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先钉死
“中国必须先补资本主义课”在理论上已被马克思主义经典跨越论否定,在实践上被新中国 70 年跨越式现代化判了死刑。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一篇近段时间很多朋友重新提起的话题。
相信不少90后和00后的朋友中学时期在上思政课的时候,个别思政老师会讲,也就是将社会发展进行一个发展排序: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为什么要排这样一个单一的社会发展模式的顺序呢?
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很多人的基本观点。这么排序是为了更好的解释中国发展需要“补课”。
“补课论”解释:中国由晚清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是封建社会直接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中间“少走”了一段路,就相当于从一年级直接跳读到了三年级,因此我们的社会发展是不全面的,基础是不牢固的。
在此理论基础上,这一人群认为:中国应该短暂的走一走“资本主义道路”,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才“正确得多”。
驳“补课论”
(第一部分)
首先结论在前
如果当年中国真的“补一段资本主义课”,今天面对的绝不是“先富带动后富”的童话,而是一连串锁链与深渊。
实践反驳我们用“七笔账”把负面影响一次性算清
1. 主权账:沦为资本殖民地
半殖民地经验已证明:关税丧失、金融被控、产业附庸。
印度 1947 独立后走资本主义,至今外资控股银行资产占比 74%,关键时刻被美元潮汐收割。
2. 产业账:永远锁死在低端
巴西、墨西哥 70 年“市场换技术”,汽车、航空、半导体全被跨国巨头控股,本土品牌全军覆没。
中国若照此路径,高铁、北斗、大飞机、特高压统统无缘。
3. 分配账:贫富撕裂不可逆
美国基尼系数 0.48,前 1% 拥有 32% 财富
菲律宾 2023 年贫困率 18%,人均 GDP 仅 3600 美元——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则是“贫富断层陷阱”。
4. 民生账:公共服务商品化
英国铁路私有化 26 年票价↑2.5 倍,财政补贴不降反升;
加州电力市场化 2000 年电价 40→1000 美元/MWh,居民冬季取暖成奢侈。
5. 环境账:先污染后治理变“只污染不治理”
墨西哥城 1990-2020 PM2.5 年均值长期 70μg/m³,治理成本占 GDP 3% 仍无改善;
中国以央企为主体的“大气十条”十年使 PM2.5 下降 57%,资本逐利做不到。
6. 金融账:美元潮汐定时收割
1997 亚洲金融危机,泰国、印尼人均财富一夜蒸发 30%;
若资本账户自由化,中国 3 万亿美元外储可瞬间被华尔街“一键清仓”。
7. 安全账:关键时刻拉闸锁喉
巴西 2021 大旱限电 120 天,GDP 当季萎缩 0.3%;
中国若电网外资控股,台海危机时“精准断电”就是“经济核弹”。
理论反驳
其实经典中早就给出“跨越”答案
马克思在1881《给查苏利奇的信》明确说:“俄国农村公社不必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列宁 1917《四月提纲》补充:“落后国家可以在先进无产阶级领导下直接走向社会主义。”
申明一点马克思主义从未把“资本主义阶段”当作不可跳过的铁律。
“如果我们真的需要'补课',那么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奇迹又能否出现?”
(第二部分)
支持此言论的人,如何看待建国初期的“一化三改”?
他们否定曾经无产阶级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取得的“一化三改”成果,而且他们是彻彻底底的否定!
“补课论”表面上谈“阶段不可跨越”,骨子里是把“一化三改”当成“早产儿”——一句话:既然社会主义搞早了,那就得退回去补资本主义。
这等于从历史根子上抹杀 1953-1956 年那场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革命。
我们开始驳斥之前要弄清楚“一化三改”做了什么?
工业化(“一化”):156 项重点工程奠定重工业骨架
农业合作化:3 亿农民告别封建土地制度
手工业合作化:1200 万个体手工业者进入集体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民族资本被和平赎买,生产资料全民所有。
可是最终的现实是,中国用 4 年时间完成了西方 150 年的资本原始积累,却没有出现贫富分化和对外掠夺。
“补课论”如何否定“一化三改” 的?
1. 时间否定:说合作化“搞早了”,应该让农村再分化几十年;
2. 方式否定:说公私合营“剥夺了资产阶级”,应该让他们继续积累;
3. 结果否定:说重工业“脱离国情”,应该先发展轻工业+外资;
4. 历史虚无:把 1956 年的全民所有制污蔑为“乌托邦早产”,把 1958 年后的困难全部归咎于“超越阶段”。
认为“需要补课”的人,本质上是把“一化三改”的辉煌成果当成“原罪”,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当成“错误起点”。
他们用“阶段论”包装“倒退论”,用“补课”包装“复辟”。
历史已经给出答案:没有“一化三改”,就没有今天的高铁飞驰、北斗全球、航母下海!
谁想否定它,谁就是在开历史倒车。
“我国要大力发展原子能事业”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年报刊
对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美军飞行员回忆
原子弹模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那么毛泽东同志如何看待新中国为什么不需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可以直接发展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对此问题斩钉截铁的回答是:“中国不需要再出现一个总的资产阶级。”
一、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但两步可以连着走”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可以而且必须衔接起来,中间不经过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时期。”
换句话说,在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必像西欧那样先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再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是“不间断地”进入社会主义革命。
二、“中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法领导真正的工业化”
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中,他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表现得很软弱,他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更无法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因此,中国若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不可能实现独立富强。
三、“一穷二白正是社会主义的优势”
1956 年 8 月,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他认为,旧中国留下的“一穷二白”不是劣势,而是优势——没有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可以通过社会主义集中人力物力,快速完成积累、实现跨越。
最终理由只有一句:民族资产阶级先天软弱、后天畸形,既无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更无力领导工业化;如果让它成为“总资产阶级”,结果只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继续。
毛泽东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和制度潜力三个角度,论证了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可以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并作一步”;③“一穷二白”的国情,反而为社会主义的集中规划和全民动员提供了最大空间。
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两步并作一步”——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再经过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段。
最后
资本主义过渡留给中国的不会是“补课”,只会是一条被殖民、被锁喉、被贫富撕裂的不归路。历史用 70 年给出了唯一正解:社会主义制度,一步跨越,全盘皆活。
如今的中国用社会主义制度压缩了西方 200 年的工业化进程,把“补课论”扔进历史垃圾堆,这就是最有力的反驳。
来源:教员喊你打卡了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补课论”破产记: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中国为何无需资本主义“过渡”》
2025-09-02•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