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杨天瑞:城市驿站“小空间”彰显基层治理“大学问”
点击:  作者:杨天瑞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9-11 12:22:52

 

 

夏末秋初的北京天气像坐“过山车”要么高温闷热,要么狂风骤雨,这样的天气无不给快递、外卖等行业的正常工作带来困难。北京西城区新建新就业群体24小时服务驿站投入使用,这一“小空间”不仅能为新就业群体带来便捷,更加能彰显出基层治理的“大学问、大担当”。

 

人民至上,用“小空间”送“大便捷”。夏季来临,除了酷热难耐的温度外还有强降雨天气,这都给新就业群体带来极大的麻烦,而全市1.42万个城市驿站的开放给这类群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走进驿站,窗户上贴着窗花,显得十分温馨;设有休息区、就餐区、学习充电区、心理咨询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各种需求;冰箱、饮水机、雨具、医药箱、打气筒、维修工具、应急物资等一应俱全,满足各种临时需要。基层治理主要解决的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而城市驿站细致入微的各类设施彰显出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工作理念,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便捷。

 

倾听民意,用“小平台”汇“大民智”。城市驿站不仅是休息站,更是社情民意的收集站。每天都与一线劳动者、普通市民接触,让驿站成为了了解民生百态的“前沿阵地”。社区工作人员与之日常交流中,能够最直接地听到普通民众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能够直接听到关于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金点子”。另外驿站中还设有意见收集箱、线上意见收集小程序,让群众反馈更方便,让政府整改更及时。这个“小平台”,构建了一条自下而上的民意直通车,让城市治理者“听得到声音,看得见需求”,实现了政府决策与民众期待“同频共振”,汇聚起人民城市共治共享的“大民智”,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符群众心意。

 

创新助力,用“小场景”塑“大氛围”。某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说道:“为了小哥刹这一脚、停这一次,我们更要关心他们的需求。”基层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行动起来那就是一种风气,一种助人为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就像城市驿站的出现就将会带动一批人去投身于基层服务,通过影响一批又一批的人就会改造整个社会的风气,从城市驿站构筑出的“暖心港湾”发展到整个社会的“服务绿洲”,并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倡导着诚信、友善、互助的社会新风尚。这个创新的“小场景”塑造出整个城市开放、包容、诚信、友善的“大氛围”,极大的提升了城市的人文魅力和软实力。

 

基层治理在于“制”更在于“智”,城市驿站更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发着光,照亮城市中的各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位奋斗者的身影,也点亮了现代城市治理中那份最可贵的“人本”之光。

 

(作者:杨天瑞,河北省吴桥县沟店铺乡人民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