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李光满:几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点击:  作者:李光满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8-07 08:52:43

 

1.jpg

 

一是关于波伏娃。


7月25日,就是法院判决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的被告肖同学没有性骚扰行为的当天,武汉大学官方微博突然转发这样一段话:“一切都很好,我听到自己向上的声音。——波伏娃”


随后复旦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大学官博分别在8月1日和2日转发波伏娃作品《清算已毕》中的摘录内容。


不知道这是为了与武汉大学进行呼应还是几所大学在联系后达成共识而进行的相同操作,否则绝无可能几个学校如此整齐划一地做出这样相同的动作。如果仅只是个别学校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不会有过多的联想,而当几个学校同时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和警觉了。


波伏娃是谁?波伏娃是法国作家,是女权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推动者,她在《第二性》中提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这一核心命题,从生物学、存在主义等多重维度,论证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不平等地位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而非先天注定,由此开启了女权主义先河。


显然在杨某某事件发生后,武汉大学转发女权主义理论和思想奠基者波伏娃的言论,其他几所高校进行呼应联动显得十分不正常,这绝对不是一件可以忽视的小事。


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育、哪怕结了婚离婚率也是出奇的高,这些是否与女权主义在我国的暗流涌动有重要关联?


二是关于“懦弱的肖同学”。


最近发生的武汉大学杨某某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懦弱的肖同学”的形象,其实在今天的中国,“懦弱的肖同学”是一个普遍的存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警觉的现象。


现在我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经常会看到一些视频,女人如何掌掴男人,女人在家庭中如何强势,男人既要在外面辛苦赚钱,又要在家里受欺负,男人赚钱回家后被要求把钱交给女人,男人在家里没有经济地位,只能偷偷摸摸攒一点可怜的私房钱。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刷到过这样的视频,我想这种视频在互联网上多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影响和毒害是非常大的,这种状况使我们社会形成一种男人懦弱的状态,哪怕男人有道理,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只能忍气吞声,就像武汉大学事件中的肖同学一样,哪怕自己什么事都没有干,仅仅只是挠痒痒,也会被逼道歉,这就形成了当今中国的一种独特现象。


因此,在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杨某某是一个典型,肖同学也是一个典型,这两个典型能够让我们看透当前我们社会的一种现状和趋势。当这种病毒似的人和事件被不断在我们社会中复制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会发生什么质变呢?


更为可怕的是,假如我们社会的男人都像“懦弱的肖同学”一样,那么我们社会的男人将再无男人气,再无英雄气,再阳刚气,再无血性,这种社会还如何面对全球的激烈竞争?还如何面对你死我活的战争?


三是关于《731》和《南京照相馆》。


原本定于7月31日上映的《731》未能按期上映,这件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大家不明白这样一部反映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制造惨绝人寰暴行的影片为什么不能上映。


这个时候,一些平台推出了一批反对《731》上映的视频,有些人甚至洋洋得意地宣称是他的投诉、呼吁阻止了《731》的上映,是他们拼死努力让《731》这部电影胎死腹中,这使得反对《731》上映变成了某种带有政治意图的行动。


且不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只说一些人大肆宣扬所谓的中国人要淡化对日本的仇恨情绪,要宽容一些人在8月15日这样一些敏感日子穿着和服在南京大街上招摇示威,我们就知道,这绝不是一部《731》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问题,该如何看待日本军国主义者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的问题,这不仅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现在已经确定《731》将于9月18日这个特定日子上映,同时另一部反映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照相馆》也受到观众广泛好评,这让一些人十分不满和恼怒。


为什么会有胡锡进这种人大肆宣扬要中国人淡化对日本人的仇恨情绪呢?为什么还会有人大肆反对《731》上映,故意贬低和诋毁《南京照相馆》,要中国人忘记日本侵略、蹂躏、奴役中国人民的那场战争呢?


四是人口和家庭风险。


最近中国出台了两项减轻生育和育儿负担的政策。第一项是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3周岁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人民币。第二项是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两项政策很好,必须大大地点赞。但我认为要真正减轻生育压力,还必须全面恢复公办托儿所,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生育家庭既有生育意愿又能减轻压力。


这只是我要说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现在不仅仅是生育率、新生人口下降,更严重的是我们在结婚率大幅下降的同时,离婚率却在大幅上升。


当前全球总和生育率为2.3,要保持人口平衡,避免负增长,必须让总和生育率达到2.1以上,也就是至少每个家庭需要生育2.1个孩子以上才能保持平衡,低于这个数值就会无可避免地进入负增长状态。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多少呢?大约为1,这一数字不仅大幅低于全球总和生育率,而且低于维持人口平衡总和生育率的50%,因此现在我国正在加速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我们不仅适婚人口的结婚率在大幅下降,更为可怕的是离婚率却在大幅上升。


2023年,全年办理结婚登记768.2万对,全年办理离婚手续360.5万对,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610.6万对,全年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当年结婚人数较2013年巅峰时的1346.9万对减少54.7%。


看到这些数据你会有什么想法?不仅适婚人口的生育意愿降低,而且家庭也在加速解体,当这二者合而为一、形成一种社会趋势时,就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思想和观念问题,一切对家庭和生育的补助都将不再起作用。


现在核心的问题是人们从思想上已经不再想要孩子、不再想要家庭了,这是最可怕的,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陷入这种生育率快速降低、家庭快速解体、整体无法传种接代的状况时,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还有未来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这是我们毫无防范地引入西方价值观的结果,它改变了我们国家传统的生育观、家庭观、民族观、文化观,更多人开始对生育、对家庭感到厌恶、恐惧,采取一种逃避的方式,不结婚、不生育、结了婚也会轻率地选择离婚。这跟国家补助以及补助多少无干,是因为有人有势力在掘断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家庭的根。


以上四个问题是不是细思极恐?是不是让人后背发凉?是不是该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