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王小瑜:从 “躲着走”到 “盼着来”:“蹭饭书记”以真心圈粉千万
点击:  作者:王小瑜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8-01 12:02:26

 

 

“到点了到点了,今天去老李家蹭饭!”最近,河南周口鹿邑县范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带着简单慰问品,挨家挨户“蹭饭唠嗑”的短视频在网络走红,网友亲切称他为“蹭饭书记”。一个看似平常的基层工作场景,为何能穿透屏幕直抵人心?这背后不仅藏着干群连心的情感密码,更折射出基层治理与干部考核的创新方向,也为新时代党建工作在基层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生动范例。

 

“蹭饭”敲开“心门”,以烟火气重构干群信任。在党建工作中,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是稳固根基的关键。初到范庄村时,董桂林作为党组织派到基层的“领头雁”,也曾遭遇“干部上门,群众关门”的冷遇。但他深知,党组织的力量源于群众,脱离群众的党建工作如同无源之水。他没有拿着制式表格搞“程式化走访”,而是揣着几斤水果、一提牛奶,专挑饭点往村民家钻。没有讲话稿里的“正确废话”,只有“麦收时雨打了几亩”“孙子校服费够不够”的实在关切;没有会议室里的正襟危坐,只有筷子碰着碗沿的叮当声里流淌的家常。当村民发现这个干部会蹲在门槛上啃馒头,会帮着挑满水缸再唠嗑,心防渐渐消融。这种充满烟火气的互动,让村民渐渐放下顾虑,把他当成能说心里话的“自家人”。这种不端架子的真诚,正是破解“干部干、群众看”困境的关键,也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生动范本,也展现出干部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蹭饭”挖掘需求,用家常话校准工作靶向。基层工作最怕“坐在办公室想当然”,群众的真实诉求往往藏在家长里短中。董桂林把“蹭饭”当成民情调研的“活课堂”:在老王家的饭桌上,他记下“村里小路下雨泥泞”的诉求;在李大娘家的灶台边,他了解到“留守老人看病难”的困境;在返乡青年小张家,他捕捉到“土特产销路窄”的痛点。这些沾着烟火气的记录,恰是“表格治理”的一面镜子。有些地方习惯用报表厚度衡量工作力度,结果“干部埋头填数据,群众问题堆成山”。而“蹭饭工作法”的启示在于:群众的急难愁盼,从来不在指标体系里,而在“你家的麦子比去年多打多少”的闲话中。把 “民心温度计”当成工作“导航仪”,才能让政策不跑偏、措施不落空。

 

“蹭饭”激活治理,借真作为探索长效机制。“老嫂子,你这手工挂面比城里超市卖的还劲道,咱拍个视频推推?”在“蹭饭”时,董桂林发现村民餐桌上的土特产品质极佳却销路不畅,他架起手机拍短视频推广,带动村民人均月增收近千元。更可贵的是,他推动村里建立“土特产合作社”,把“蹭饭发现的商机”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模式。这种从“蹭饭发现问题”到“建机制解难题”的跨越,彰显了基层干部的治理智慧。“蹭饭书记”的走红,也为干部考核敲了一记警钟:有些干部擅长“材料包装”,却解不了“张大爷的电费单”;有些报告写得漂亮,却走不进“李大妈的小菜园”。真正的基层政绩,从来不在汇报 PPT 里,而在群众 “眉头舒展度”和“笑声分贝数”里。

 

“蹭饭书记”的走红,本质上是群众对“真扎根、真为民”干部的肯定,对“去形式、重实效”工作作风的期待。当前,各地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蹭饭工作法”的深层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干部干、群众看”的隔阂,重构了“干部群众一起干”的治理生态;它提醒我们,基层考核评价应跳出“唯数据论”的窠臼,更多关注干部是否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是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正如网友所说:“这样的‘蹭饭’越多,干群关系越近;这样的干部越火,乡村振兴越有希望!

 

作者:王小瑜,吴桥县安陵镇人民政府;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