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两种声音,两个世界。
教授们说:“求学要周游列国,增长见识!”
张桂梅说:“求学要深埋题海,争分夺秒!”
教授们说:“选专业要追寻理想,爱你所爱!”
张雪峰说:“选专业要考虑现实,先让自己吃上饭!”
截然不同的观点,撕开了中国教育的残酷分层——
有人生在罗马,有人终其一生只为抵达起跑线。
02 张雪峰被骂上热搜,戳破了什么?
“如果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把他打晕!”
张雪峰的直言,引发名校教授炮轰:“功利!扼杀兴趣!”
但他面对的是这样一群人——
直播间里免费咨询的家长,大多来自底层。
“他们试错成本太高,选错专业可能毁掉一生。”
一个农村孩子想学医,张雪峰劝阻:“学医周期长,你等得起,家里等不起吗?”
03 张桂梅的“填鸭教育”,错了吗?
高考后,#张桂梅躲进空教室#的词条让全网心疼,却有“精英”跳出来批判:
“死记硬背能培养人才?华坪女高14年没出清北生!”
他们看不见的是——
大山里的女孩曾被随意丢弃,被逼辍学嫁人,十几岁就成了生育工具。
张桂梅翻山越岭找回这些女孩,给她们最笨的路:“只有拼命刷题,才可能冲出大山!”
纪录片《出路》中,女孩马百娟曾梦想“去北京上大学”,却因6块彩礼被父亲嫁给表哥。
若有张桂梅,她的命运是否会不同?
04 你站在高楼,他活在深渊
有教育专家质问衡水家长:“让孩子在‘监狱’苦读,还是周游列国?”
家长反问:“考不上985,我就要回家种地,这叫现实!”
更扎心的对比:
水果店女孩深夜写作业,明年将被送回老家上学;
城市学生私信老师:“作业多留些,我要去亚马逊科考。”
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生来是罗马的铺路石。
05 真正的见世面,是尊重每一份挣扎
人大才子李浩源遇见藏族少年丁真:
“我没读过书……”丁真低头喃喃。
“你在森林长大,读的是森林的书。”李浩源郑重回答。
不要站在高楼,傲慢地指着大山。
张雪峰和张桂梅们,不过是想让挣扎的人抓住一根稻草——
“打赢高考这一仗,你终会尝到生活的冰淇淋。”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华坪女高校训
你如何看待张雪峰和张桂梅?欢迎留言区留言讨论。
来源:招财读书育儿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高考成绩公布后,张桂梅、张雪峰式教育被批: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
2025-07-08•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