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范志毅:信仰沦资本“祭品”,宗教治理“亮剑”正当时
点击:  作者:范志毅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7-31 13:08:55

 

 

20257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这一事件如同一枚重磅炸弹,不仅震碎了千年古刹的清誉,更将宗教商业化背后的种种乱象暴露无遗。

 

释永信的堕落,本质上是宗教场所“人治”模式的必然恶果。从掌控少林寺巨额商业股权,到操控海外投资,再到被举报挪用资金、私生活混乱,权力失去制衡的宗教领袖,从“传道者”异化为“土皇帝”。信徒捐赠的善款不再用于济世,而是流向情妇的账户与海外地产项目,最终成为供养私生活的“私房钱”。这种“信仰变现”的狂欢,最终摧毁的是公众对宗教的信任基石宗教的纯粹性被彻底消解。

 

释永信事件暴露出宗教监管的严重滞后。从2009年首次被举报“海外30亿存款”,到2015年七部门联合调查组宣布“举报不实”,再到2023年“私生子DNA报告”的闹剧,举报材料在“惊天内幕”与“地摊文学”间反复横跳,而释永信始终能凭借特殊身份和政商关系全身而退。这种“查而不实、实而不查”的循环,反映出宗教监管部门对“高僧大德”的盲目庇护,以及“以教代法”的潜规则。必须打破这种循环,凡是违规违纪现象,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制宗教场所公开年度审计报告,将核心资金纳入政府监管账户,杜绝“体外循环”。建立宗教场所财务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每一笔善款的流向可追溯、可查询,让信徒的捐赠真正用于济世度人。推行“集体决策制”,重大事务须经寺管会、佛教协会、信众代表三方联席会议审议,全程留痕备查。同时,完善宗教场所内部监督机制,设立独立的监察委员会,对财务、人事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督。

 

要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治理网络。整合宗教管理部门、审计机构、媒体、信众等多方力量,建立宗教场所风险预警机制。对资金异常流动、与世俗利益过度纠缠、戒律松弛等风险点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同时,鼓励信众通过合法渠道举报宗教场所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要让失责者付出沉重代价。对查实的宗教场所违法违规行为,无论涉及何种身份、何种场所,均依法严惩,并倒查监管部门失职渎职责任。对多次违规或情节严重的场所,依法取消其宗教活动资格。同时,将宗教治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监管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严肃问责,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释永信事件的钟声,当为所有宗教场所敲响。当资本的潮水退去,裸露在沙滩上的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溃烂,更是制度监管的千疮百孔。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宗教治理现代化,才能避免“少林寺式悲剧”的重演,让宗教真正成为净化心灵、服务社会的精神灯塔。

 

作者:范志毅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安陵镇人民政府;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