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叶方青:回归于民,是民营企业最终的归宿
点击:  作者:叶方青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7-25 10:41:11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之后,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全党全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总的印象是:允许存在,平等对待,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属于个人企业,这一点,无论是绝对拥赞民营企业的一方,还是谨慎看待民营企业的一方,都是心知肚明的。

 

个人企业是有历史印痕的,客观地讲,个人企业的历史印痕并不美观,每当人们忆起历史上的个人企业时,个人企业特有的一些表现和标志总是让人倍感压抑。

 

历史上的个人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压榨和奴役员工现象普遍,企业控投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公德私德低下现象普遍,产品或服务质劣价虚现象普通,拉拢腐蚀公职人员现象普遍,企业文化庸俗堕落现象普遍。更严重的是,个人企业的存在,垄断了社会资源,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是很多社会不美好现象的总根源。

 

个人企业的问题,是一种历史存在,无视是不对的,刻意掩盖甚至故意美化更是不可取的。梳理个人企业的问题,不是为了否定民营企业,更多的意图是希望民营企业能摆脱掉历史上个人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以新的状态适应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真正令人信服的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民营企业,是一个新的课题,民营企业的出路决不是复制历史上的个人企业,个人企业也决不是通过改换名称就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大摇大摆地存在。应当承认,民营企业存在发展的几十年,以摆脱历史上个人企业固有劣性为特征的脱胎换骨动作一直没能完成,非但如此,在一批人的误导下,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化的滑坡倾向。

 

该有的动作没有出现,不该有的动作却出现了,这些问题都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兴衰成败以及民心向背的大问题,不能不引起党内外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民营企业必须告别历史上个人企业的固有劣性,实现脱胎换骨,不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越多,向民营企业让渡的权利越多,中国临近危险的概率就越大,这一判断,决不是所谓的认识偏见或左右之争,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理性推演和良心提示。

 

多年以来,民营企业界持续爆出骇人听闻的事端,有些不乏是政府长期扶持表彰的知名企业,现实与人为营造形成的巨大反差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极为负面的情绪波澜。严酷的事实反复发出警告:民营企业不去个人企业化,未来没有出路,56789描述难掩各指标低水平低质量的实情!

 

民营企业去个人企业化应当成为新时代的崭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向民营企业发出了先富促共富的重要号召,为崭新课题指明了奋斗方向。贯彻先富促共富重要号召,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华为实践和胖东来实践有力支持了先富促共富重要号召的可行性,证明了先富促共富重要号召的科学性,推动一场先富促共富的伟大社会革命已是呼之欲出!

 

根本上讲,先富促共富要有制度支持,在民营企业普遍建立先富促共富型的民营企业制度,才是治本之举。先富促共富型的民营企业制度不可能由一心想西化中国的一类人设计出来,崭新课题下的崭新制度只能向生动实践学习请教,华为实践和胖东来实践,一个着眼于大比例的股权共有,一个着眼于大比例的利润共享,是民营企业界贯彻先富促共富重要号召的先行者探路者成功者。生动实践理念超前,设计高端,人气爆棚,完全值得萃取精华后大力推广。

 

贯彻先富促共富重要号召,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范畴,今后,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政策,必须切中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把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置,没有健康发展务实举措的政策,建议一律不允许出台,只发营养品不发药品的民营企业政策,只会坑害中国,坑害社会主义,坑害人民!

 

现在,民营企业普遍建立了党组织,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党组织书记普遍由民营企业内部人员担任,也由于长期以来对民营企业过于放纵,弱化必要监管,致使民营企业党组织普遍软弱涣散,基本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考虑到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应该有特殊定位和要求,民营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能应该是纠正和制止民营企业各种不适当的行为,向上级如实反映民营企业的情况,引导和监督民营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党组织需要进行必要改革,一是党组织书记必须外派,不允许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出任;二是没有党员或党员很少的民营企业,要派出党代表;三是民营企业党组织下,要设立一个新部门——社会主义建设者行为监督办公室,职能是监督约束企业控投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通过监督约束,禁绝在民营企业控投人员中出现旧社会黑心资本家现象,禁绝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出现旧社会“gou腿子现象,禁绝在民营企业所有人员中出现伤风败俗、腐朽堕落的现象。

 

民营企业事关社会发展进步,路子走对了,未来会更加美好。民营企业的主导权决不能掌握在西化分子手中,一群危险分子决不可能引领民营企业走向美好。新时代的布局要更多地向生动实践取经,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是新时代取之不竭的源泉。民营企业终究要回归于民,融入民,回报民,才是民营企业最终的归宿!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信阳红色资源发展中心宣教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