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就形象地说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人民有没有信仰,是关系到国家有没有力量、民族有没有希望的大事。
当前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正确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深刻揭示改革开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
在国有企业决不能说“领导是老大”,领导说了算,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国有企业里,也不能说“企业家是老大”,经理说了算。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总结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对于人们更好理解这一基本国策的历史地位,对于在新时代在更高的历史阶段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话语优势加紧打压中国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西方国家的资本集团尤其是跨国垄断资本从中国快速发展中获取经济利益的策略短期内也难以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引领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指导思想。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总结了马克思思想的四个特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这四个特性表达了马克思社会革命的内涵。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共产主义信仰涵盖两方面内容:对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性的坚定信念;对实现共产主义长期性的清醒认识。
理想、信念的缺失,信仰的缺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讲政治、不讲方向,成天沉湎于行政、技术具体事务的实用主义,长远来看是会出大问题的。
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如何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抓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本质的东西,是最基本的问题。然而恰恰是这个基本问题,往往被遗忘、淡化了。
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科学性的信仰,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力量。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的时代使命。
没有生产关系就没有整个社会,没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问题,不是只靠发展生产力就能解决的,而更应该重视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对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胜利。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共产党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脚步。事实证明,背离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会再受二遍罪。
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两次援朝战争警示我们:必须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工作。任何国家概莫能外。
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者作为企业的主人翁参与到企业的决策、管理、运行、经营的方方面面,因而不存在依附性的、压迫性的人和人的关系,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同样是平等的。
与西方国家反腐败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从社会根本制度层面研究官僚腐败问题,认为官僚腐败现象来源于私有制,来源于剥削制度决定的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及其官僚制度。
习近平经济思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加快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社会主义并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习近平: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总书记如此铿锵之声,意义深刻!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