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李克勤|伟人14次从这下岸畅游长江:这个厂毛主席去的次数破纪录的多,该厂职工塑造的毛主席像当然也多
点击:  作者:李克勤    来源:济学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16 11:23:58

 

李克勤(jixuie)题记:这两天武汉街谈巷议有个热点,武昌造船厂(武船)原厂址上树立起一座新的毛主席像。其实这座毛主席像以前就在武船内,如今只不过武船整体搬迁至武汉新洲双柳后,老人家自然就从厂内走到了厂外,前不久武汉政府把老人家周围环境进行了一番整理,变成了江滩公园,这也正是老人家的夙愿,一方面他要和老百姓在一起同甘共苦,另一方面他始终要为人民谋幸福的。

 

 

 

 

 

202366日武昌造船厂生日照

 

2023年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时,我准备写一篇关于武船毛主席像的文章,后来发生了湖南某地毛主席像事件,感觉这里面可能有什么名堂,就暂时搁置此事。上面本来有个视频《武船之歌》,其中以毛主席像为中心,颇有气势。如今这个视频看不到了。至于何故,这里请大家去思考吧......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社会,很多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武船青岛厂区也有毛主席像。

 

01

 

 

2003年中国首座毛主席畅游长江文化广场和毛主席塑像在武船揭幕

 

 

 

 

 

这座毛主席塑像,因为在厂内,所以不为人注意。不过武船人对毛主席的感情,那是非同小可。

 

实际上,武船人是以十分自豪的心情塑来塑造毛主席像的。因为武昌造船厂,是毛主席到过次数最多的工厂——毛主席喜欢在长江里游泳,在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间,毛主席曾经14次从武昌造船厂二码头上下岸。

 

这里解释一下,在水里游泳之后,叫上岸。那么相反,进入水里游泳,就可以叫作下岸了。

 

1958913日和1966716日毛主席在厂内长江岸边两次接见武船职工,当大家情不自禁高呼毛主席万岁时,毛主席也亲切向大家打招呼说:同志们好,人民万岁!

 

1966716日那次毛主席畅游长江,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毛主席的雄才大略,远不止比我们早看50年。

 

这里提示一句,那次毛主席正好与武船广大工人同志直接见面,可以想象那对武船工人是多么大的鼓舞!

 

武船工人后来的作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在武昌厂区,武船党员举行党员组织生活活动

 

02

 

武船双柳新厂区的毛主席像

 

 

 

武船人,对毛主席的感情,无与伦比。还有涉及军舰制造的很多事情,现在恐怕只有内部老员工知道一些。武船的工程师、工人,以及一些领导,他们在我国军事工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是十分独特的。

 

 

王荣生原来是武船的一位技术性领导,1968年时任核潜艇一线建造总指挥(当时年仅35岁),他回忆说:

一说朝前走的时候,就开大门,我把这个大门一打开,外面人就摇旗呐喊,好像成千上万的人。

 

 

当核潜艇在鲜花、掌声、欢呼声中被徐徐推向大海,所有人都 热血沸腾。在下水仪式上,钱学森的讲话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他在台上,我坐在下面,离得很近,就在一排,面对面的。他说毛主席讲,核潜艇一万年要搞出来,他说中国人民有志气,有智慧,响应党和中央的号召,没有用一万年,也没有用几千年,也没有用几百年,也没有用几十年,我们就用了几年,五年多一点的时间,不到十年,只花了几年,所以他讲了中国人民真有志气。

 

 

从此,中国昂首进入了核潜艇国家俱乐部,美苏瞠目,世界震惊。也正是在这一天,全厂的每个人第一次在船厂吃上了红烧肉,喝上了羊肉汤。

 

 

首艘核潜艇的研制过程

 

有一个关键环节不能不注意:为加快核潜艇建造进度,196848日和718日,毛主席先后作出针对核潜艇总装厂建设的“六八四八”批示和针对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设的“七一八”批示。

 

如此密集的批示,实属罕见,确切讲,那应该是指示,当时叫“毛主席最新指示”,那是具无穷力量的。

 

 

毛主席“四八”批示发出后不久,粟裕大将签署一纸调令,王荣生出任核潜艇总体建造厂生产副厂长。后来,这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担任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现场建造总指挥。

 

大将亲自发调令,可见事关重大。

 

这位王厂长一口武汉话——他是来自武昌造船厂的。

 

那个时候,按照毛主席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达到古今中外少有的优化。

 

如此的优化配置,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所谓“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无法比拟的。

 

这就是钱学森同志说的那个“制度好”的体现。

 

毛泽东文化氛围,得到越来越多各方人士的喜爱。

 

 

 

这是别的单位同志到武昌毛主席像前的合影。今后在武船老厂区的毛主席像前,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方人士来参观。

 

李克勤后记:毛主席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举而错之天下之民的,这超越了历史上所有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的。毛主席的三法”——想法说法做法,完全彻底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在工农兵群众这里,那些总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道器变通。至于在其他人那里,有一部分觉悟了,还有一部分人依然我行我素。但愿这次武汉这座焕然一新的毛主席像,能够让更多人看到,看清楚毛主席和民心的关系,如果脑子能够动一动,想一想,那也许会有所收获的。

 

来源:济学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