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吴铭|论“塌房”、“塌坟”、“塌庙”......
点击:  作者:吴铭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8-05 17:34:16

 

1.jpg

许家印,曾经的全国“首富”,时代楷模,人大代表,著名慈善家……奖章能从前胸挂到后屁股上还挂不完。

宗庆后,人大代表,曾经“一夫一妻一双布鞋”,“民族主义者”,“良心企业家”。

释永信,得道高僧,少林寺住持,人大代表,全国佛教协会副主席。

三个人,可以代表中国僧俗两届的风云人物,代表着某种时代性的价值体系。在某个时段,似乎引领了中国的社会风气,充当了中国社会的中坚。

按说,这样的人物,应该汗青留名、专门列传的。

然后,短短几年。

许家印,“塌房”了;

宗庆后,“塌坟”了;

释永信,“塌庙”了。

于是,就有人咋咋呼呼地说,中国人,还有信仰吗?似乎,还暗含这种意思:以后,中国人还能信仰什么?还能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中国人的信仰?除了这些人为代表的某种价值观,中国人还能信仰什么?中国人根本没有信仰。

你多虑了。

主席说,“小小寰球,几个苍蝇碰壁。”几只苍蝇被拍死了,与中国人民的信仰有什么关系?

中国人,什么时候与许家印、宗庆后、释永信有过共同的信仰?许家印、宗庆后、释永信的信仰——如果说有的话——什么时候与人民群众共同过?凭什么把许家印、宗庆后、释永信,当作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楷模”?他们佩吗?硬要把这些人的追求当作中国人民的信仰,你与人民群众商量过吗?人民群众同意吗?

大家根本就是两路人,根本走不到一起!

把这些人塑造成时代“楷模”、风云人物,推上历史舞台,让他们尽情表演,让他们享受“英雄”“模范”荣耀,视这些人为中国的“先锋”“柱石”,企图让这类人引领中国社会风气的,是一批与中国人民为敌的人。

他们自己,有信仰吗?他们自己装作有信仰的样子,弄出许家印、宗庆后、释永信、等等这类东西,连蒙带骗。他们觉得,只要把这些人打扮一新,戴上“模范”的桂冠,再让这些人表演一通精英、文明、民主、接轨的戏码,人民群众就会紧跟在他们后面,也崇拜这些人,他们就能引领社会潮流了。他们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品质。这叫自欺欺人。这么做,只显露出傲慢、肤浅、阴暗,暴露了不懂历史规律,要与历史规律作对。

人民群众,从来没有用正眼看过这些所谓“标杆性”人物!不论他们头戴“时代楷模”“首富”的王冠,还是身披五彩缤纷的袈裟!这些风云人物并不能够蒙蔽人民群众,被人民群众唾弃而不自知。人民群众怎么可能信仰他们那一套虚伪、邪恶的东西?

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如果把历史的发展比作一桌盛宴,那么,许皮带“塌房”、宗庆后“塌坟”、释永信“塌庙”,仅仅是个“开胃菜”、“小点心”。甚至,美国霸权的“崩塌”、哈佛大学的“崩塌”、诬汉大学的“崩塌”等等,也仅仅是“开胃菜”“小点心”……正式的宴席还没有开始,真正的硬菜、主菜、大菜,正在准备、还没上桌!如果这点事就能让人大惊小怪,那就太没有历史眼光了,太没有见识了。

就是说,不光许家印“塌房”、宗庆后“塌坟”、释永信“塌庙”,以后,还会有大量光鲜、亮丽,似乎神圣、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东西,都会“崩塌”!会以想象不到的方式、想不到的速度“崩塌”。西方历史、西方经济学、西方金融学、西方科技、买办洋奴……一切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历史文化之上的肮脏的灰尘,都将被抹去!

只有他们都“塌”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的作用,才能显露出来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方向,才会清晰地显露出来。他们的“崩塌”,不但不影响中国人民的信仰,相反,只会让中国人民的信仰更加清楚、坚定。他们的“崩塌”,表明了人民群众正在改变社会、创造历史,他们的“崩塌”,是人民群众清理人类进步道路上之陷阱、垃圾、障碍的表现!

人民群众,在共产主义信仰的指引下,正在清除许皮带、宗庆后、释永信所代表、所呈现的伪信仰!清除了这些伪信仰,中国人民就站起腰了!

中国人民,最爱看主席的书,最爱听主席的教导。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愚公移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张思德、雷锋、董存瑞、黄继光、毛岸英、刘胡兰、焦裕禄、张钦礼、钱学森、邓稼先、于敏、任正非、张伯礼、张桂梅、陈祥榕……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寨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我们的信仰一直都在那里!高大、伟岸、光明、坚定;我们的信仰,从来不会被什么东西干扰、模糊、迷惑。我们一直默默地牢记信仰,沿着信仰的指引,阔步前进。

我们的信仰,你看不见,你也理解不了,那是因为你有眼无珠,是你别有用心。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