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陶余来:“先意”与“承志”
点击:  作者:陶余来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4-18 14:54:23

 

 

孔子七十二高弟中,曾参是大孝子,他有论孝的名言:“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

 

曾子关于孝的第三个境界,是“安”,就是让父母心满意足,舒心快活。具体怎么做呢?曾子曰:“先意,承志。”孔颖达解释说:“先意,谓父母将欲发意,孝子则预前逆知父母之意而为之,是先意也。承志,谓父母已有志,己当承奉而行之。”

 

“孝道”也可适用于政府对百姓的服务,同样存在层次、境界之别。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服务民企奉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不叫不到”是“清”,是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是“亲”,是周到服务。

 

“随叫随到”很像一些地方政府服务强调的“接诉即办”,看似高效周到仁至义尽无可挑剔了,可若从孝道尚“安”的角度看,远没有真正到位。

 

“国家一项涉及企业经营或工商标准等具体政策出台,第一时间前往有关部门咨询的是沿海先发地区,年把时间过后才想到咨询政策的是中部地区,三五年后才想到问这事的,是西部地区。”作为安徽人,我至今记得二十多年前在浙江听一位官员说过的这句话。当时听到这话,只感慨欠发达地区的“民智未开”。现在想来,落后的岂止是中西部地区的百姓?中西部地区的少数官员何尝不应该自责反省?就如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老先生的话:"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主动宣传有关最新政策,主动发现、提醒、纠正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违法违规经营等方面的问题,主动为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支招服务……如果止步于“不叫不到”,满足于“随叫随到”,虽然没有沦为“大象屁股推不动”,可充其量也只是“算盘珠子不拨不动”,有以“清”害“亲”之嫌,算不得“服务周到”。

 

“企业有需求、群众有困难,不应四处求助、逐个寻找对应部门;要办成一件事,不应先研究清楚政府部门内部的复杂分工、办事流程。”浙江省数据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让人感动。长期以来,许多地区,企业有需求、群众有困难,习惯于四处求助、逐个寻找对应部门,虽然感觉麻烦,却也早已麻木,以为这是天经地义,压根儿没有想到“要企业和群众为办成一件事,先研究清楚政府部门内部的复杂分工、办事流程”本身其实非常没有道理。“浙里办”通过条线整合、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以改革智慧建设“整体政府”,以“整体政府”理念服务企业群众,就显得难能可贵。这正如一些地方,不只是“有呼必应,接诉即办”,而是“举一反三,未诉先办”。”如此占制高点、打提前量,解决企业和群众“心中皆有、口中皆无”的潜意识服务需求,正所谓“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按小品中的话说,“都学会抢答了”。

 

这样的优质服务,正是遇事不是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而是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并通过深化改革,将不适应“价值判断”的“技术判断”修正过来的大胆创新。

 

“那时候追女孩子,‘先意’与‘承志’不用教就会,却从没想过,把这份心思花在父母身上。”一位研究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学者如此自责。对父母做到“先意”与“承志”尚且不易,遑论对人民群众做到这一点?

 

“承志,谓父母已有志,己当承奉而行之。”同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真正的共产党人,不仅“不遗父母恶名”,还应终身不让群众戳自己的脊梁骨。只有铸就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肩上有责、脚下有路。

 

(作者:陶余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陶余来:“先意”与“承志”

    2025-04-18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