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国运或许就是这一刻开始崛起!当年欧美联合设计,搞所谓环保给中国下套,哪曾想到,中国新能源这条路走通了,还越走越顺!
点击:  作者:偷影子的人呢    来源:七月的影子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7-18 09:44:14

 

 

问你个问题,如果当年,中国不被逼迫着走上新能源这条道路,现在会是另一种模样吗?

 

这事得从十几年前讲起。那时候欧美国家,提出要开展环保行动,强调减少碳排放,并指责中国污染严重,是中国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祸首

 

他们一张嘴,就谈碳关税,一闭口又说到绿色发展。

 

他们在工业革命时期所做的事情,就会发现,伦敦曾经变成雾都莱茵河也曾沦为毒河,可不是凭空捏造的

 

环保这事,什么时候成了道德高地的入场券了?

 

当时中国70%的电靠煤来烧,制造业才刚刚站稳脚跟,正凭借着钢铁、水泥、化工这些高耗能的行业在撑场面。

 

欧美这一喊环保,明显就是想把我们一下子踢出全球供应链,或是逼迫我们花费高价去购买他们的环保技术,让我们成为被割的韭菜。

 

但现实的发展从来不按剧本来,他们打的是算盘,我们下的是苦功

 

早年之时,就连一块硅板都需依赖进口。一块多晶硅组件能卖出上万块之价,而国产的却被贴上了质量不佳的标签。

 

那时候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着实是在艰难地拼搏,从硅砂的提纯开始一步步去探索,投入可谓巨大,利润却是极为微薄。但就是这样坚持了下来。

 

我们熬出来了!现在全球前十大光伏企业当中,中国占有着七家之多

 

连德国都,扛不住。曾经在新能源领域,呼风唤雨,最后也被中国企业收了。德国搞能源转型,但是80%的光伏组件得从中国买。

 

更扎心的是电动车。

 

欧美以为,靠特斯拉就能统治这个新兴市场。他们把自己那拥有百年历史的车企当作王牌,殊不知中国这边悄无声息地在搞电池,在搞电驱动,在搞整车集成

 

 

欧洲街头,每四辆电动车之中,有一辆乃是来自中国。比亚迪已然开始于德国建厂,其订单更是一直排至2026年。

 

大众与宝马焦急万分,嗓子几乎都喊得沙哑了,每日都在催促欧盟出台贸易保护政策。

 

可问题来了:就算出台关税,中国的东西你还得用

 

因为整个新能源的产业链,中国已经全吃了


锂矿,中国在澳大利亚有布局

锂盐加工,江西是世界级产能中心

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每一样中国都有50%以上全球份额

 

这不是产业链,这是卡脖子链

 

欧美真要搞去中国化?不妨一试。福特已然试过了,倘若不用中国电池,其新车型的续航便会被砍掉150公里,车价也会上涨3万美元,消费者一看到这些数据,便径直掉头而去。

 

谁为环保买单?市场会告诉你答案

 

而这还没说到最关键的一步,核聚变!

 

人造太阳,听起来好似科幻一般,不过中国合肥的EAST装置,却实实在在地取得了成绩。1亿2千万摄氏度,能够持续403秒,比美国SPARC的纪录高出三倍有余!这意味着我们核聚变距离商业化又更近了一步。

 

 

一旦搞成,发电用的是海水里的氘,还有氚取之不尽。成本或许只有现在火电的十分之一,无需石油,无需天然气,就连煤都得退场

 

到那时候,碳关税还有意义吗?环保牌还管用吗?

 

最讽刺的是,欧美原本,想用环保这一手段,来逼迫中国让利、交纳保护费,结果他们自己却成了新能源产业链的边缘人

 

最近的例子也很直接。

 

7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问:英国《金融时报》说除非中国加大减排力度,否则欧盟就不签气候联合声明了。中方回应得也没拐弯:过去十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涨到17.9%碳排放强度降了34%以上。数据摆那儿,不服自己查。

 

这事真不能怪中国态度不积极。毕竟在这一轮绿色转型中,中国所做的事、付出的努力、投入的成本,是实实在在的。

 

欧洲呢?

 

开了个碳边境调节机制,将环保转化为关税工具。结果呢?自己开办了一家电池厂,即便只是原材料的运输成本,都比中国高出30%之多。既不想缴纳费用,又不愿意舍弃技术上的优越感,不过现实却是,中国已然成为了全世界绿色电力的核心动力源。

 

 

你要真讲环保,需看看谁真的在减排,又在投资,还在突破关键技术,并非看谁的嘴巴动得快。

 

所以你说现在的中国,是不是被逼出来的崛起?

 

新能源搞起来,是被碳关税逼的。电动车市场做大,是被欧美车企逼出来的技术竞赛。现在核聚变追上来了,是因为没有退路,只能硬冲

 

欧美还准备怎么逼,你知道最滑稽的是什么吗?

 

人家一边喊着环保要减排,一边却在重新开始烧煤。德国去年就重新启动了好几座燃烧煤炭的电厂,美国的页岩油产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所谓的环保说出来连他们自己都快要对此产生怀疑了

 

我想了半天,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

 

他们不是不清楚中国在干嘛,只是不敢面对这个现实

 

 

新能源这盘棋下到今天,已经不是谁跟谁合作,而是谁被谁锁在门外了。

 

接下来你可以想象一个画面:等核聚变电站开始供电,中国的绿电将照亮世界。欧美企业想买中国的储能设备,锂电材料以及整车系统,它们并非被卡脖子,而是被全链条所覆盖。

 

到那时候,他们是继续讲环保故事,还是学着用中国电?

 

作者:偷影子的人呢;来源:七月的影子 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