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文艺评论 > 阅读信息
郭松民 | 评许倬云的两句话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8-07 18:26:39

 

1.jpg

 

“……时刻梦想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

一个名叫许倬云的美国人亡故了。

一些媒体在哀叹,好像失去了一个什么大师。

但他究竟有什么学术成就呢?却没有谁能够直截了当地说得出来。

我看了一下,觉得他最突出的成就,似乎就是他有一个外甥,而这个外甥有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叫王力宏。

还有就是年纪大,经历多,出身世家。

如此而已。

其实,一个真正的大师,是可以轻松举例罗列其成就的。

托尔斯泰,写出了《战争与和平》;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等等,等等。

举不出例子,就是没有,就是强行造神。

这些年,一些媒体特别喜欢吹捧有民国、台湾背景的所谓“大师”,先吹黄仁宇,然后是余英时,现在又是许倬云。

这些“大师”,有人说他们是“学术混混”,李敖说“许倬云其实只是最善于谄媚权贵的一个怪胎耳!”

这些话,有点刺激,但话糙理不糙,并不是没有道理。

比如黄仁宇的书,我就很看过几本,不过尔尔。

除了用所谓“上层结构”、“下层结构”这样生造的词语,把蒋介石强行拉升到与新中国缔造者同等地位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终其一生,黄仁宇都没有摆脱其作为一个国民党下级军官的基本政治立场。

关于许倬云,暂不对他做全面评论,只聊聊眼下在网上最流行的两句话。

许倬云说,我的坟地在中国,已经做好了。我真正的归属,是历史上的、永远不停的中国。不是哪个点、任何面,是一个文化体,那是我的中国。

这句话说得很巧妙,也很有深意:他认同的是一个文化体不是哪个点、任何面

也就是说,他只认同一个抽象的“文化中国”,而不认同一个具体的现实中国。

在当下,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七十多年来,具体的现实中国是谁呢?

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jpg

许倬云是在玩弄诡辩术,用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办法,表明他不认同新中国。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敢明说呢?

因为还要在中国捞好处。

这些年,看得多了,发现民国牌号的大师,多是这种东食西宿,所有好处都占尽,没有气节还要装出一副有气节样子的滑头。

顺便说一句,一个美国人,死了就埋在美国,不是很好吗?难道美国那么大还埋不了他吗?为什么非要埋在中国?

我们美丽的国土,虽然辽阔,但每一寸都是宝贵的,不能给美国人做坟地。

许倬云还说“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些媒体看到这句话就高潮了,情怀起来。

不知道这些人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许倬云引用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示儿》,下面还有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

陆游写这首诗时,中原被金兵占领,陆游认南宋军队为王师,渴望早日收复中原。

全诗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天,中原早在1948年就被我人民解放军解放了。

3.jpg

许倬云渴望的王师是指谁呢?北定中原又意味着什么呢?

刘备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但许倬云将死,为什么其言一点也不善呢?

还在盼望“国军”反攻大陆吗?

4.jpg

过去常说,被推翻的反动派,人还在,心不死,时刻梦想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

如今,心尽管不死,人却死了,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这个结局也不错,只是媒体及一些人的哭丧令人讨厌。

打住!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郭松民 | 评许倬云的两句话

    2025-08-07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