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经济金融 > 阅读信息
马霞:破美元霸权要立足亚洲
点击:  作者:马霞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7-18 07:49:34

 

1.jpg

 

引言


可以预期的未来:美国将破产,美元将从全球货币回归到本国货币。


没有悬念,中国必将主导全球化,问题仅仅是什么时候。


经济全球化,将从以霸权为核心的时代过渡到有序运转的全球化,这需要顶层设计。


设计体系性构架之前,首先要对美元的结构、美元体系的弊端有一个正确的、充分的认识。


资本主义的经济史充分的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资本主义的异化性。


资本主义从早期的海盗掠夺、到殖民掠夺、再到今天借助金融和产业链全球化来吸血全球。


看西方领导的全球化,大家要认识一个基本事实:


理论上的霸权,西方资本应该是债权人,对不对?


事实呢,今天的美国成了全球最大的负债人。


美国不仅产业空心化,财富也空心化了。


资本主义的异化,从债权人异化为债务人。


一谈到美国,我就给大家看美国的对外资产负债表,简称IIP。


看看美国的外债规模,这是美国吸血全球?还是全球资本吸血美国?

 

2.jpg

 

今天的话题是破美元霸权为什么要立足亚洲?


一、立足亚洲


首先来看,谁供养了西方。


美西方借助产业链、供应链来吸血全球,谁是供养者?


我们可以借助贸易数字看看哪些国家是供血者。

 

3.jpg

 

思考离岸人民币版图,要与国际贸易版图相结合。


这个表格列出了全球进出口贸易前30名的国家。


看数字:


  • 出口第一是中国
  • 进口第一是美国
  • 进出口稳居前五名是中、美、德、荷兰、日本
  • 出口规模前20名占全球出口总量的70%,主要在欧洲和亚洲
  • 出口规模前10名,占全球出口的48.9%,全部在欧亚
  • 过去40年构建的全球化产业链,基本是亚洲与欧美的产业链高度融合
  • 既然生产力在亚洲,全球化中心在亚洲,美国是最大的需求方。中国要替代美国的角色,一个新供求体系才能成立。


所以,离岸人民币首先要立足亚洲,与欧洲合作,不要舍近求远。


二、亚洲的地缘经济


1、亚洲的经济和文化结构


亚洲是高人口密度的区域,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0%。


亚洲人民友好、勤劳、包容,很多地区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与中华文明的共同点多、文化冲突少。


很多亚洲国家都遭受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对欧美霸权本质的认识要比中国人更刻骨铭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熬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现在有了一些工业基础,经济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有的国家,其劳动者的收入要高于中国。


2、亚洲是欧美日的供应基地


亚洲中一些早期发展起来的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日本和美西方在亚洲布局了产业链。


特别是,日本在泰国的产业链布局不仅深而且广。比如说,日本品牌的汽车出口到澳洲,大多产地在泰国。


亚洲经历过了繁荣、泡沫、金融危机之后,经济、货币的管理、相比之前成熟了很多。


我认为,欧美日的先发优势不是我们进入亚洲的难点,早期开发打下了管理秩序,为我们后发加入减少了难度。


3、亚洲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些欠发达国家,本国的货币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说,有的国家不仅用美元做国际贸易,国内交易也广泛的使用美元,像柬埔寨、越南等国。


我们的企业去这些国家扎根,货币体系要从无到有。


实际上,从头来有从头来的优势,一张白纸反而好规划。


4、大多数国家实施外汇管制


因为外汇管制,外国企业的利润很难以合法、正当的渠道汇出。


我认为,这不是缺陷。


只要实事求是地制定一国一策的管理方案,问题是有解的。


三、立足亚洲的难点有哪些,怎么解决?


在亚洲拓展离岸人民币根据地,机会有,难点也不小。


难点在于我们的全球经济战略与领导世界的目标南辕北辙。


亚洲国家竞争着为欧美供血,中国要成为全球化的中心,首先要摆脱对欧美需求的依赖。


如果中国与亚洲小国是竞争欧美市场的关系,就成不了老大。


离岸货币去美元是一个体系化工程,之前做了很多的讲座,这一讲,我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谈,不谈理论,摆事实逻辑,为什么中国的地利优势在亚洲。


中国要成为亚洲的龙头,就要成为亚洲产能的吸纳者,而不是和亚洲竞争出口。


如何才能成为亚洲的领导者,不去卷亚洲呢?


  • 首先,要提升中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如果中国不放弃和亚洲同质竞争欧美市场,整个亚洲就永远是欧美的供血者。中国怎么可能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呢。

  • 如何提高全民收入?人民币主动升值,吸纳亚洲商品进入中国,鼓励民间企业把产业链布局在亚洲。


我知道,此话一出,一片哗然,大家的脑子里一定有一车的问题。下面我用问答方式回答大家的问题


1、为什么要深耕亚洲


全球化产业链1.0,实际是欧美与亚洲的融合,我们要问一下自己,是应该挖掘家门口的、相对成熟稳定的亚洲,还是长途跋涉去非洲和美洲?


地缘经济离不开地缘军事实力。


军事上美国在亚洲没有什么优势。而且,亚洲国家相对稳定。


我们在亚洲的影响力还不够,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的战略和战术不对头。


有个例证,垂而不朽的、高福利的欧洲,为啥还活得好好的,因为东欧全面供养欧元区啊。


看看这张图

 

4.jpg

 

根据IMF定义,橙色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橙红色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蓝色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亚洲几乎全部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为什么中国需要大幅度提高收入才能成功的布局亚洲?


不提高收入,我们的工资比亚洲国家还低,企业怎么去布局亚洲?


做亚洲的龙头,需要走出去布局,而不是吸引外资到中国建厂、一门心思的做西方的打工仔、包工头。


只有中国劳动者的收入高于亚洲,我们才能替代美国吸纳亚洲产品,成为整个亚洲的产业链龙头。


什么是龙头,就是赚取垄断利润的能力。


可以参考日本模式,两头在外,产业链在外,出口到全球,利润回流本国,支持国民收入在较高的水平。


3、为什么人民币需要大幅度升值?


目前我们的失业率高企,提高工资很难,只能通过货币升值来提升购买力,同时提高收入水平。


人民币升值,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亚洲,我们可以从亚洲进口一些消费品,求得贸易平衡。


大家会问,说得简单,国内就业怎么办?


我们需要构建兜底民生的保障体系。没有社会保障体系,一定是伪城市化。


找不到工作就变成流民,迟早会出现社会危机。熬着被动的等出事,不如主动防范。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欧日没有劳工保障体系,哪能有高收入。


4、鼓励企业去亚洲布局


之前我做过视频,请参考阅读。


破局37-用全球贸易+全球信贷去美元霸权

 

5.jpg

 

总结一句话:


用贸易信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


用产业链信用链一体化的闭环管理,为企业提供无限的流动资金,推动千军万马走向亚洲。


下图是:全球贸易信贷网如何运转

 

6.jpg

 

5、帮助亚洲国家稳定他们的货币


我们不仅要输出产能,还要输出管理方法,在有意愿的国家逐个建立根据地。


帮助其稳定汇率。汇率波动是新兴国家的最大的痛点问题。


6、离岸人民币要团结日本和韩国,共同建设大亚洲一体化


初级目标发展离岸人民币,第二步到亚洲元,为世界元提供经验。


我在《天下货币》中说,世界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供养脐带。


总结


做亚洲的领导者,要制定一国一策的战略和战术。


每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地缘经济、政治构架都不一样。


对经济规模较小、当地政治相对稳定的国家,可以制定一个保护其货币稳定的一揽子方案。


帮助其稳定货币,是最大的胡萝卜,是最大的甜头。


美元靠汇率波动剪羊毛,我们要帮助这些国家解决货币贬值的痛点问题,帮助他们休养生息。


我们有3万亿外汇储备,这些钱都是真金白银,趁美元还没崩溃,可以暗度陈仓,把好处给自己人、把好处给亚洲。


这样的话,我们就根本不用理会美联储加息、减息。


美元加息也不能保护美元,美元照样贬值,加息加死他们自己。


当美元沦落为高息货币了,美元也就走下了历史舞台。


管理离岸货币,要管好自己的投机盘,关上藏汇于民的后门,实现离岸信贷闭环运行,保证离岸人民币根据地干一个,成一个。


哪里有离岸人民币,哪里就得到解放。


难吗?比解放全中国容易多了。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