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革命为了谁,谁就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点击:  作者:复兴大路    来源:复兴大路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10-10 12:46:42

 

 

革命为了谁,谁就是革命的依靠力量,这句不仅仅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更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哲学和行动的战略指南。它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究竟应该依靠谁、团结谁,才能汇聚起足以摧毁旧世界的磅礴伟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冷静剖析。正如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指出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要厘清敌友,就必须首先明确革命的目的。如果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那么,深受这些压迫、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工人和农民,自然就成了革命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工人因其代表先进生产力、富于组织性和革命彻底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农民,特别是贫瘠的雇农和贫农,因其人数众多且受封建地主的剥削最深重,便成为了革命最广大、最忠实的同盟军。他们的利益与革命的目标高度一致,革命的成功直接意味着他们自身的解放。因此,这场革命为了他们,也就必然要依靠他们。

 

理论的明晰最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宏大叙事中,最经典的范例莫过于土地革命。当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响彻乡村,当千百年来附着在土地上的封建关系被彻底打破,当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田契实实在在地握在自己手中时,亿万农民才真切地体会到,这场革命确实是为了他们。这种切身的利益关联,激发出了空前的热情和牺牲精神。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命运与红色政权紧密相连,送儿参军,纳粮支前,用最质朴也是最坚定的行动,构筑了革命最稳固的后方。正是因为他们成为了革命的坚定依靠者,人民军队才有了永不枯竭的兵源,革命政权才有了扎根生长的沃土。

 

革命的进程并非一成不变,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带来战略策略的调整,而依靠力量也随之动态演变。抗日战争烽火燃起,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社会最主要矛盾。此时,革命为了谁的内涵发生了战略性扩展,它不再仅仅是为了某个阶级的解放,而是为了整个民族的生存。于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也相应地扩大到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地主、资产阶级,只要他们拥护抗日,就不再是革命的敌人,而是可以团结的盟友。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将土地政策从没收调整为减租减息,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生动地表明,当革命(或民族斗争)是为了全民族的利益时,全民族的进步力量就都成为了可以依靠的基石。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今天,硝烟已然散去,但这一法则所蕴含的智慧却历久弥新。它从革命战争的宏大场景,自然地演进为国家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逻辑。那句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正是革命为了人民在执政条件下的直接表述。如今,我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核心依然是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改革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而改革的磅礴伟力,正源于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那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论断,更是将政党、政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揭示了这江山社稷的根本所系与力量源泉。

 

回望来路,放眼今朝,革命为了谁,谁就是革命的依靠力量这一原则,早已超越了它最初的历史语境,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它告诉我们,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必须找到其力量的根基——那些与事业休戚与共、能从其成功中获益的民众。唯有始终与人民呼吸相通、命运与共,才能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获得不竭的动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来源:复兴大路微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革命为了谁,谁就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2025-10-10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