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AI创造的“饭碗”来了,很抢手!
点击:  作者:胡溦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25-08-16 13:20:06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74日发表报道,题为《人工智能(AI)创造了7种热门职业,可以到2030年为你的职位提供未来保障》。报道称,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指出,AI不仅仅会消灭职位,它也正在发明新的职位。麦肯锡咨询公司报告预测,AI创造的就业机会将超过它所消灭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那些技术被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人类能力的领域。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当前的趋势是工作正被赋予全新定义。他预测,专注于AI监督、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职位需求将激增。

 

福特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也警告说,AI可能会消灭一半的白领职位。但他补充说,这也将创造以人机协作为重点的全新就业类型。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进化,而不是灭绝,”全球精密数控制造领导者亿进五金的首席执行官易靖(音)说。“AI正在改变人类的工作,而不是消除对人类的需求。未来的劳动力将更加融合,将机器智能与人类判断相结合。”

 

对人类而言,重要的是随时了解正在出现的新工作,而不是纠结那些正在被淘汰的旧工作。易靖指出,到2030年,AI将创造7种新职业。

 

1.提示工程师。易靖解释道:“提示工程对于AI的重要性就像编程对于互联网早期发展时代的重要性一样。”他说,这个职位需要制定非常具体的提示来指导ChatGPTAI工具。提示工程师的工作集逻辑、语言和创造力于一身,科技、法律和教育等领域已经在招聘提示工程师。

 

2.AI道德官员。易靖指出,AI涉及从信用评分到刑事司法的方方面面。他说:“AI道德官员将帮助企业制定指导方针,确保公平、透明并遵守全球法规。”

 

3.AI辅助医疗技术人员。他说:“随着AI开始协助诊断、医学成像和治疗计划,能够操作这些系统并与患者合作的技术人员将变得至关重要。”

 

4.AI维护专家。易靖指出,尽管工厂和物流中心正在投资智能机器,但这些机器仍然需要人类的监督。他将这类人员描述为既了解机械系统又了解AI行为的专家,他们至关重要。“未来的工厂工人不只拿着扳手,”易靖说,“他们也会监控仪表板和算法。”

 

5.可持续AI分析师。易靖说,AI消耗海量能源,但也可以用来减少排放和浪费。他表示,这一职位的分析师将努力确保AI得到有效利用,并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6.AI增强创意总监。“从时尚业到电影业,能够将AI融入其工作流程的创意负责人可(对内容)进行大规模试验,”易靖强调说,“这类创意总监将扮演艺术品管理者的角色,将人类直觉与机器生成的内容结合起来。”

 

7.AI素养教育者。易靖提醒我们,现在AI已经嵌入了从办公工具到客户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要专业人士来培训他人如何有效、道德地使用AI。他认为这类机构包括学校、政府和私营企业。

 

专家们一致认为,与其为即将消失的工作接受培训,更稳妥的做法是展望未来,确保自己掌握了未来5年社会所需工作的技能。易靖说,无论是在校、刚刚毕业还是已经就业,人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为5年后不再存在的工作做准备。

 

他说:“2010年,没有人接受过社交媒体管理者的培训;到2020年,这几乎成为每家公司的核心职位。2025年,我们已经看到新的就业机会出现。任何人能做的最明智的事情就是关注AI将在哪里创造机会,而不仅仅是关注它在哪里引起恐惧。”

 

易靖建议专注于那些不容易自动化的技能。解决问题、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AI系统如何工作的基本理解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具有价值。“AI不会扼杀就业机会,”易靖总结道,“但它会让一些工作感觉过时。”了解如何与AI合作、而不是与AI对抗的人将会脱颖而出,因为AI创造的7个热门职业的趋势将持续到未来。

 

作者:胡溦;来源:参考消息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AI创造的“饭碗”来了,很抢手!

    2025-08-16
  • 内容 相关信息

  • AI创造的“饭碗”来了,很抢手!

    2025-08-16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