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紫虬|观察:俄共为斯大林平反的历史正义与分歧
点击:  作者:紫虬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7-18 21:20:26

 

1.jpg

 

俄共十九大“全面和彻底恢复斯大林历史公正性”,否定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苏共22大决议,这是重大的历史进展,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个胜利。有观察者留言评论决议“姗姗来迟”,但这是一个政党思想统一的结果。

从俄共决议看,肯定了斯大林和“列宁一道被永久铭刻在历史之中”。指出了赫鲁晓夫二十大秘密报告“政治上极端偏见的”、“歪曲事实”、“捏造指控”、“严重背离历史真相”;评价赫鲁晓夫严重违反和践踏了列宁所倡导的党内民主规范;决议指出,苏共二十二大的决议,严重损害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运,“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深刻分裂”。

对于历史,俄国共运左翼人士在此之前早已多次总结。

2021年11月14日,俄共中央新闻处、社会主义学者联合会新闻处发布俄共副主席Д.Г.诺维科夫的报告。这个报告,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60年前中苏两党论战的回复。

诺维科夫否定了苏共22大提出的全民国家全民党,无产阶级专政不再必要,指出这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一个严重的不良后果。”“赫鲁晓夫宣布国家是一个全民国家的说法就表明其忘记了列宁关于国家的阶级性的教导。

其次,诺维科夫指出,苏共22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背叛了列宁。“列宁制定的纲领和1947年纲领唯一没有本质变化的地方……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长期和平共处是根本不可能的”。

俄共十九大决议远未涉及这些,赫鲁晓夫被定性为“充分表现出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狂热与分裂倾向”,只是一般性安排深入研究、宣传斯大林“理论与实践遗产”。可见,对于历史和现实,围绕列宁、斯大林,政治分歧或是策略差异,是鲜明的。

这种分歧和差异与俄共的议会斗争策略有关。普京对十月革命的态度长期持负面且批判性,宣称俄国无阶级对立。所有这一切,正是六十多年前赫鲁晓夫的“全民党”洗脑和哺育的结果和派生物。

观察以上,可以感受到三点:

1、俄国共运经过沉浮,最有资格反思“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与“西方意识形态和平共处”等对苏联解体的作用。在俄国共产党人中,坚持列宁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者,大有人在,认识到列宁反对伯恩施坦、考茨基修正主义的真理性,不是来自书本,而是被人民抛弃后正反两方面的反思,是血的教训。今天的一切斗争策略,应当接受这个根本教训。

2、只有人民的实践才能发现历史的真理。在遭受被颠覆和分裂的巨大痛苦后,绝对多数人民仍然肯定斯大林。俄共十九大决议,标志着终于要从思想上和人民站在一起。俄国共运目前力量并不大,但只要路线正确,就会重新获得民心。

3、前苏联人民中始终存在着反对修正主义的力量。60多年的历史曲折教育了真正的共产党人,俄共领导人高度赞扬中共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修正主义开展的历史斗争是“保持了荣耀”,“今天,时间已经证明当初中国同志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拒绝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所谓“修正”,中国共产党才成功地永葆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俄国共运对斯大林的总结反思,有这些启示:

首先反思结果在我党九评中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能够听得进去,需要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反面教员,秋后要算账,何况花费了60年岁月。中国必须重视苏联解体反面教员的作用

其次,俄共十九大决议提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只有一条道路——历史真相之路。我们必须了解、捍卫并恢复历史真相。”这是饱经苦难的前苏联共产党人做出的刻骨铭心的总结。尊重历史真相,不仅谴责历史虚无主义,更要在久经考验的领袖去世后的重要关头,高度警惕歪曲党内历史的“种种伪造”,警惕阴谋谎言,才能遏制修正主义野心家从内部攻克堡垒。这是前苏共的重要教训,也是国际共运斗争的重要经验。

其三,重新评价斯大林时代,既要看到它经济体制的缺点,也要看到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解放思想;在批评个人专断时,要辨清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斩首伎俩;在论及所谓大肃反大清洗时,应考察当时阶级斗争的严峻态势和党内路线复杂矛盾的发展过程等等。要把被污蔑了的历史颠倒过来,认清二战前的斯大林苏联是被帝国主义纠集起来“群殴”孤立的时代,否则,严重影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总结和对教训的借鉴。

其四应当重温“九评”。“九评”的有些内容受时代所限,但是反和平演变是跨越历史的主基调,不是有些人说的“空话”、“放炮”,而是深邃远见,是保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铁律,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全民族的命运前途。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