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松民 | 今天,如何纪念九一八?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9-20 09:49:25

 

1.jpg

一年一度,又到九一八,许多人又循例在说“吾辈自强”。


这句话,当然没错,但空洞了一些,因为它没有说明九一八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没有说清楚究竟怎样才算是没有忘记九一八?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918日开始的,而是从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开始的。

 

3.jpg


但九一八,意味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有了质的转变——从强占海岛(台湾)到侵占本土。


九一八的直接后果,就是建立了所谓“满洲国”。


“满洲国”名义是一个“独立”国家,但本质上是一个由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并严密控制的傀儡政权。


然而,日本并不满足于对“满洲国”进行军事占领与经济掠夺,而是企图将其完全转变为日本人的定居殖民地,以实现对中国东北的永久的占有。


具体做法,就是以开拓团的形式,向“满洲国”大量移民。


为此,日本制定了百万户移民计划,计划在20年内向东北迁移100万户、500万人口,以彻底改变东北的人口结构。

 

4.jpg


为了安置开拓团,日本关东军通过直接强占或以极低价格强购的方式,夺占中国农民的土地,致使超过500万东北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


1945年,在“满洲国”的日本人总数 为166万人,其中32万人为农业开拓团的团民。



既然开拓团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抗日联军的打击目标。


仅举两例:


19393月,在铁力鱼眼泡,抗联三军三师七团(朴吉松率领),打死日本开拓团民和伪警察50余名,缴获机枪4挺、枪支50余支;


193910月,在讷河地区,抗联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李兆麟指挥)击毙开拓团民80多名,缴获大批枪械、弹药、马匹和粮食。


5.jpg


通过袭击开拓团,抗日联军解决了部队急需的粮食、药品、棉衣、被服等问题。


例如李兆麟所部袭击讷河开拓团后,部队因缴获大量马匹而由步兵升格为骑兵,极大增强了机动作战能力。


袭击开拓团,也沉重打击和延缓了日本向东北移民的速度,破坏了其狂妄的百万户移民的国策,使其永久霸占东北的阴谋难以彻底实现。


袭击开拓团,也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抗日军民的斗志,动摇了日伪的殖民统治,用事实揭穿了日伪所谓抗联已被消灭的谎言,并向广大人民证明了抗联仍在坚持战斗,给予了他们希望和信心。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抗联袭击开拓团“平民”,是因为他们充当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抗联的行动是完全正义的,绝不是今天一些心怀恶意,鹦鹉学舌的人所谓的“恐怖主义”。


待到抗战胜利,开拓团被日本关东军无情抛弃,在逃亡过程中死伤惨重时,反而是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善良、仁慈的博大胸怀,救助和保护了许多陷入困境的开拓团遗孤与妇女,这与日本在侵略中国时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


九一八之后,无论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还是日本开拓团民所遭受的苦难(据日方资料,战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平民死亡约17.6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开拓团民),都是日本帝国主义所推行的定居殖民政策所导致的。


发生在中国人民身上的苦难,也不应该发生在任何其他民族身上。


如果默许了正在发生的定居殖民行为,我们的未来也不会安全,九一八就可能重演。


所以,今天纪念九一八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反对一切殖民主义,反对一切以所谓“反恐战争”的名义驱逐原住民,强占他人土地进行定居殖民的野蛮行为,反对一切种族灭绝。


如此,才意味着我们真正记住了九一八!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