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留意到,曾经在中国制造领域能够昂首挺胸与日本、德国叫板的瑞士机床,这两年来几乎都不见了踪影。
我查了下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从瑞士进口的机床同比下降了37%(来源:瑞士联邦关税总署),几家知名企业不得不裁员、停产。
瑞士自己也承认,高精度设备和手表出口的下滑已经让他们的制造业感到压力。
在不少航天以及精密加工项目里,GF加工方案的五轴联动机床,曾经是绝对的主角,其精度能够做到0.001毫米(来源:GF官网产品规格)。斯沃琪旗下的机械表,更是在很多人心里,成为身份与品味的象征。
但不光是机床仓库中,落着灰尘,就连手表,在国内也变得不好销售了。在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里,瑞士手表的进口额,连续多个季度,呈现下滑态势,而华为智能手表的销量,在2024年,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二(来源: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季度跟踪报告)。
消费者的选择发生了很多改变,那些功能多、续航长且价格低的产品,更受青睐。
时间倒回至2022年,美国以其所谓的安全风险为缘由,将瑞士的高精度机床对华出口死死卡住。更为离谱的是,甚至有部分普通数控机床也被归入限制清单之中。
瑞士在美方的压力之下选择予以配合,未曾谈及条件,亦未争取到豁免。
这一下子,中国市场的反应十分直接,加快了国产替代的步伐。沈阳机床的i5系统,在五轴联动精度方面追到了0.002毫米(来源: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发布),尽管相较于瑞士稍显逊色,不过其价格却便宜了三分之二,并且还能够按时交货。
市场格局,很快就发生了反转。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国产机床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70%,高端机床的自给率,达到了55%。武重集团、齐二机床、沈阳机床等一批企业,在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领域,实现了全流程的供货。
我在看这些数据之时,想起一个细节:沈阳机床的工程师在媒体采访中说道,他们原先预估五轴联动系统的国产化起码还需五年,而美国的限制使得研发团队直接马不停蹄地工作了两年,将研发周期缩减了一半。
瑞士这次的尴尬,不仅是市场份额没了,而是原本的技术壁垒被迫提前松动。过去他们的定价,以及交货节奏,都带着一种优越感。现在即便降价30%,都很难撬开订单。
因为客户算得很清楚:国产机床的精度与稳定性已经足够用了,售后服务也在国内。
手表行业,亦在同一逻辑之中受挫。中国钟表协会之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中高端机械表市场的销量,下降了约15%,不过智能手表市场却逆势增长。
习惯佩戴机械表的人,依旧存在,但是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不再认为这是必需的身份标签。
瑞士制造业过去在中国市场的中立人设,是靠质量和信誉支撑的。可一旦在关键技术出口上配合制裁,这个人设就崩了。中国市场的韧性很强,一旦转向国产替代,再想让客户回头,就不是打折能解决的事。
我注意到瑞士媒体最近也在反思,比如《新苏黎世报》就提到瑞士企业在对华出口上不应过度依赖第三国的外交政策,否则会在竞争中失去主动权(来源:NZZ经济版)。
市场有自己的规则。中国制造的崛起,意味着瑞士要面对一个既是全球第二大机床市场,又能自产高端设备的对手。
这种对手不只是价格便宜,还能在供应链安全、交付速度上占优。
我有点好奇,瑞士接下来会不会调整出口政策,还是继续跟着美国走。
如果还是后者,那损失的就不只是中国市场的份额,还有在全球制造业里的长期地位。
所以说这次瑞士是自己找的!你说一个号称永久中立的国家,非要跟着美国混,结果把自己的经济命脉给搭进去了。
作者:偷影子的人呢,来源:七月的影子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瑞士哑口无言!今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37%,瑞士几家大公司不得不裁员停工,损失大
2025-08-10•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