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张志坤:反腐败需要破解的难题还有很多
点击:  作者:张志坤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7-19 08:53:53

 

2.jpg

以声势浩大的反腐败来推进自我革命,这是当代中国最庄严的事业,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成败兴衰。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这项事业业已成就巨大,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胜利,因此,其精神感召力、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全中国人民对这项事业都相当信任,也十分期待。展望未来,这项事业必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达到新的战略高度,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


但是,目前距离这样的期待与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要在漫长的进程中破解许多干扰、阻力和难题,如果破解这些难题,反腐败就很难向自我革命深处挺进,就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就当前的情形而言,反腐败需要破解的难题还有如下诸般。


一、情形严峻。反腐败所面临的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是群体庞大,已腐已败的一部分被挖出来处理,相当的另一部分还没有暴露;二是埋藏深厚,还存在有贪腐欲望尚没得到机会伺机贪腐;三是还有潜在后备之徒,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二、难形定论。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政权也发生严重的腐败,这件事本身已远超经典理论逻辑范畴,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大新课题、新挑战。迄今为止,有关导致腐败致病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主义制度说,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制度;有体制机制说,把问题推给体制机制;有思想文化说,归咎于祖先历史还有市场经济说,把缘由算到市场经济资本泛滥的头上但真正的根源却始终难以形成定论。


三、手段有限。导致贪腐者最后暴露倒台的诱因或导火索可谓花八满、千奇百怪,诸如小偷立功、二奶反腐等,令人莞尔玩味。反腐败具体手段宏观概括起来无非有二一是遍查深挖,二是编织制度的笼子。前者着眼于揪出既有之徒,后者在于阻断后进效尤。两种手段都见效,但相应的局限性也明显在腐败形势严峻、根源不明的情况下,第一种手段如同割韭菜、警察抓小偷一般,或者是变相的打怪”游戏,或者就是围着粪坑打苍蝇第二种手段也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制度或任何笼子都万能,也难免百密一疏,容易被钻到缝隙破出围禁。显然,仅仅靠这两种手段不可能达成彻底清除腐败的理想目标。


上述这些难题看似具体,但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却相当严峻,带给人们的启示也相当深刻:


其一,“第二个答案”的实践之路漫长艰难


跳出中国历史周期律的“第二个答案”学说是当代中国十分重要的政治建树相对于第一个答案第二个答案的社会历史意义更加厚重。但众所周知的是,“第一个答案”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事实上发生了诸多不可忽视的偏差,以至于其实际效能大打折扣。


“第二个答案”路程更漫长、任务更艰巨。“自我革命”具有内外两个特性,而最关键的是其内特性,那就是要进行真正的思想灵魂革命,要真正在内省、自律、慎独上做足功课并发挥真正的效应,其最高境界是“无我”,要摒弃一切私心杂念,要拥有“自反而缩,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因此,“自我革命”比一般意义的革命境界更高践行更难,这条新的赶考之路更加难走。


其二,自我革命要以彻底的反腐败为支撑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但是,反腐败要做到彻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前阶段的反腐败主要还只局限在经济领域,还甚少涉及政治、思想以及文化等领域(或层面)的腐败与堕落但仅仅金钱上的腐败就已经十分顽固。公开披露并为人所知的事实令全社会为之震惊,譬如,2017年以来,安徽省铜陵经开区8年间连续6任“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性质十分严重,教训十分深刻一些城市昆明、太原都是连续三任、四任直至五任一把手被查。


其三,领导干部做表率当排头兵的问题还差得远


闹革命要有一大批坚强无比、坚定不移和坚贞不屈的革命者,这是基本也是核心的历史经验。进行自我革命也是这样,要遵从两个原则或一是个体性原则,没有每一个体的自觉,就不会有集体的自我革命,因此,自我革命走过由个体发端最后汇合到集体的路程;二是内在性原则,自我革命深层次的问题,是思想感情问题,思想灵魂第一,要从内在到外在、从外在再回到内在,经过几个这样的反复,才有可能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佛家修行还有一个“六度”,自我革命需要更多的“度”。


因此,要进行“自我革命”,就要有一大批虔诚、勇敢和十分坚定的领路者、带头人,而不是空喊口号、流于形式。具体到现实中来,那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表率当排头兵


上述这些难题都需要在反腐败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加以破解,为此需要付出相当的功夫以及相应的社会历史代价。所以说,反腐败任重而道远,跳出历史周期律并非易事,自我革命未来方殷,将永远行进在中国历史的道路上。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