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进入战时,分分钟拉爆产量?
点击:  作者: 偷影子的人呢    来源:七月的影子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16 12:18:20

 

一个美籍华人说美国可以分分钟拉爆中国制造业,这种话到底是哪来的底气?


我刷到这个评论的时候,说实话第一反应就是想笑。这位老兄的逻辑是,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一旦战时需要,美国分分钟就能重新拉起来

 

听起来很厉害对吧?但现实是什么样的?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1970年代末的,接近2000万人,跌到了现在的,1275万人(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20256月)。这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变动,而是整整一代人间的技术传承断裂。

 

我查了一下数据,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在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之中,美国的工厂,仅仅占5.5%而余下的94.5%则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即便美国最为强劲的科技公司,都务必依靠全球的供应链才能够存续下去

 

更要命的是,美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低于50%20256月也才49%(数据来源:美国供应管理协会)。这个指标低于50%,就说明制造业还在收缩。你告诉我,怎么分分钟拉爆别人

 

 

我最不理解的是,这些人怎么就不明白一个道理: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

 

你以为关掉的工厂,像开关一样,说开就能开?那些精密的生产工艺,熟练的技术工人,完整的供应链条,都需要时间沉淀

 

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是越南工人的6倍,但就这个工资水平,还是招不到足够的人

 

而且美国全国约5万家制造业工厂,有一半以上已经建成30年以上了(数据来源:美国制造业协会)。基础设施都老成这样,你指望什么战时爆发?

 

反观中国这边,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不是我吹,是真的有这个底子在那摆着。

 

我昨天看到一个细节,中国的产业集群能做到小时级响应。什么概念?就是你今天提需求,几个小时内就能找到配套厂商。这种能力,不是说有就有的。

 

那位美籍华人或许认为,美国掌控着高科技,而制造业,皆为低端产业。但关键在于,高科技终归得落实为产品。

 

倘若没有制造业基础,即便再厉害的技术,也只能停滞于实验室之中

 

 

我想起美国总统第一任期时,天天喊制造业回流。结果呢?工厂建设成本在过去四年翻了一番,通胀、人工、土地哪一样都不便宜

 

资本家又不是慈善家,能赚钱就干,不赚钱谁愿意回来?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全球产业链,实在是太过复杂。一个产品,或许需要十多个国家进行协作,才能够得以完成

 

美国即便想要自己去搞出一套来,那成本可是高得极为离谱呢,并且其效率也是根本跟不上的啊。

 

所以我真的很好奇,这些说美国分分钟能拉爆中国制造业的人,到底是生活在哪个平行世界里?

 

作者:偷影子的人呢;来源:七月的影子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