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回顾历史,眺望未来,钓鱼岛问题作为日本侵略历史未彻底清算的遗留问题,已成为我们这代人无法回避的责任。
老一辈领导人提出的“搁置争议”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战略选择,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争取了宝贵时间和空间。如今,随着国际形势和中日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解决这一争端的重任已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的肩上。
上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达成 “搁置争议” 的共识与谅解。
1972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方也不可能改变看法”,但中日邦交正常化“没有必要涉及钓鱼岛问题”,应将其“搁置起来,让后代聪明人去解决”。同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双方默契地避开这一问题,成功实现邦交正常化。
邓小平在1978年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战略思想:“有些问题,现在解决不了,硬要解决,反而因小失大。不如暂时放一放,攒攒力气,发展起来再说。” 这一决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发展大局,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搁置争议”并非放弃主权,而是在“主权属我”的前提下作出的战略安排。特别是当时中国迫切需要打破封锁、拥抱世界,与日本谈邦交正常化若纠缠于钓鱼岛问题,很可能导致谈判破裂、继续被孤立。
这不是回避,而是基于清醒战略判断的明智选择——主权是我的,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步一步打。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认为,谈不拢,避开比较明智,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我们下一代人总比我们聪明,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下一代”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中。当前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中日关系现实不容乐观。五十多年过去了,经济往来虽多,信任反而更少;争议一再升级。日本国内不断渲染“中国威胁”,军费连年突破纪录,六成用于东海方向。搁置争议没有让问题消失,反而让矛盾越积越深。
2、日方否认存在“争议”。日本已经不承认存在“争议”——你说搁置,他说“不存在可搁置的东西”。日本否认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这动摇了“搁置”的前提。如果一方不承认争议存在,“搁置”便无从谈起。
表:中日实力对比变化(1990 vs 2024)
指标 | 1990年中国 | 1990年日本 | 2024年中国 | 2024年日本 |
---|---|---|---|---|
GDP(万亿美元) | 0.36 | 3.13 | 18.0(预估) | 4.2(预估) |
军费预算(亿美元) | 290 | 410 | 约1700 | 约500 |
海警力量(大型执法船) | 极少 | 优势 | 世界最大海警力量 | 相对落后 |
解决钓鱼岛这一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极大的智慧和战略定力。总体方针是“不惹事,不怕事”,中国越早通过收复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中日关系才能越早实现不可逆转的真正向好。
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
“搁置争议”是当年的智慧,“必须解决”是今天的担当。钓鱼岛之争是百余年前中日琉球之争的继续,最终目标是以对中国最有利的方式,妥善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时代在变,战略在变,但有一点从来不变:中国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这是我们这一代对历史的回答,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正如邓小平所期待的那样,我们这代“更聪明”的人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那就是以坚定的决心、充分的智慧和强大的实力,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完整。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华山穹剑”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赵宏伟|从“搁置争议”到“必须解决”——我们这一代对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担当
2025-09-19侵闯中国领海,挑衅钓鱼岛,与台湾举行演习,日本越来越过分了
2024-07-20•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