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完你就明白了:这不是做买卖,这是一场明晃晃的“战略诈骗”!
——嘴上喊绿色转型,手里却把中国给的稀土,悄悄拐弯转手进了欧美军工体系,最后被我们一条一条扒出来,连F-35里那点磁体的编号都对上了。
这不是普通的“二道贩子”,这是这事儿,要是你不知道,可能还真以为印度是来谈新能源合作的。
直接在我们脸上贴着写:我拿你的信任,喂我的主子。
一开始说得比蜜甜,现在呢,嘴脸暴露得比谁都快
还记得今年年初吗?印度那边信誓旦旦地签了30份承诺书,对着中方拍着胸脯保证:
——“只用于电动车”“不出口第三国”“绝不涉军工”……
还加了一句“绝不重蹈韩国覆辙”,生怕我们不信。那时候印度比谁都诚恳。
结果呢?
120吨稀土刚出口没几个月,就开始花样上演“调包秀”。
我们这边刚放松了一点点监管,那边立刻把稀土绕道东南亚,“洗白”后兜售欧美,最后居然混进了美军的F-35战斗机供应链。
你说离不离谱?这哪里是新能源?这是“新能源包装下的老套路”。 别装了,印度早就想这么干了 你以为印度是临时起意?别傻了,人家是早有剧本。 据《江苏经济报》披露,印度2024年就启动了一个听起来很体面、其实非常鸡贼的项目,叫“战略资源融合计划” 字面看不出啥,翻译成人话就是一句话:表面是新能源,实则是军工料。 说白了,就是为了搞军备,把咱的资源拿来偷偷转型,自己玩一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不是“个别问题”,这是系统性战略欺诈。 你以为你打了个擦边球,其实你已经把脸摊我们眼前了。 中国这次没吵架,直接“掀牌桌” 发现问题后,中国没有开口骂人,直接行动。 6月30日,工信部宣布:暂停对印度全部稀土永磁体出口。 不谈,不吵,不商量。你敢翻脸,我就翻车。 而且,这次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顺手把制度打通了: 我们早在2024年试点的稀土追踪系统,这下正式拉满:磁体编号一一登记;出厂、运输、装机、流向,全链条监管;哪怕你把稀土做成小零件装进F-35,我们照样能查到哪来的!这不是“封锁”,是用技术手段维护信任红线。 而印度呢?一边背刺,一边急了,派部长跳出来说:“断供导致国内军工项目严重受挫。” 这才几天,就扛不住了? 印度想自力更生?这事,听听也就算了 被断供之后,印度那边开始唱高调,宣布搞一个新的计划:“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 目标五年内稀土自产自足,说得那叫一个响:五个邦出资源,200亿美元砸下去,组建完整产业链…… 但兄弟们,听起来像干货,仔细一看:全是空气。 科研团队撑不起设备,设备还得靠进口,环保卡脖子,土地审批一个项目拖半年。 就这,还想五年翻身? 你连起跑线都没摸着,想冲刺终点? 要我说,印度这次是真“搬起稀土砸自己脚”。 不是断个货那么简单,而是彻底打破幻想 这事发展到现在,早就不是一次普通的贸易摩擦了。这是一场资源主权的硬碰硬。这是一记用制度打出来的反击。这是一场彻底粉碎“中间商幻想”的清算。 从年初的“画饼”到年中的“断供风暴”,印度一步步把自己送进了死胡同:技术落后没法造;制度混乱管不住;信用塌房没人信。而中国这边,不动声色打通整条链条,让世界看到: 我们不仅掌握资源,还掌握规则。 最后一句话:玩信任的游戏,别把信任当笑话 你可以做生意,但不能玩两面派;你可以谈合作,但别转手当投名状;你可以喊战略自主,但别踩着别人的资源往上爬。 这世界不是靠嘴说赢的,真正站得住的是——谁掌握了“信任+规则”。 印度这一招,不光砸了自己牌桌,还让全球都重新审视一个问题:资源,到底该交给谁来控制? 这回,中国出手不带脾气,只带制度——不靠吼,靠实力,让你无话可说。看得清,才能不迷路。信任从来不是白给的,踩了底线,代价很贵。 来源:不厌其凡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可恶!印从中国进口120吨稀土,违规转手卖给欧美,中国果断出手
2025-07-08•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