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后沙:日本对台湾的“皇民化运动”,遗毒至今!
点击:  作者:后沙    来源:后沙月光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7-08 13:11:11

 

 88年前,七七事变在宛平城外的卢沟桥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88年后,在油管、X等国外网络平台上,却还有一帮人在为侵华日军涂脂抹粉。

 

最可恨的是,这帮人都是中国人的后代,在台湾省做的视频。

 

我看到有一个油管频道博主,还特意穿上日本殖民时期的日式服装,出镜为皇军叫屈。

 

它穿的不是普通的和服,而是当年皇民青年穿的那种制服。

 

 

就是李登辉兄弟身上的这种服装,那家伙还说自己是皇国子民,很荣幸地拥有了日本姓名,因为它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认证皇民

 

 

它说这套服装是家传的,包括徽章。它认为它的祖上成为皇民是搭上了高门槛,成了台湾的上等人。

 

让它痛苦的是,因为日本在1945年投降后,全家人只能重新使用中文名,在台湾忍辱偷生几十年,直到民进党上台才敢慢慢亮明皇民身份。

 

现在都2025年,网上居然还有皇民余孽,可见日本人在台湾实施的皇民化运动遗毒之深。一旦有了土壤,这些怪胎就会出现。

 

皇民化运动

 

广义上的皇民化运动早在日本侵占台湾之初就已经开始。

 

日本人一开始的手段就是屠杀,把敢于反抗的台湾人杀掉。

 

如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率领的抗日义军、刘永福旧部林大北率领北部义军、新竹胡阿锦、台北简大狮、陈秋菊、宜兰林李成等抗日义军,还有1898年,林少猫在南部打响的抗日斗争……

 

18966月,日军对云林县斗六镇及其附近70多个村庄屠杀达五天之久,被杀害者达三万以上,甚至有数庄人烟灭绝,榛莽满目,田园荒废,史称云林大屠杀

 

在日军血腥屠杀之下,台湾抗日运动沉寂了十几年,但抗日勇士仍在地下积蓄力量。

 

1914年,台南玉井地区的余清芳、罗俊、江定等人以西来庵(五福王爷庙)为根据地,以民间宗教活动为组织手段,计划于19158月在台南和高雄起事。

 

19155月起义事泄。629日,罗俊在嘉义尖山被日警跟踪,被捕杀害。

 

余清芳和江定决定提前起义,76日,余清芳发布《大元帅余告示文》,号召全台湾民众起来反抗日本人,复建大明(义军与天地会有联系)

 

79日,余清芳率2000多人杀向台南各地的警察署和行政机构,消灭了40多名日本警察。

 

8月初,日军驻台总督安东贞美调集正规军4个步兵中队,1个山炮中队前往台南,义军由于武器落后,退往四社寮。

 

86日,双方在噍吧哖(今台南玉井乡牛港仔山一带)激战,义军战死300多人。

 

822日,余清芳等人在藏身地蓬莱庄被捕(保正陈瑞盛、邱通芳向日本人告密),起义失败。

 

 

余清芳被捕后,大义凛然,面无惧色,他和罗俊等866人被处以死刑。

 

江定则继续率残部坚持斗争到19165月,最后江定和他的儿子江怜全部战死。

 

江怜妻子带着双胞胎男婴和义军家属向山区逃亡,日军日夜追赶。因婴儿啼哭声不断,江怜妻子将双胞胎扔进了溪水之中。一名溺亡,一名被下游村民幸运救起。

 

有人会问,就算被日本人抓到,婴儿也不会死,为什么要扔掉?

 

因为日本人连婴儿都杀,在左镇木公庄屠村惨案中(因该村收留过余清芳),日本人不仅杀光了全村成年人,还将幼儿和婴儿反锁在三界公庙内,然后放火全部烧死。

 

台南村庄:沙仔田、芒仔芒、竹围、冈仔林、内庄仔庄、菁埔寮、中坑、南庄、北寮、竹头崎,都被屠村屠到几乎绝户。

 

龟丹林口(今台南市楠西区)因为义军在这里得到过粮食和水源补充,日本人就将全村10岁以上男子全部双手反绑,用武士刀斩首,再将尸体推入坑洞。

 

西来庵事件,日本人在台湾整整杀了三年,遇难人数有说一万多,也有说三万多。由于日本人销毁了档案和记录,至今没具体数字。

 

 

台湾光复后,当地为余清芳修建了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民进党虽然还不敢将其拆除,但在台南修建了一些日本人纪念碑对冲

 

经过多轮屠杀,有血性、有骨气、有勇气的台湾人被杀得差不多之后。日本人就开始推行洗脑手段,也就是皇民化。

 

因为余清化义军是以民间宗教为联络方式,所以,日本必须先从宗教先入手。1918年,台湾总督府撰写了《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确立了尊佛抑道信仰皇化的宗教政策。

 

用日本佛教切断台湾与大陆的佛教联系,同时推广神道教。简单说,就是宗教去中国化。但没什么用,至今台湾还是拜妈祖。

 

在社会生活层面,提倡说日语、写日文,台湾人吃穿住行日本化,城市里连春节不让过,大年初一到初五为劳动日”……强化忠君爱国思想,忠的是天皇,爱的是日本。

 

但日本当局认为皇民化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在19369月,由日本第17任台湾总督小林跻造(海军大将)发起了皇民化运动,目的是尽力使台湾人成为真正的日本人

 

小林跻造领受的是日本内阁和军部的指令,这是全面侵华战争计划的一部分。合格的皇民可以作为间谍派往大陆,为日军收集情报,甚至是征兵。同时也有利于台湾这个战争基地的稳定。

 

在总督府国民精神总动员本部的指导下,皇民化运动分为三部分:

 

部落教化、国语普及(日语)、改姓名。

 

部落教化

 

不是指山上的少数民族部落,而是全体台湾人,全台湾成立了5000街庄振兴团体

 

日本人以所谓防火防灾防犯罪、革除陋习为借口,挨家挨户强制台湾人参拜各种日本神社,然后婚葬习俗皆由日本人指导。

 

通过温水煮青蛙手法,到了1939年,日本人甚至要求台湾人将公妈扔掉,公妈是闽南话的祖宗牌位。

 

 

一些接受了日本人洗脑的年轻人就把自家的祖宗牌位拿去烧掉,然后换上天皇的照片拜拜。

 

从去中国化到去祖宗化,为了断中国人的根,日本人的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国语普及(日语)

 

要求家家户户学日语,跟之前的提倡不同,皇民化运动是强制性的。

 

不会日语,不懂日文,就不能升学,不能从事上等行业,处处受到歧视。

 

如果一家子都会日语,门板上就会钉上一块国语常用家庭的牌子。

 

李登辉它们家就是台北县淡水三芝庄的国语常用家庭,他的父亲是日本警察。有了这块狗牌,李登辉才有资格申请到日本公费留学

 

这批国语常用家庭的后代,后来很多都参加了台独组织。

 

改姓名运动

 

1940年,台湾总督府公布了改姓名实施细则,还强迫台湾举行庆祝。

 

为了显示改姓名者的高贵身份,日本人还规定个人不得申请,必须一户一户提出申请,申请资格就是看这户人家是否有一块国语常用家庭的狗牌。

 

李登辉家是第一批申请者,并成功改名为岩里政男,成了一名合格的皇民

 

但除了李登辉这种极少数败类,绝大多数台湾人并不想改名。于是,那些败类比日本主子还急。

 

19416月,台北书店鸿儒堂老板黄鸿藤写了一本《内地式改姓名》参考书,他自己也改名为广田藤雄,书中不厌其烦地指导台湾人该怎么改名?

 

台湾各大汉人姓氏,他都给出了一个或几个的对应日本姓氏。

 

但愿意改名的台湾人还是很少,因此日本人也不装高门槛了,去掉了国语常用家庭的狗牌资格,放开申请。

 

但直到日本投降,台湾省改名者也不过9%,远远达不到皇民化运动的预期值50%以上。

 

 

虽然皇民化运动这场闹剧以失败告终,但别小看这9%。它们不仅成为了日本兵参加大东亚战争当炮灰,还在2014复活(借着所谓的太阳花运动

 

皇民余毒至今仍存留于台湾社会肌理之中,也是台独作乱源头之一。

 

精神皇民不仅是台湾省内的毒瘤,也是网上的毒瘤。

 

但就像油管上看到的精神皇民一样,它们的精神都极度扭曲,活得异常痛苦,因为它身体里流着的是被它自己诅咒的中国血统。

 

当年台湾的皇民作家陈火泉就说过这种痛苦:

 

愿为大日本臣民,而此身猥非日本骨血,伤悲宁过于此?

 

“此身猥”就是自认为贱民,它要以自身毁灭去换取日本殖民者的认同。二鬼子比鬼子还要坏,就是这种逻辑,它是奴化教育的结果。

 

这些魑魅魍魉为了毒化更多的年轻人,不断地在网上用视频和文字方式对别人进行洗脑,颠覆历史。

 

它们开口真相,闭口揭密,跟日本军国主义余孽遥相呼应。

 

断了根的人,无论怎么装,终归都是孤鬼野鬼罢了。

 

对它们的鬼话,不可不防,也绝不能客气。

 

来源:后沙月光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