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后,我党按照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决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50年代初,由于叛徒出卖,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捕,其中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有1100余人。1950年6月10日,戒备森严的台北街头笼罩着一片恐怖气氛。马场町刑场上,一位中年女子昂首挺立。微风吹乱了她的长发。罪恶的枪口开始向她瞄准。接着,人们便听到她一阵动地惊天的高呼:新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位被台湾国民党当局称之为“共谍案四要角”的女主角,身中七弹,英勇地倒在血泊中。她就是中共华东局情报部派遣的秘密特派员朱枫,牺牲时只有45岁。
领受秘密任务
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挥戈南下,横扫各路顽敌。仅仅几年光景,一个曾经由国民党统治的万里江山便成了人民的天下。然而,兵败台湾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加紧了对孤岛的控制。台湾成了蒋家王朝的最后巢穴。
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攻击金门古宁头,由于情报失准,战斗连连失利。11月5日,三野七兵团进攻舟山群岛中的登布岛,也因情报失准而严重受挫。缺乏准确情报的原因,是由于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台湾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国民党军政上层机关里的一些“内线”与中共的联系亦被切断。于是,中共高层领导决定,在海域作战非同于陆地大兵团行动,应尽快派人赴台搜集重要军事情报,为解放台湾做好准备。
中共中央华东局经过研究,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当时在香港合众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女职员朱枫。
朱枫到底是何许人?这么重要的任务为什么会落到她的肩上?
朱枫,原名贻荫,小名桂凤,后改名朱谌之,字弥明,190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市镇海城关朱家花园一个富裕家庭。她的父亲是著名的渔商。受到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长辈们的态度非常开明,所以朱枫作为大家闺秀,不但接受了琴棋书画等传统的教育,而且还能进洋学堂接受西式教育。1914年入县立高级女子小学,1921年入宁波竹洲女子师范学校。“五卅”惨案发生后,带头参加反帝爱国活动。
【1923年,18岁的朱枫在宁波女师读书时摄。】
尽管接受了很多进步思想,可是,1927年朱枫还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远嫁东北,丈夫是沈阳兵工厂炮厂的总工程师陈绶卿。他与前妻已有一个女儿阿菊。1930年又生下女儿朱晓枫,不过,晓枫当时的名字叫陈明珍。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朱枫和丈夫举家返回家乡镇海,翌年丈夫病逝。从这之后,朱枫逐渐接触到一些抗日的积极进步人士,包括她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们。而朱枫的第二任丈夫朱晓光,成为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朱枫毅然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积极参与救护遭日机轰炸的死伤人员。借镇海民众教育馆举行义卖展览,出售自己多年创作和收藏的金石、书画、手工艺制品等,得款全部捐献抗战运动。当年底举家去武汉。1938年初,朱枫在武汉向我党领导的新知书店捐款500元。武汉沦陷后前往湘西地区,后又迁回浙江。1939年夏,在浙江金华,会同党派遣的华白沙、张一之二人,帮助台湾爱国志士李友邦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并捐资800元,解决义勇队初建时的经济困难。她不顾自身安危,在敌机袭击轰炸下,会同医护人员组织医疗队救死扶伤;还带领歌咏队、演剧队积极宣传抗日,带头在《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里扮演角色。
1939年秋,朱枫与朱晓光赴皖南新四军军部,参加新四军“随军书店”工作,在艰难环境中为新四军战士供应书刊。期间,为解决大后方革命出版事业的物资和经济困难,变卖母亲遗物,采购印刷物资,并亲自押运绕道香港、大亚湾、沙鱼冲等地,溯东江转运至广西桂林。先后在新知书店总店和桂林办事处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朱枫经组织安排,化名周爱梅,扮成阔太太,代表组织三次进入上饶集中营,探望和设法营救皖南事变时被捕的朱晓光。在敌人眼皮下通风报信、送医送药,出色完成任务。朱晓光于次年春越狱成功,又由朱枫掩护从浙南山区绕道大后方返回上海,而后去东北。朱枫1944年初离重庆转武汉至沪,参加书店驻沪办事处筹组同丰商行。两年间行程万余里,途经十余省市,遇交通阻塞,继以步行。10月,同丰商行遭敌人破坏,朱枫等工作人员被捕押于沪西日本宪兵队,经受残酷刑审考验,守口如瓶,后经中共组织设法营救出狱。
【1949年10月,朱枫赴台前于香港留影。】
1945年春,朱枫由徐雪寒、史永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调至华中局在上海的贸易部门和情报部门工作。她以公方代表身份担任财务经理,通过合理运营,千方百计为革命事业增值牟利。1948年秋,朱枫奉命调到香港,以合众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职员的身份作掩护,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此时,她丈夫朱晓光己随解放大军,从东北南下,来到上海参加接收工作,被任命为市新华书店主要领导。18岁的女儿晓枫考入上海华东医科大学学习。他们一家战斗在天南地北,忘掉了自己和亲人的安危。随着战争逐渐远去,和平建设即将开始,双方的工作环境也安定了下来,一家人是多么希望团聚呀!特别是,当朱枫得知自己的丈夫积劳成疾,身患肺结核时,她更牵肠挂肚。领导上了解朱枫家庭的实际情况,已经决定让她调往上海。于是朱枫把带在身边正在香港读小学的儿子朱明托人带回了上海。她自己加班加点,想尽快把手头的工作做个了结。不久,写信给丈夫和女儿,“现在随时可以走得了!”
本来即将和家人相聚的朱枫,为执行特殊任务却不得不再次漂洋过海。对于这一点,负责情报工作的潘汉年、舒同等同志,也曾反复考虑、犹豫过,这样艰难险恶的任务,让一个年过不惑、历经艰难,已经确定返回大陆,沉浸在与亲人团聚遐想中的朱枫去承担,是否有些过分?但朱枫忠诚、机警、成熟,在台湾又有亲人,各种条件,无人能出其右,是第一号理想人选,思虑再三,最后才作出这个决定。让她去最有利的是,朱枫前夫的女儿陈志毅(即阿菊,又名陈莲芳)与女婿王昌诚均在台湾,她完全可以以探亲为名前往台湾而不受怀疑。所以,当组织上找她谈话,派她到台湾去执行这项艰险的任务,并征求她意见时,朱枫虽感到意外,却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组织决定。
她积极准备秘密赴台,可这些行动却不能透露,便给丈夫朱晓光写了一封不好懂的家书:“兄将外出经商,此去将有几月逗留,妹不必惦记,也不必和他人说起。妹如需去别处,请勿为我滞行。这时候,个人的事情暂勿放在心上,更重要的应该去做,几个月后,兄将以更愉快的心情与妹相见,望妹安心等待着更愉快的晤聚……”信中的兄妹倒置,以及不暴露去何地、只叙相思,均是秘密工作的需要。过了几天,朱枫又发出一封给丈夫的信:“今有许多信从上海邮来,可是没有我的,好不怅怅。你一定以为我也许去了。好吧,那就在心里想念着,想念着,一直想到见面的时候,会更增加愉快的。”1949年10月25日,朱枫寄给丈夫的照片背面写着:“她已深深体验着:‘真实的爱’和‘伟大的感情’,从此,将永远快乐而健康。”——多么伟大的战士情怀,多么深厚的夫妻挚情!
1949年11月25日,朱枫从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登上了一艘开往台湾基隆的“风信子号”客货海轮,开始了吉凶未卜的台湾之旅。
深入虎穴
根据出发前组织的安排,这次赴台,朱枫将要单线联系两个人,一人是中共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化名老郑),另一人是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
到台湾的第二天,按照预先的约定,在台北双十路茶食楼上,朱枫与“老郑”接上了头。朱枫传达了华东局领导的指示;“老郑”向她报告了台湾工委在西海岸发动群众、组织秘密武装的情况。同时还把工委掌握的一些绝密情报交到了朱枫的手中,并表示:工委将进一步开展工作,把接应大军入台的事情做好。
一个星期后,她又与吴石中将取得了联系。
吴石解放战争期间,曾为中共地下组织提供了大量的绝密情报,同时还经常掩护中共地下党工作,为解放军胜利渡江、解放上海作出过巨大贡献。到台湾后,他很快升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副总参谋长)。自奉命入台以来,他无时不在盼望组织上能与他联系,好把自己掌握的机密情报送出去。特派员朱枫的到来,使他盼望已久的心即刻得到安慰,欣喜异常。
在吴石将军的书房里,他掀开一个钉有蝴蝶标本的镜框,露出了墙上的秘密小保险箱。他迅速拧动钢门上的密码刻度盘,打开保险箱,从里面取出一只小圆铁盒,郑重地放到她的手里:“朱谌之同志!这盒里装的微缩胶卷,全是绝密军事情报。现在,我全部交到你的手上,望你以最安全的方式、最快的速度,送回香港,送至内地。”
据档案资料记载,这批情报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最新绘制的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置图》;各防区的《敌我态势图》;台湾海峡、台湾海区的海流资料,台湾岛各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现有海军基地并舰只部署、分布情况,空军机场并机群种类、飞机架数;国军现有陆、海、空部队的番号、代号,各部队的官兵人数;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大火器并各类枪械、弹药的配备、库存数量;三军战斗部队团以上军官、主要军事机关科长以上人员的名册;另外,还有《关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五个“勘乱区”的负责人及十五个重点游击根据地的负责人、兵力配备……
三天后,基隆码头,朱枫按约定把到手的第一批重要情报,交到了中共华东局情报部特别交通员、一名海轮大副——他在定期往返香港、基隆间的“安福号”上工作。这些情报很快就从香港送到华东局,由领导亲自递送北京总参作战部。
碧血染红海峡波涛
朱枫接下来与“老郑”、吴石多次见面,陆续将台湾一些重要军事情报送回大陆。四十多天的出生入死,朱枫顺利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得到上级“速回”的指示。她让女儿阿菊订了返香港班轮的船票,还顺便托一位商界朋友捎回给上海亲人的一张便信,其中有这样几个字:“凤将于月内返里一行(朱枫在家小名桂凤)1950年1月14日。”在上海的亲人日夜默默祈祷平安,此辗转接到朱枫的亲笔信,心中的甜蜜无法形容。
然而就在她等待船票的日子里,危险已在逼近。蒋介石集团面对人民解放军即将进攻、解放台湾这一态势,在“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精心策划下,国民党特务对中共台湾地下党组织进行了疯狂的破坏。他们逮捕了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老郑”)。蔡随即逃脱(4月蔡第二次被捕,彻底变节,出卖了整个台湾地下党组织),但暴露了朱枫和吴石的行踪。
【朱枫(左二)等四烈士被处决前从容留下遗嘱。】
在突变的风云面前,朱枫迅速镇定了下来,混乱的思维也开始逐渐清晰。她马上给女儿、女婿留下一张字条,然后便迅速离开家,转移至阿里山大酒店。
此时,到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线,已全部紧急封航。只有一架军用运输机后天飞往舟山群岛中的定海机场。那里离朱枫的家乡镇海很近。看来,也就这么一条路了。吴石将军冒险为朱枫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这样,朱枫便以探视病亲的名义,于2月4日傍晚搭乘这架军用运输机,离开台岛,飞赴还在蒋军手中的舟山,谋求利用舟山的渔船逃走。
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得知朱枫出逃的消息后恼羞成怒。经毛人凤密报,蒋介石震怒了,火急下达秘密手令。参谋总长周至柔不敢怠慢,立即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的罪名逮捕吴石将军及夫人,并在其寓所搜出他亲笔签发给朱谌之前往舟山《特别通行证》的有关书面材料。这样,台湾当局不但摸清了失踪多日的朱枫的去向,也为吴石的“叛逆”最后定了罪。两个星期后,朱枫在舟山被国防部保密局特勤处逮捕。
朱枫被捕后,被关押在定海县沈家门监狱。朱枫意识到在劫难逃,她决心以死来表达她对党、对人民的耿耿忠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朱枫把贴身的金锁片和自己穿的海勃龙大衣肩衬里的金手镯咬碎,二两多重的金子,这位刚强的烈女子分四次混热水吞下。次日被看守发现时朱枫已经痛得昏迷。如此重要的人物寻死,国民党不敢怠慢,直接派飞机把她送往台北。
经蒋介石亲自指示,朱枫被送往荣民总医院紧急抢救。4件金饰残片在朱枫胃里留了两天,最后被医生们以泻药排出——这份吞金的X光片至今还保留在朱枫纪念馆。死神没有将她收留,她将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蒋介石需要的不是她的命,而是她的悔过与合作,但是朱枫始终没有屈服。
1950年6月10日,在朱枫被捕入狱第112天时,国民党最高当局授命组织的“特别军事法庭”作了最后宣判。下午4点30分,一阵枪响划破了台北马场町刑场上空。当年轰动一时的“间谍案四要角”倒在血泊中。这四人中,有向大陆提供绝密军事情报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有负责情报传递的中共华东局秘密特派员朱枫(即朱谌之),有吴石的密友、台湾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还有吴石的随从副官聂曦上校。港台《新闻天地》《星岛日报》等报刊进行了详细报道。台岛在呜咽,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海峡波涛。
【1950年6月,朱枫于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
台湾解密的《国防部历年侦破匪叛乱案汇编》中,保密局在“对吴石案之综合检讨”中写道:“朱匪于捕瞬间吞金企图自杀,证明其应付事变,早做准备,匪干此种维护重要工作,不惜个人生命的纪律与精神,诚有可取法之处……”这些议论,读来却像是颁给对手朱枫的“褒扬状”。
1950年7月,由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陈毅签署,批准朱枫同志为革命烈士。“文革”中,朱枫曾被诬蔑为“特务”,其亲生女儿朱晓枫也遭受审查,她开始给中央有关部门写信,要求澄清母亲的问题。1983年4月,中共中央调查部作出结论,同年6月,朱枫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90年6月,在原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对台工作负责人邓颖超的关怀下,国务院原秘书长罗青长亲自主持了朱枫烈士牺牲4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朱枫顽强奋斗、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
六十年后魂归故里
对于从南京军区总院退休的主任医师朱晓枫来说,母亲朱枫是她永远的思念。60年来,她的家人以及海峡两岸的热心人士,一直苦苦找寻朱枫的遗骸。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太久的等待,2010年3月9日,在台湾史学家徐宗懋和朱宏源、雷元荣的帮助下,在台北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找寻到了朱枫的遗骨。
消息传来,朱晓枫非常开心。马上向海基会申请领回母亲的遗骸。然后,国家民政部殡葬协会与台湾殡葬协会联系协商妥当后,2010年12月9日,由台湾中国生命公司董事长刘添财等人带着骨灰,从桃园机场飞至北京。在国安部、民政部、三联书店代表的见证下,刘添财将骨灰罐交给朱谌之的外孙女徐云初,后暂厝于八宝山。
【朱枫烈士的女儿朱晓枫(前中)手捧母亲遗像,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革命烈士陵园参加骨灰安放仪式。】
叶落归根是亲人的愿望。2011年7月12日下午,一架国家安全部门的包机,缓缓降落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朱枫的外孙女徐云初夫妇手捧朱枫遗像和覆盖着鲜红党旗的骨灰盒,从飞机上走下。朱枫女儿朱晓枫、儿子朱明及其他亲属走上前去迎接。为共和国牺牲的女英雄,六十多年后魂归故里。“妈妈终于回来了……”81岁的朱晓枫轻声念出这句时,已是泣不成声。
朱枫烈士的骨灰安置在镇海革命烈士陵园。政府部门在朱枫故居开辟了朱枫纪念馆,成为宁波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大批各界人士学习、参观和凭吊。尽管朱枫烈士的事迹曾在很长时间里不为国人所知晓,但公正的历史不会湮埋一位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她在时代的熔炉里成就了赴汤蹈火、百炼成钢的人间传奇。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的四位英雄塑像。】
为了纪念这些牺牲于台湾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2013年12月17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新建落成。在广场正中昂然屹立着一块纪念碑和5组浮雕,浮雕前是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为原型的英雄塑像,用大实大虚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隐蔽战线先烈的丰功伟绩。
2025年10月,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热播,让朱枫、吴石等革命烈士被更多人关注,也引起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热潮。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