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人工智能+” 为何聚焦这六大行动?一文解读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新闻联播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31 11:25:40

 

8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发布,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

 

 

《意见》为何会此时发布?

 

回顾我国互联网发展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过程,似乎每十年是一个阶段——

 

1994年,中国全方位或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2004年,我国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

2025年,《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

 

 

这是否只是时间上的巧合?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介绍,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反映的是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化和演进。相隔十年,也反映了技术发展的规律

 

他认为,“互联网+”很好地帮助完成了信息的连接和分发,积累了非常必要的数据基础。在“互联网+”推出十年之后,老百姓生活已离不开互联网,经济也离不开互联网,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周伯文说,过去十年,“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当一项技术能被称为“某某+”,这个技术一定具备基础性、平台性、通用性的特点。《意见》此时出台,在三个方面具备非常大的意义——

 

第一,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争取战略主动。

第二,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

第三,推动全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

 

《意见》明确六大行动领域,为什么是这六方面?

 

《意见》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行动领域。为什么会是这几个方面,它们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

 

周伯文说,这六大领域的选择有非常多战略考量,其中的逻辑、递进关系非常清晰。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周伯文说,这两个领域合在一起,基本上确定了以“人工智能+”推动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形成的重大战略举措。“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会帮助我们捅破天,决定我们飞多高;“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会帮助我们扎深根,决定我们走多远。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说,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可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根据多项研究结果,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百万亿元,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这两个领域聚焦于老百姓层面,用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医疗、民生、养老等方面发展,这两大领域主要是行动方向。”周伯文说。

 

霍福鹏说,人工智能等手段的深度应用,也有助于在科研、城市治理等方面带来质的提升。“通过城市大脑赋能,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9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9.5小时,显著减少了跨部门协同的时间成本。”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在周伯文看来,这两大领域反映了“人工智能”如何在整体上,不仅帮助国内社会繁荣稳定进一步发展,同时把这些能力对外输出,形成很好的“南南合作”,把人工智能作为国际公共品给全人类带来福祉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意见》提出,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周伯文说,人形机器人因为能够更好贴近物理空间,能帮助人更好地完成任务,所以人们对它的普及期望非常高。我国人形机器人的本体技术进展非常快,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落地的主要挑战仍在于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方面的持续提升,“大脑”和“小脑”的提升还需要与本体协同才能够完成。

 

 

 “从‘大脑’角度来讲,是理解人类意图、完成指令,能够找到长链推理下最好完成指令的方法,同时确保安全。从‘小脑’角度来讲,是人形机器人如何更好控制本体,去完成运动、控制、操作等相关动作,去达成它的目标。”周伯文说。

 

在周伯文看来,就当下来说,人形机器人在模型侧、数据侧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训练“大脑”“小脑”的数据比较少,一部分数据来自应用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一个新的技术路线是,通过深层次人工智能合成机器人所需要训练的数据,这方面进展非常快。

 

来源:新闻联播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