”浪潮彻底埋葬人类社会主义制度,于是,霸权就把中国、俄罗斯、朝鲜以及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伊朗等都贴上“邪恶轴心”的标签,要在战略层面一并加以铲除。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他们的力量依然不足以支撑现实的野心,战略口子张得太大了。现如今的实际情况是,俄罗斯没有被进一步搞垮,反过来还将西方狠咬了一口;朝鲜、伊朗等依然如同“钉子”一般顽固地“钉”在区域安全的要地高地上。而最为难堪的是,中国非但没有陷入困境,相反却愈加强大雄壮起来,展现综合战略实力直追美国这等咄咄逼人的可怕态势。
为了应对这等所谓来自中国的挑战,霸权集团不得不进行大范围、大深度的战略调整,包括重新整合美西方既有的资源与力量,也包括针对上述“邪恶轴心”国家的策略调整等。该进程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在进行当中,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向,就是霸权集团力图将这些国家在从战略层面分割开来,以便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其进一步的发展是妄图再度搞起联合老三打老二的把戏。目前这样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相关动作举措已逐渐浮出水面。
二
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中美俄三边关系注定将出现新情况、新变化与新状态,其中这样三个问题值得高度注意:
一是中美矛盾会不会代替或覆盖美俄矛盾
出于空前的战略急迫,不排除霸权当局为了对付中国而置美俄矛盾于不顾的可能。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则意味着中美矛盾在相当程度上取代或者覆盖了美俄矛盾。进行这种转向还将不只是美国一家,而将成为整个霸权集团的集体行动。
二是“战略竞争”会不会放大中俄分歧
霸权激烈的对华“战略竞争”究竟将缩小中俄分歧还是将放大中俄分歧,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细问的问题。坦率地说,各自同美国打交道,中俄两国并不怎么同频、同步,协调性有所欠缺,在美国的挑拨离间之下,中俄之间的分歧就有被进一步放大与加重的可能。
三是中俄关系的主动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现如今中俄关系的主动权毫无疑问主要掌握在中国手里,但在霸权“战略竞争”的催化之下,未来会不会发生转移,也值得做出必要的预研预判。随着“战略竞争”的进程日益走深,中俄关系的主动权与主导权也将发生细微缓慢但可能是具有实质意义的变化,相当一部分和相当程度上可能要转移到俄罗斯手里。
三
在这种情况下,面向未来,中俄两国如何掌握两国关系的主动权而不被美国所左右,就成了亟需予以直面的突出问题。
坦率地说,特朗普复辟后正在给世界制造许许多多新混乱、新考验,其中突出的一个,就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其人的全球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狙击、破坏和颠覆这一关系。
为了迎接和抗击这样的挑战与冲击,中俄两国应该更高水平地携起手来,尤其不能将俄罗斯视作中美战略竞争的第三方,而应力争也将俄罗斯纳入其中,变中美战略竞争为中俄美三方共同参与其中的“战略竞争”。为此,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中俄两国战略关系,在有形与无形的两个方面加紧做大中俄共同利益的步伐,将两国利益高度连接在一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在经济贸易、货币金融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加强互相之间的依赖和嵌入,甚至可以考虑突破主权限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辟中俄共同管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二,打造全球反霸联合战线。在安全战略上进行中俄全球分工、全面分工,推动实现两国军事基地互相使用以及军事后勤服务共享,扩大和拓展各自武装力量的覆盖面与威慑范围。
第三,扶植俄罗斯做大做强。虚弱的俄罗斯将在美俄关系上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这样的俄罗斯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鉴于目前俄罗斯的现状,中国应该利用富余的制造业产能来大力扶植加强俄罗斯,使俄罗斯得以做大做强,以此促进全球战略力量的平衡,拓展中国的战略回环余地。这将构成历史进程中一种有趣的战略轮回,八十年前,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八十年后,全球战略的客观现实出现中国应大规模援助俄罗斯的迫切需要。
展望未来,全球剧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各领域各方面都要进行结构与关系的重塑,中俄关系也不会例外,对此中俄两国应做充分的准备,全力以赴推进其正向的塑造与升级。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冯胜|突现严重问题:美霸胁迫,不少国家“反水”,中俄当小心了
2023-03-07张志敏|美用兵逼俄、金融战逼我,统一大招让其难以同时应对中俄
2022-10-2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