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提到六代机的时候,大家的语气都变了?以前一说就是追赶欧美,现在突然开始讲进入自由王国。
什么意思?原来我们已经不是看着别人路线图抄,而是真正走到了能自己定义未来的阶段。
先说个细节,你看那些照片里,战机飞过天空,尾巴后面,出现一片白纱裙。
物理学中称之为普朗特—格劳厄脱效应,指的是在高速压缩空气中,水汽会发生凝结的现象。
从前这般画面多现于欧美战机试飞之时,而今中国六代机现身,且伴飞歼20。
美国动力网站还特地跑出来说震惊,美国的F-221997年首飞,到当下呢,已历经27年时光。
我们六代机试飞的节奏,算快得离谱了。
我翻了下数据,瑞士2021年公投决定买36架F-35A预算62亿美元(数据来源:瑞士国防部2021)。
结果过了几年,美国报价一路飙升,今年8月呢,又对瑞士加征39%的关税。
民众一看,买敌人武器还要被宰,立马掀起反对浪潮。
国内已经在提,要不要干脆停掉采购。
印度也一样,美国把关税抬到50%,连P8I巡逻机和M777榴弹炮的军购都搁置了(数据来源:印度国防采购委员会2024)。
军售这东西,不是单靠推销就能卖出去的。
再看美国自己,空军的NGAD项目,本来打算2030年服役。
结果成本飙到单机近3亿美元,空军部长肯德尔直接承认项目暂停,等特朗普上台再定(数据来源:美国防务新闻2024年7月30日)。
海军的FA-XX预算被削减近90%,基本就近乎搁浅啦。
特朗普呢,还在白宫卖力地推销那所谓的F-47六代机,可压根就没人买它的账。
这时候对比就出来了!
我们2017年歼20服役,现在六代机试飞。
无尾翼设计,三台发动机,大机体大油箱,意味着能远距离滞空巡航,打击美军加油机、预警机这种战略支撑目标(数据来源:美国《航空周刊》2025年8月报道)。
美国媒体的评价其实已经把关键点点明了:中国战机设计进入了自由配置时代。
杨院士那句话的分量就在这:过去是模仿加改良,现在是自己画蓝图。
其实,欧洲也在搞。日本、英国、意大利搞GCAP,预算上千亿日元,2035年才部署(数据来源:日本共同社2024年12月18日)。
法德西的FCAS更夸张,未来20年要投1000亿欧元。你对比下,美国的项目停摆,欧洲的还在拉锯,而中国已经把实物飞上天了。
我想起一个小细节,美国这些年不停强调联盟,说要和盟友一起搞下一代战机。可现实是,自己预算爆炸,盟友分摊不了,拖得一地鸡毛。
中国这边,反而从歼20一路推到六代机,连设计理念都在做跳跃。你说谁在被追赶?
问题是,六代机的出现可不单单是技术上的炫耀。它背后所代表的,乃是制空权的重新洗牌。战场上呢,谁把控住空域,谁就能压制敌手的后勤与指挥。美国空军原以为仗着F-22和F-35能稳占几十年,现在瞧着可不一定。
我倒没觉得,这意味着一边倒的胜负。
更现实的想法是,当美国武器的国际信任度在下滑,中国的选择正在变多。
瑞士、印度这些国家重新考虑采购方向,不只是经济账,更是信任账。
到头来谁给的装备稳定、靠谱、能长期支持,才是真正的赢家。
作者:偷影子的人呢;来源:七月的影子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原以为第六代战机只是赶超欧美,没想到杨院士的一句话,才明白中国战机设计从此进入自由王国!
2025-08-24•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