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从 “生万物” 到 “失万物”—— 聊聊刘家成《生万物》里那套站不住脚的 “新花样”
点击:  作者:伏生的自留地    来源:伏生的自留地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31 11:46:24

 

 

8 28 号《人民日报》登了导演刘家成的文章,说他拍《生万物》是靠真实”“反脸谱化”“温暖不卖惨搞出了新意。可我看完只觉得,这哪里是耳目一新,分明是用真实当幌子,把历史揉成了软乎乎的棉花 —— 看着暖和,其实啥骨头都没了。说是生万物,最后倒把历史的根、阶级的理、农民的声音全丢了。

 

1

先说说刘家成最得意的反脸谱化他举地主宁学祥、费左氏的例子,说要写出人性复杂。可原著里宁学祥是私设公堂逼死人的恶霸,到了剧里,这些全没了,改成他半夜打打算盘、省吃俭用送儿子读书的好爹模样。这哪是复杂?分明是把地主的剥削本性藏起来,用勤俭这种小优点偷换阶级属性 —— 好像只要省着花钱,压迫农民的事儿就不算事儿了。再看费左氏,剧里拍她举着火把护祠堂,镜头仰着拍,音乐煽情得不行,把她塑造成家族英雄。可土改时的祠堂哪是光祭祖的地方?那是地主乡绅管着收租、断案的封建衙门。现在倒好,把农民拆祠堂的革命行动,拍成了欺负老太太,把反宗法制度的阶级斗争,偷换成了性别对立”—— 这哪是深明大义?是把历史的是非都搞反了。说白了,这剧的立体人物就是个骗局:不是在阶级底色上添层次,是干脆把阶级底色刮掉,用人性论代替讲政治。人都成了没根没据的好人坏人掺着来,历史自然也成了没头没尾的流水账。

 

2

聊完人物,再说说那套温暖叙事的鬼把戏刘家成说要把苦日子过成花,大结局还搞了个老年绣绣和青年绣绣对话的浪漫戏码。可这浪漫背后全是猫腻:老年绣绣走进改成民俗博物馆的老宅,当年农会写的分地标语,居然和纺车、蓑衣摆在一起当老物件展览。这一下就把革命史缩成了乡土纪念品”—— 斗争的劲儿没了,只剩供人怀旧的情调。更离谱的是绣绣的转变。原著里她土改后带着妇女识字,和地主父亲彻底决裂;剧里倒好,有一集里父女俩在麦浪里抱头痛哭,字幕还打土地不会辜负任何人。合着土地革命不是推翻剥削,是父女和解?阶级矛盾全成了一家人的误会,革命的意义被偷换成人和土地的感情”—— 这哪是升华现实?是把历史的骨头都炖烂了。

 

3

然后是那套不卖惨的伦理歪理刘家成说要寓教于乐,乐在先,可这是建立在消费苦难上的。就说土匪洗劫村庄那场戏:镜头拍着烧着的房子、哭着的婴儿,背景音乐却是古筝笛子吹得慢悠悠的,弹幕还一群人刷大片质感。把暴力拍得像风景片,把受害者的创伤变成观众的审美享受,这哪是不卖惨?是根本没把苦难当回事。还有那些无人机拍的麦浪、梯田空镜,看着挺接地气,其实全是装样子。剧里有人说你对土地真心,它就对你好,可镜头里从来没提农民要交多少租、还多少高利贷,只拍劳动多诗意。农民成了衬托风景的道具,不是种自己地的主人 —— 这哪是回归土地?是把土地变成了没血没肉的背景板。

 

 

4

最让人不舒服的,是刘家成嘴硬说请了当地农民当顾问”“这是农民听过的故事可片尾字幕里,农民顾问只在感谢名单里露个名,核心编剧还是两个职业文人。说是听农民的,其实还是文人替农民说话;说是口述史,其实只捡那些符合温暖叙事的回忆 —— 雇农怎么被剥削、贫农怎么闹革命的事儿,提都不提。农民还是那个被人代言的物件,从来没真正握过讲故事的笔。不妨看看去年英国导演肯洛奇的《老橡树》,同样拍土地与记忆,人家让矿工家庭一起改剧本,结尾没搞什么大和解,就留着一群人继续为土地斗争的劲儿。对比之下,《生万物》的温暖多廉价?用浪漫堵上历史的口子,用人性抹掉阶级的棱角,说是国际视野,其实是越拍越倒退。说到底,刘家成找的关键根本不是什么新东西。反脸谱化变成了和稀泥,温暖叙事变成了卸磨杀驴,不卖惨变成了消费苦难,农民顾问变成了摆设。所谓耳目一新,不过是把历史里的刺拔掉,把苦日子熬成甜鸡汤,让观众看得舒服,却忘了日子为什么苦、当年的人为什么要革命。真要拍好年代剧,不是把灰色调亮,是得把历史里藏着的灰色、黑色都摊开;不是让观众轻松共情,是得让当年被压迫的人真正说出自己的话;不是唱生万物的田园歌,是得问一句为什么有的人连土地边都挨不上。不然的话,拍出来的不是 生万物,是丢万物”—— 丢了历史的真,丢了阶级的理,最后连自己是谁、从哪来的都忘了。

 

来源:伏生的自留地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