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之所以命令“不抵抗”,就是想放弃东北,就是怕日本人把战火烧进长城以南。
一
来自台湾岛的两位时事评论家帅化民先生和赖岳谦先生,他们都是我一直很尊敬的台湾媒体人,我之前还特别提到过对他们的佩服,但是,最近因为一个问题,这两个人产生了比较激烈的争议,这个问题就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谁的功劳更大?
其实,这是一个极其“高寿”的老问题了,从80年前抗战一结束就提出来了了,1945-1949年,是中华民国时期,1949年到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而共和国时期还可以分成改革开放前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甚至要再加上一个改革开放后时期,其实,政治年代的不同分野,就会造成对上述问题的答案的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所以,就我所见,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首先是还为了政治时代服务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延,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越来越清晰的,越来越接近真相和真理的,这又是另一个方面。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东北军所拥有的战斗机数量与日本军队相当。
二
现在,我们一提到抗日战争,都知道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样一个差不多14年时间反侵略战争,但是,也不要忘了,所谓“十四年抗战”的说法其实曾经长期让位于“八年抗战”,而且从1945年国民党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宣布抗战胜利之后,就一直鼓吹“八年抗战”的定义,后来,即使是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种种原因,或者也是惯性使然,“八年抗战”的说法又沿用了几十年,大概在10年前才被“十四年抗战”所取代,历史就是这么诡异,如此错讹的一个定义被沿用了那么多年。
当初的国民党政府支持“八年抗战”的说法,确实是因为国民党的抗日战争只打了8年,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前,国民党基本上没有组织起持续且激烈的,和像样儿的对日寇作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以国民革命军名义进行的抗战有1931年的齐齐哈尔“江桥保卫战”、1932年的“淞泸抗战”和1933年的“长城抗战”等,但绝大部分都只是地方武装对日作战,而不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对日作战,蒋介石领导的中央政府一直在旁观,在卖耽儿。
这是国民党历史上极其耻辱的时刻,而不是什么光彩的时刻,是国民党历史上投降的时刻,而不是什么抵抗的时刻,因为领导这些抗战的国民党将领,无论是马占山,还是吉鸿昌和蔡廷锴,都没有在国民党内到什么好下场,吉鸿昌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但是,相比之下,几乎在整个的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了从抗日义勇军到抗日联军的东北抗战,由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人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分支,最强大时期曾经建立起11个军,规模达到数万人——但是,我们前面说了,共产党武装在东北进行的长达14年的对日寇作战,其中有6年一直都不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即使到现在,跑到了台湾岛上的国民党似乎也没有承认过东北抗联的伟大功绩。
三
一直受到我尊敬的帅化民先生还更多地替国民党的抗战功劳辩护,比如他说在“八年抗战”期间国军战死了300万人,意思是国民党死人多,当然是起的作用最大,当然了,共产党是死不起这么多人的,因为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武装力量最多时也就是100万人。
但是,死人多真的不能证明国民党抗战功劳就更大。
其实由上可证,若论持续抗战的功劳,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人敢说第一,那是真真正正的14年抗战,连国民党自己都承认只打了8年,等于自己把之前的6年抗战之功全让给了共产党。
然而,这又不是一个“让”字可以准确描述的,还是要问一问,1931年就已经是领导中国的中央政权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什么不抗战?为什么还把进行了局部抗战的吉鸿昌送上了断头台呢?
换句话说,是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国民党政府和主持东北军政大局的张学良当局(张学良也是国民革命军副总指挥)不但没有对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进行抵抗,居然还下令“不抵抗”,这才造成后来中国的领土最后一片一片在14年时间里不断落入日寇之手。
四
在过往的历史叙事上,我发现了一个重要误区,即使是中国共产党也没有真正追究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之罪,原因可能复杂,但无论多么复杂,打个比方,就像你们家本来是建有高耸的围墙和坚固的大门的,但匪盗叩门之后,这个家族的大家长不但打开了自家大门,还命令家人们放下武器,他其实是期求把整个的一进院让给匪盗,而期望对方能见好就收——这就是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那6年里国民党政府干的事。
但是,14年抗日战争的事实却可以证明:
其一,在1931年,无论是中央军还是东北军,其实都已经拥有整齐而强大的武装力量,完全可以早早就进行对日寇作战,就是说,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应该打响全民族抗战了,否则抗日战争怎么会打上14年?
其二,无论抗战的前景是胜还是败,这是反侵略战争,从最高政治道义上说,国民党政府从九一八事变起都应该进行全民族抗战,你“不抵抗”就是有罪,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张学良和蒋介石都会被满门抄斩。
其三,国民党政府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不但没有开始进行全民族抗战,他们的投降其实还一直是先于抵抗的,从1931年到1937年,大量的中华民国地方武装和地方政权投降了日军,难道这个罪就不该算在国民党头上吗?当然要算的,而且,还可以说,如果蒋介石政权从九一八事变后就坚决抗战,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的对日投降。
其四,历史从来不是一个假设的逻辑,所以,我们必须把这样的事实联结起来寻找逻辑:一方面,是从1931年到1937年,国民党政府面对外敌入侵却“不抵抗”,却逃跑,却投降,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的抗日战争最后打了14年之久,被杀了3500万人口,前者就是后者的充分且必要的前提条件,是事实上的逻辑(因果)关系。
五
所以,我也可以回答台湾帅化民先生所说的,国军在抗战中战死300万军人的事实,这样的事实确实应该承认,但却不能完全代表国民党政府的功劳,因为有了长达6年时间国民党不但不抗战,还不断投降,这才造成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越来越处于不利的战略地位,造成了那么多军人的阵亡,那么多人民被屠杀,依我看,300万牺牲的国军里有200万人的责任要算在蒋介石政府头上,而数以千万计被屠杀的中国人的悲剧的发生,也有国民党“不抵抗”和消极抗战的极大责任在。
再想一想,在日本侵略中国的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和中国的企业所上缴的税款大部分都进了谁的口袋?而收到了这些税款的政府是否尽到了最起码的抗战护国的责任呢?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历史上,蒋介石,和他的统治集团,作为亲手制造了“十四年抗战”的重要责任人,或者是因为沾了后来发动西安事变,造成了国共合作一致抗战的张学良的光,才没有被认真追究从1931年到1937年对日寇的“不抵抗”之罪,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过程,张学良成了其中最重要的轴心人物,1936年的张学良因为有功于中国,实际上也让1931年的张学良和蒋介石都逃脱了历史责任的追究。
正如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关于抗战爆发,蒋介石和张学良谁的责任更大?到底该怎么比?》里所说,丢失东北,直接责任人是张学良无疑,但幕后的操盘者是蒋介石,这两个人的责任应该是五五分;而因错误的价值观和政府,和愚蠢的领导能力,让日本人打进中国,烧杀抢了14年,直接责任和最大责任都是蒋介石这个人,张学良责任当然为零。所以,现在论起抗战的罪责,张学良与蒋介石相比也可以一九开。
汪精卫的投降不只是他个人之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投降日本者逾百万之众。
当然,相比汪精卫这种大汉奸——百分百全是罪过,蒋介石毕竟没有投降日本人,于抗战是有功的,但我以前面的论述是想证明,若论其个人在抗战中的功与罪,我看最多就是二八开,而蒋介石作为国民党军队的统帅,那么,请问帅化民先生,即使战死了300万军人,国民党军队的功劳与过失又有多大呢?我看五五分就已经很公平了。
六
联系现实,我现在尤其觉得,接下来是应该认真而科学地讨论讨论蒋介石和他的统治集团在抗战中的功与罪、功与过了,我们都是读过中国历史的,通观中国历史里的中央政权,面对外国外族的侵略,除了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之外,就没有第二个朝廷和政权会在战争一开始就“不抵抗”,把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丢了,而且还会不断把进行抵抗的民族英雄们送上断头台,你想想,除了蒋介石政权,还有谁?
若只论这一点,蒋介石政权确实是“开创”了新的中国历史纪录的,从夏商周,到秦汉三国两晋,以及后来的唐宋元明清,相比之下,蒋介石都是一个极度失败且极度无耻的最高领导人——如果到现在,还不能追究其在抗战中的罪责,还稀里糊涂地把他放在那个“抗战领袖”的高位上,我真害怕一件事,即在未来若干年或若干世纪以后的中国,会有其他人以他为榜样,把他“开创”的对外国侵略直接“不抵抗”的基因悄悄流传下去。
其实,我们稍微往小了点儿说,这种基因在十八大之前的中国公知层面已然形成了,只是他们没拿到政权罢了。
一个代表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利益和法理道义的中央政府,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何等恐惧强大的外来侵略力量,奋起抵抗都应该是天然的,和条件反射的,而不是需要拿来进行历史投机的,这就是蒋介石留给历史的惨痛教训。
抗战14年,中华民族也就四万万多人口,在侵略战争中被杀掉了3500万人,十一二三而余一,已经是几近亡国灭族之灾,蒋介石和他的统治集团难道不该被从棺材里拖出来鞭尸吗?否则,我前面说了,我真怕未来会有人大模大样地模仿起他来,还敢称自己民族英雄,那么中华民族真的又是危矣、绝矣。
所以,我在这里也可以间接回答赖岳谦先生对帅化民先生的反驳,赖教授的意思是,抗战不要论谁功劳大谁功劳小,抗战就是中国人的功劳,不必分你的我的国民党的和共产党的,我理解赖岳谦先生的思维方式,相信他的思维方式也会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但我想提醒的是,即使可以认同这种说法,但也还是要加上一条:蒋介石及其统治集团在抗战中是罪过大于功劳的。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
七
1940年的2月23号,长白山区的气温低到了零下40摄氏度,在杨靖宇将军牺牲前100多天里,他与日伪军作战47次,最多一天战斗了7次,此时他已经5天5夜没有吃过粮食,这时候他遇到了几位上山砍柴的老乡,其中一位老乡说:“你是抗联的大官,如果你投降了日本人不就可以活命了吗?”杨靖宇反问说:“老乡,我们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但其实,在杨靖宇殉国10年前的1930年,张学良的东北军已经拥有30万之兵力,海陆空军俱全,有320架飞机,兵工厂员工超过3万,月产步枪4000支,年产火炮150门和炮弹20万发,具备仿制重型火炮、装甲车等先进装备的能力。但九一八事变一发生,愣是被1万多关东军给吓跑到山海关以南,完全丢掉了东北三省。
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今天的3个结论:
第一,抗日战争是打14年或者是打8年,不是一定的、必须的、必然的,之前的那种中日之间的国力军力对比造成了这场长期并几乎令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反侵略战争,其实是变量的,而非定量的,前6年情形对此有重大影响。
第二,如果中国国民党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就能奋起抵抗,中国的抗日战争绝对不会打上14年,中国人更不会被杀掉3500万,很有可能在1940年代之前就胜利了。
第三,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既不足小米也不足步枪的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14年,抗日战争根本不可能在1945年打到胜利,极大可能是在1940年代到来之前中华民国政府已经完全投降日本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司马平邦|答帅化民赖岳谦:国共两党在“十四年抗战”中到底谁的功劳更大?
2025-09-01曹展|八十五种语言击穿西方话语壁垒:中国如何重构全球抗战记忆政治版图
2025-08-30正恩等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025-08-29•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