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李克勤|宋平:邓力群的骨头是硬的
点击:  作者:李克勤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7-27 07:16:33

 

1.jpg

【李克勤题记】


2015年9月15日《光明日报》有一篇文章,虽然在第二版,但影响力不亚于头版文章,甚至说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痕迹。这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共产党员对另一位百岁老党员的书作的序言。


3.jpg

《邓力群自述:1915—1974》

宋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5日02版)


很多老志有回忆录。时间和精力允许,回顾从青少年时代走向革命,在党的领导下奋斗的经历,总结一生,对后人有所启示,也是向党和人民的汇报,作为党史、军史、国史的一些补充,很有意义。


我和力群同志的经历有点接近。“七七”事变以前,我们都在北平上学。在我们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天天看到的,是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国民党政府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残酷镇压爱国群众和进步青年的黑暗现实。那时候如饥似渴地读进步书籍,苦苦思索救国救民的道理,后来接触到共产党,就豁然开朗,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由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投身到党的队伍。


我们党培养干部,有一条叫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分子知识化。我们这些人从延安整风的时候开始懂得,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知识分子一定要和工农相结合。抗战胜利以后,力群和几个同志徒步从延安到东北。路过晋西北,亲见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形,深感正是这些贫苦百姓,在艰难中支持我们的党,舍生取义,拼死抵抗侵略者,继承和延续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那时候各地急需干部,到处都想“截流”他们,安排在县委、地委机关。他一个心思,就是要到基层。他在吉林榆树县的一个区里,贯彻中央的《五四指示》,广泛发动群众,大刀阔斧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和浮财给贫苦农民。翻身农民的政治激情高涨起来,到处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干部带头上战场的“参军热”,迅速扭转敌强我弱的局面,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和平解放新疆,他作为中央的联络员,奉命带一部电台进去,在各民族上层人士中间开展工作,同时深入了解、向中央及时报告农牧民的生活状况和政治情绪,是得到毛主席的肯定的。后来在中央办公厅和《红旗》杂志社,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也成为他的经常性工作。


“文化大革命”是对领导干部的冲击,也是一种党性的锤炼。后来知道,无论怎么斗、怎么压,力群都坚持说真话,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五七干校五年半,有空就接触当地群众,白天挨批斗、劳动,每天晚上三个小时读书。他的自述中有一个书单,从《马恩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鲁迅全集》,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清史稿》和一大批其他历史著作、中外文学作品。一部《资本论》,一字一句读了三遍。还完成了《学习〈论持久战〉的哲学思想》,初步整理了《毛主席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他说,在干校的读书和写作,为1975年恢复工作,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帮助邓小平同志进行整顿,做了很重要的准备。


党的十三大以后,力群退出领导岗位,年纪大了,听力、目力衰退,仍然孜孜于读书和写作,特别是按照小平、陈云同志的指示,承担起组建当代中国研究所和编纂国史的任务。应该说,他是很合适的人选。不负中央的重托,2012年,他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和前四卷,经中央审定正式出版。这也是对他晚年为党和国家工作的认可了。


读力群的自述,想起两位老一代革命家对他的评价。王震同志在新疆和他一道工作,称他是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两人相约,谁死得早,活着的人就负责把死者的骨灰撒到天山。他完成了王老的嘱托。“文化大革命”以后,先念同志说:力群这个人,浑身骨头没有肉。


4.jpg


我亲听小平同志说,力群是我们党的理论家。这是很高的评价。共产党的理论家,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和中外文化的根基,并善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出和解决现实问题。他是称得上这样评价的。力群多年做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对歪曲党的理论和历史、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敏感,总是勇于挺身而出。到底是随风偏倒的小草,还是独立支持的大树,在社会的大变革中间,很容易区分出来。力群年届百岁,他的历史,已经给他写下了结论。


我想,读力群的自述,老一点的同志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年轻同志会从他的一生中看到,一个从旧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怎样成长为一个党和人民需要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邓力群自述:1915—1974》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5.jpg

【李克勤后记】

宋平说“力群的骨头是硬的”,这个评价不低。毛主席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真正的共产党人,骨头不能软。软了就让人想不通,也说不通,那样的人也行不通,谁相信这种人呢?这种人怎么能够带领别人一起道器变通呢?


宋平抗战时期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1941年,宋平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助理秘书。此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社资料室主任、编辑部秘书主任、秘书长,后成为新华社重庆总分社负责人。邓力群当过刘少奇的秘书,1949年7月,邓力群同志随刘少奇同志秘密访问苏联。


这两位老革命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见证人。邓力群同志去世了,宋平同志年事已高,但我们留下的文字资料,我们需要认真研读,他们对党对革命的负责精神,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作风,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真正的共产党员,对道有着深刻的领悟力,这也许是必然的,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


不过,最近这些年我对共产党员的评价问题,有过一些思考,初步结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正派的人,具备这样条件的人才配称作共产党人。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