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张亚杰:“错时服务”校准治理时钟
点击:  作者:张亚杰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8-14 13:22:31

 

 

某市悄然推行“错时工作制”,社区干部轮值周末与夜间岗,仅一个月就为三百余位居民错峰办理了医保激活、证明开具等业务。当卷闸门后不再有焦灼的等候者,当办事窗口的灯光延伸至寻常人家的晚饭时间,基层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间的“时差”正被悄然弥合。这细微变革背后,实则是对治理“时钟”的一次校准——让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同频。

 

“错时服务”,小调整彰显供给精准度。长久以来,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办”的困扰,恰是传统服务窗口在时间维度上的刚性局限。所谓“错时”,绝非简单延长工时,而是精准对接群众“生物钟”的供给革新。从浙江社区干部周末轮值到江苏部分街道开设“午间不断档、周末不打烊”窗口,再到部分城市探索的“夜办”模式,皆是破此困局的务实之举。这些举措不搞花架子,不增冗员编制,仅以干部时间资源的科学重组,便让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在时间轴线上精准交汇。这启示我们:治理精度常蕴藏于对“何时服务”的敏锐洞察与主动调适中。

 

能力进阶,“错时岗”锤炼干部真本领。“错时”窗口直面的是更为多元、急切的需求,这对干部能力提出了全新考验。某年轻社区工作者起初面对夜间突发纠纷常显无措,在“错时”轮值中却迅速成长为善调解、懂政策的“全科社工”。这岗位如同一个微型练兵场,倒逼干部走出舒适区,在直面复杂诉求、独立研判处置中淬炼“一专多能”的真功夫。组织部门正可借此优化干部培养路径,将“错时”服务表现纳入实绩评价,在直面群众急难愁盼的火线中识别、锻造“全能型”治理尖兵,为基层治理梯队注入源源活水。

 

理念升维,“调时钟”撬动治理大格局。 “错时”更深层意义,在于推动治理逻辑从“我提供什么”向“你需要什么”的范式迁移。当某街道将“错时”收集的居民建议转化为加装电梯、增设充电桩等民生项目,服务的“时间之变”便升华为治理的“空间之进”。这要求基层组织者将“错时”作为深入群众的固定渠道,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问需,将碎片化需求汇集成治理改进的清晰路标。唯有让服务供给体系如精准的钟表,时刻与人民需求的脉搏共振,“最后一米”才能真正成为“最暖一公里”。

 

“错时”看似调整的是干部值班表,实则校准的是基层治理的“北京时间”——以人民需求为根本坐标。广大基层干部当以此为契机,不断在时间维度上精耕细作,在服务细节处倾注心力。让那扇延时关闭的办事窗口,持续透出治理现代化的温度光芒;让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的齿轮在时间轴上永远严丝合缝地咬合转动。如此,方能在与时代同频、与民心共振的节拍中,谱写基层善治的崭新乐章。

 

(作者:张亚杰 吴桥县曹洼乡人民政府;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张亚杰:“错时服务”校准治理时钟

    2025-08-14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