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外交国际 > 阅读信息
李靖宇|应当把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关系作为首要研究对象
点击:  作者:李靖宇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8-30 16:11:28

 

1.jpg

李靖宇教授2018年9月在北京与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会谈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国事


毫无疑问,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和“九三”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将会把中俄两国关系引领到现阶段,提升至新水平,有利于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出中俄合作的主导作用。有鉴于此,应当把从前苏联到俄罗斯,特别是现实的中俄双边关系,作为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的首要对象,下功夫把新学科视阈下的中俄合作打开场景,务实推进双方的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物质基础,使之更加强而有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早在2022年9月就共同出台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确定把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的一级学科,可以授予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文学学位。延至2024年1月,又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对于区域国别学作为已经新开一级学科的基本内涵和研究范围再次进行明确阐发与规定。到2025年4月,教育部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了区域国别学专业,从而全面地展开了这一新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有西方国家留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却是仍在因袭西方学理主义惯性,把美国作为区域国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必须加以校正。为此,要立足于新时代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另辟蹊径,力主把俄罗斯与中俄双边合作关系作为首要研究方向,努力在长期调研积累的基础上完成《新时代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合作: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的重大项目进行申报,以求为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务实合作提供成果依据和理论支撑。

2.jpg

李靖宇教授2024年11月前往上合组织经贸中心考察

这部著作的主要观点:强调在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一级大学科的视阈下,学术界必须进一步确认从前苏联到俄罗斯,不仅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而且更是命运攸关的最大邻国,所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致力于推升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特别是在当前百年未有大变局之际,更要注重为这一重大关系奠定物质基础,努力到2030年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进而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区域引擎和战略价值。作者强调,面向世界和未来,必须把从前苏联到俄罗斯作为区域国别学第一位的重点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当今世界能够影响全球走势的力量,已经从中、美、俄、欧之间角逐,开始聚焦到中俄合作上来,才能确保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存在与发展。为此,必须把《新时代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合作: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的研究任务提到日程,以求加强大工业中国与大资源俄罗斯之间的密切合作,以求促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稳定新格局,以求担负起作为大国应有的时代新使命。

鉴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演进,落实中俄两国元首从2022年2月至今先后签发的6份《联合声明》精神,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所追求的主要学术目标,就是要全面论证以资源互补为保障、以产业升级为取向、以区域推进为载体,力挺“加快经贸合作来夯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参见2023年5月19日《昆仑策》)。其主要内容:

一是新时代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达高水平,正在展现出面向未来的宏阔场景。为此,作者依次阐明了关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推进问题、关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立场问题、关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经贸合作问题、关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人文交流问题、关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国际合作问题、关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区域组织问题、关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武器核查问题等方面内容,进而认定长期建立起来的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特殊性和高水平的显著特征,并且正在展现出面向未来的宏阔场景。

二是阐明新时代中俄两国共同打造经贸合作关系战略增强版,迫切需要基于资源开发实现产业升级构想。作者注意到,中俄两国元首在近年来签发的6份《联合声明》中,均明确表示“致力于2030年前将两国贸易额显著提升。”为此, 在这部著作中,依次做出了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战略增强版打造问题论析、中俄两国农业资源互补性与双方粮食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中俄两国林草资源互补性与双方林草业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中俄两国淡水资源互补性与双方淡水产业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中俄两国渔业资源互补性与双方渔业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中俄两国能源互补性与双方能源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中俄两国矿业资源互补性与双方矿业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俄罗斯科技成果积累与中俄两国科技合作开发市场前景展望、中俄两国文旅资源互补性与双方文旅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进而表明只有立足于双方资源开发的互补性,才能逐步实现各个领域的产业升级目标。

三是阐明新时代中俄两国努力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大级目标,迫切需要从实际出发来携手推进区域方略。在中俄两国元首近年来的《联合声明》中,我们会看到多处谈及推进区域方略和加强地方合作的实质性内容。以此为线索,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依次论证了新时代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战略推进构想、中俄两国边境区域合作实现东北方向“一带一路”的跨国战略对接构想、中俄加强海洋合作促成新时代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推进构想、新时代中俄两国合作开发南千岛群岛经济特区的务实推进构想、新时代中俄两国合作开发北极地区的战略推进构想、新时代中俄两国合力打造远东超大型经济特区的战略推进构想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开发战略导向,进而证明中俄两国政治家的眼界是开阔的,胸怀是宽广的,既具有务实性,又具有包容性,在这方面与美西方国家某些政客的自私性和狭隘性形成了鲜明对照。

3.jpg

李靖宇教授2017年7月出席世界海洋日论坛

关于这部著作著作的学术创新,主要表现为:在问题的选择上,强调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加强亚欧地区互联互通。为此,要努力推动滨海国际运输走廊项目落地,共同加快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致力于建造一条横跨东亚至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力求缩短东亚到欧洲货物的周期和航程。可以说,作者正是以中俄两国元首做出的战略导向为引领,把“新时代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合作: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作为研究对象,为国家“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找到了新的重点突破方向,从而使得这部著作在学术观点上能够展现出力拔头筹的创新之处。

在这方面,作者有别于西方学理主义学术行为的矫揉造作,坚持学与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来追求创新价值:一是论证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中俄双方要合力创建中国东北方向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且在这方面论证了联通构想与推进方略;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认定长春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分流功能,即走长(长春市)哈(哈尔滨)满(满洲里)进入西伯利亚大通道,经过中东欧国家进入欧盟大市场,繁荣中国东北方向陆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三是从长春分道扬镳走长(长春市)吉(吉林市)图(延边自治州),通过图们江出海口进入海域,加强与俄罗斯合作发掘沿途资源,共同创建中国东北方向海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上3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为首创,能够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确立新的战略进取方向,能够为习近平主席在这方面已经下定的“先手棋”布局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除此之外,还通过“新时代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达高水平,迫切需要加快经贸合作来夯实其物质基础”、“新时代中俄两国共同打造经贸合作关系战略增强版,迫切需要基于资源开发实现产业升级构想”、“新时代中俄两国努力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大级目标,迫切需要从实际出发来携手推进区域方略”等三大部分的科学论证,不仅建立了这部著作的研究体系和学术体系,而且也水到渠成地形成了本成果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

4.jpg

李靖宇教授2023年7月前往中国-上合组织经贸中心会商合作事宜

着眼于实现预定的学术创新目标,着眼于取得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研究成果,作者综合运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海洋科学、国际关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采用适合本成果的具体研究方法,特别是注重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科学论证中俄两国基于资源开发的互补性实现产业升级,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利性实现双边合作战略取向,从而为《新时代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合作: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依据为此,作者从实际需要出发,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对本课题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充分挖掘国内外专业信息资源,面对国内外相关科研和管理机构的专业信息,包括官方文件、数据、报刊等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以满足研究过程中的文献信息和相关数据需求;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研究手段深化和完善本成果,以求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本人在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执教以来,一直从事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且通过参加国内外相关学会活动,特别是受托对前苏联到俄罗斯及中俄双边关系的重大课题调研,进而在大量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展现出了新的爆发点和创新点,以《新时代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合作: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为课题下先手棋而完成本成果,能够为跟进和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部署提供例证,能够为当前“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一级大学科发展提供示范。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处于胶着状态的国际大背景下,本成果能够在学与术、知与行的统一上,为落实中俄两国元首近年来共同签发的6份《联合声明》提供理论支撑和成果依据,特别是能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提供项目论证和咨询服务。

5.jpg

李靖宇教授2024年11月前往上合组织经贸中心考察

关于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追求,主要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强调要注重加强与俄罗斯的全面合作、与中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与欧盟发达国家的互利合作,以共同打造亚欧利益共同体为根基,以共同打造亚欧安全共同体为保障,以共同打造亚欧健康共同体为示范,以共同打造亚欧命运共同体为引领,进而为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本成果的著作宗旨,就是要努力为人民立论,为国家立论,为世界立论,使之成为“传世之作”。

当然,任何重大课题的阶段性创新成果,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进一步完善《新时代国别学视阈下的中俄合作: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还有很多,不仅需要加强战略推进的学术与理论研究,而且还需要项目落地的政策与法规论证;不仅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而且还需要搜集资料与梳理文献。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现有基础上查找出本成果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本成果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

因此,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一是要从完善本成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东北四省区、北京、山东等省市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主管部门进行调研,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座谈互动创新;二是要走访俄罗斯外交官和著名学者,还计划前往俄罗斯等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以利于进一步完善本成果的学术体系;三是要深入研究习近平主持共建“一带一路”的2次国际高峰论坛、3次高层座谈会的主旨报告及国内外研究成果与报道文章;四是要搜集整理习近平视察东北四省区、京津冀和山东省等省市有关重要讲话以及国内外报道和研究文章,还有党和国家有关报告、规划、决议等文献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五是要搜集整理东北四省区和中心城市 “十四五”规划、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献资料,进一步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六是要依托单位的现有设备以及相关条件,广泛采集和整理各类数据,并且利用最新运算手段,形成本成果完善所需要的实施方案。

6.jpg

李靖宇教授2023年4月前往国家发改委推介东北大项目

为了实现这部著作的创新宗旨,还必须做到:一是要在协同创新研究中,及时开展中期论证评估,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且据此进行更新和充实,以保证本成果的内容完整性、观点创新性和方法可行性;二是要以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组织两次以上专家论证会,进一步修改、完善集成创新体系,以保证本成果的学术质量;三是要依据已经确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框架,努力使每个章节研究的问题导向清晰、研究目标可达,并且使专题研究成果与总课题研究内容关系紧密,耦合度高,使各个章节在形式和结构上关联性更强,能够支撑本成果的学术体系臻于完善。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要按照《公告》的要求,弘扬优良学风,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示范引导作用进而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表达的殷切希望: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作者博士生导师,中共老党员,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黑龙江商会首席专家,东北振兴网顾问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