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仲夏,泰国政治发生巨变,总理佩通坦·西那瓦因“电话门”事件下台。自5月开始,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冲突加剧,双方士兵有伤亡,边境被封锁,外交争执不断,区域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关,实则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东南亚地缘政治的复杂面貌。泰国国内,军方和保皇派抓住机会打压民选政府,传统权势集团与“西那瓦家族”的长期对峙升级。边境问题也被各方利用,用来调动民族情绪、稳固统治基础。更深一层看,美国等外部势力在背后操作,借区域冲突挑起民族主义,支持亲美派别,试图破坏中泰、中柬合作,干扰中国在中南半岛的战略安排。
一、根源:泰国乱局与边境旧怨
泰国政局近二十年来在军方及保皇派与民选政权之间反复拉锯,焦点集中在西那瓦家族的权力角逐。家族掌舵人他信与其妹英拉均曾执掌总理之位,却接连被保守派势力驱逐——他信2006年因军事政变失势,英拉2014年则被法院裁决与政变双重夹击赶下台。即便如此,该家族在民间仍保有广泛拥护,常被视为草根民意及新兴经济力量的象征,与传统军政高层及皇室保守派形成对峙。2023年大选过后,他信之女佩通坦·西那瓦崭露头角,试图以联合政府之策修复社会分化,然而政坛暗潮汹涌:她领导的联盟内部裂痕明显,军方与保皇派则静观其变,伺机扭转局面。
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纷争由来已久,可称“宿怨边疆”。两国共享817公里边界,源自1907年法属殖民时期地图的划定至今仍有多处未明。争议核心聚焦于若干历史遗迹地带,如柏威夏寺——一座建于十一世纪的高棉古刹——及其邻近区域。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寺庙主殿归柬埔寨所有,泰国却对周边土地归属始终存疑。2008年柬方推动该寺申遗,触发双方军事对峙;2011年边境交火更致约28人丧命,数万居民流离失所。民族主义情绪常因这类事件升温。
2003年曾传泰国明星质疑吴哥窟归属,激起金边民众怒火,泰使馆及商铺遭焚毁。此类争端已远超领土范畴,深触两国民族认同与历史记忆的敏感点。西那瓦家族与柬埔寨掌权集团的关系更添复杂色彩。他信流亡后获柬前总理洪森热情款待,两家私交甚笃。这层纽带使泰柬关系兼具协作与隐忧:一方政局动荡时,私人联系或凌驾于正式外交之上,既可能搭建沟通桥梁,也可能滋生疑虑。当前局势下,此种“非官方外交”尤为凸显——佩通坦与洪森的私人交往及对话内容左右局势走向,然因缺乏机制约束,亦潜伏危机。
2025年5月28日,泰国和柬埔寨的军队在两国边境一个叫“绿三角”的争议地带(靠近泰国东北部、柬埔寨北部和老挝交界处)打了一小仗,一名柬埔寨士兵被打死。那片地方丛林密布,边界线本来就糊里糊涂,两边各说各的理:泰国军队说是柬埔寨士兵先在没有明确边界的地方挖战壕,还开了第一枪,他们是被迫还手的;柬埔寨那边则大骂泰国军队是“故意找茬”,越界杀人。不管真相到底怎样,这可是十多年来第一次在边境摩擦里死了人,一下子就把两国老百姓积压很久的民族情绪给点着了。
泰国国内对领土问题一直很敏感,军队和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高调指责柬埔寨“侵犯主权”。柬埔寨这边更是炸了锅,掌权多年的强人洪森和他刚接班当总理的儿子洪玛奈都放话“绝不让国家领土被占”,要求泰国交出开枪的人。
两边你来我往,报复措施一个接一个。泰国以安全为理由对柬埔寨下狠手——加强边境管控,把两国相邻八个省里的七个边境通道都关了,只允许学生、病人和买生活必需品的人有限通行。曼谷方面还停了几个两国合作的项目,话里有话地说这能打击跨国犯罪,暗指柬埔寨那边搞网络诈骗的园区太多,威胁地区安全。柬埔寨立刻反击,关了自己这边的关口,禁止从泰国进口水果、蔬菜、燃油这些东西,还把泰国电视剧下架,甚至掐了泰国出口的网络带宽。两国还互相缩短对方公民的签证停留时间,这下正常的做生意和人员往来差不多都停了。6月中旬,洪森还放出狠话威胁:泰国要是不解除边境限制,柬埔寨就全面禁止泰国货进来。他说到做到,禁令很快生效,边境小买卖和旅游业顿时遭殃,老百姓日子也不好过。
边境上较劲,国内也使劲鼓动民意。6月中旬,柬埔寨政府就在首都金边组织了十几万人上街游行,人们举着国旗和领导人画像,高喊保卫领土。洪玛奈的弟弟、柬埔寨副首相洪玛尼在集会上讲得慷慨激昂,说“国家被威胁被侮辱的时候,柬埔寨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连一些平时爱批评政府的人这次也站到了执政党人民党这边。一位研究柬埔寨的学者克雷格·埃切森都感到惊讶:“这事儿激起的爱国热情和对政府的支持度,让我认识的那些平常爱挑刺的人都改口了。对人民党来说,这反而大大巩固了他们的地位。” 差不多同时,在泰国曼谷街头,却是另一番景象:抗议者挥舞着泰国国旗,指责政府在领土问题上太软蛋,要求总理佩通坦下台。民族主义成了把双刃剑:在柬埔寨,被当权者用来凝聚人心;在泰国,却被反对派拿来攻击政府。
泰国政府内部面对这场风波,态度也不一样。作为民选总理的佩通坦,一开始想走温和路线,通过外交渠道私下跟金边沟通,想把事情压下来,维持和平。她公开讲话时,一边强调会“全力保卫泰国主权和边境和平”,一边也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分歧,避免事态扩大。这多少说明她想控制住民族情绪,别让冲突失控。但泰国军方的态度可就硬多了。陆军高层警告说,主权要是被侵犯,不排除采取“强力军事行动”。一些鹰派将领更是在网上不断放话,高调展示往边境增兵和搞军演的照片视频,发誓“一寸领土都不能丢”。军方的强硬姿态给了政府很大压力。佩通坦为了和军方缓和关系,说话也不得不越来越硬气。她很快改口“完全支持军队采取一切措施保卫国家”,并在6月初和军方开完会后宣布泰军“已做好准备,应对任何越界侵犯”。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暴露了泰国文人政府和军队之间的微妙分歧——民选领导想和解,军方大佬要硬碰,两边只能勉强维持表面一致,但权力失衡的隐患已经埋下。
事情发展到这儿,谁也没想到,一通私下电话录音,成了压垮佩通坦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平息冲突、绕过那些态度强硬的官僚,佩通坦在5月底到6月初,偷偷找她的老朋友洪森帮忙——毕竟洪森掌权柬埔寨快四十年了,跟佩通坦所属的西那瓦家族交情很深,佩通坦把他当老师甚至父亲看待。两人通了一次长达17分钟的电话。后来泄露的录音显示,佩通坦在电话里亲热地管洪森叫“叔叔”,求他别在意泰国某个边境军区司令放的狠话,直说“那家伙就是想耍威风……我们真心想要的是和平”。她还表示如果“叔叔”有什么需要,她都能“安排”。说完还不忘抱怨泰国军队里一个高级将领,说那是她的“对头”。佩通坦当时显然是想靠私人交情让柬埔寨让步,避免边境冲突升级。可万万没想到,这通安抚“叔叔”的电话,却捅了个更大的马蜂窝。6月中旬,这段通话录音不知怎么就在网上泄露了,立刻炸开了锅。洪森事后说不是他泄露的,但录音明显是从他那儿流出来的。有分析认为,洪森最近对西那瓦家族很不满,觉得佩通坦政府在边境上的强硬措施伤了柬埔寨利益,干脆就把录音公开,把事情闹大。不管动机是啥,这起“电话门”彻底搅乱了泰国的政局。
录音内容在泰国国内引发了巨大反弹。反对派和保守势力抓住这个把柄,大骂佩通坦“对外低声下气、对内抹黑军队”,甚至怀疑她在领土问题上“卖国”。“叛国”、“通敌”的大帽子满天飞。网上更是铺天盖地骂她和西那瓦家族,说他们为了家族私交“出卖国家尊严”。6月初,几千人走上曼谷街头,举着“卖国贼下台”的横幅,要她立刻辞职谢罪。她的支持率从3月份的30.9%一下子暴跌到只剩9.2%。连原来跟她一起执政的中间派政党也立刻翻脸。6月中旬,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领导的骠哇瑞党(亲军方、亲王室)宣布退出执政联盟,以此表达对总理“电话门”的不满。这一下,佩通坦政府在议会里立刻失去了多数席位,只剩下少数支持,随时可能被投不信任票,摇摇欲坠。
6月下旬,在巨大压力下,佩通坦公开鞠躬道歉,承认自己“用词不当惹怒了大家”,但辩解说跟洪森通话只是想为和平谈判创造条件,没有私下交易。她恳求大家理解她是为了国家好。可惜大势已去:泰国保守派不依不饶,国会上院里36名军方任命的议员联名向宪法法院告状,指控佩通坦违反官员道德,在通话中有欺骗和不忠行为,要求罢免她的总理职位。7月1日,宪法法院以7比2的票数决定受理此案,并暂停了佩通坦的总理职务,她立刻被停职接受调查。佩通坦只能认栽,表示“尊重司法决定”并再次向国民道歉,说“我一直想为国家尽责,但如果让大家失望了,我愿意担责”。就这样,西那瓦家族这颗政坛新星,上台还不到一年,就因为一通电话黯然下台,职权暂时由副总理苏里亚代理。有观察人士指出,这又是泰国政坛“司法政变”的老戏码——他信、英拉、赛塔(佩通坦的前任)之后,西那瓦家族又一位领袖被法院和精英势力联手赶下台。泰国政治又进入了动荡期。
回头看这一连串事件,泰柬边境冲突和泰国国内政治动荡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互相推波助澜。5月那声枪响,让泰柬互相报复升级,也给了泰国保守派攻击民选政府的绝佳机会。他们利用老百姓对国家主权的敏感神经,在媒体上把佩通坦塑造成“通敌卖国”的形象,大大动摇了她执政的根基。“电话门”事件在保守势力的煽风点火下,更成了要命的政治丑闻。泰国右翼反对派特别会利用泰柬边境问题来打击西那瓦政府,这个议题煽动起的民族情绪对他们越来越有利。说白了,要是没有边境冲突,佩通坦政府或许还能撑一阵;但要是没有佩通坦政府被扣上“软弱”的帽子,边境冲突也不至于这么快恶化。两边的事儿搅和在一起:国内政治斗争和国际冲突互相影响,民族主义被当成政治武器,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家间的对立,成了个恶性循环。最终,泰国的权力天平又倒向了传统精英那边,而泰柬关系也跌到了十年来的最低谷,两边都没捞着好。
三、暗流涌动:美国搅局,大国暗中过招
柬埔寨在泰柬边境纠纷上为啥这么硬气?洪玛奈新政府这一套组合拳,摆明了就是要死磕到底。洪玛奈这强硬姿态,头一个好处就是帮他“收买”了民心,把大伙儿团结起来了。2023年,柬埔寨政坛大佬洪森把位子传给了大儿子洪玛奈,算是平稳交班。但新官上任,洪玛奈毕竟年轻,经验少,有些年轻人对“老子传儿子”这套也不太买账,新政府根基还不算太稳。
结果边境一闹,机会来了。洪玛奈立马站出来扮演“护国英雄”的角色。连平时爱挑政府毛病的人,这次都站到政府一边骂泰国去了。在柬埔寨国会里,平时吵吵闹闹的各党派,这次出奇地一致,几乎全票赞成(187个议员,182个赞成)把边境争端告到国际法院去——连反对党都举手了!政府也趁机组织了好几万人的大游行,高喊“保卫领土”,一下子就把老百姓对新领导人的支持热情给点燃了。洪玛奈也借机向国内其他势力秀了把“肌肉”:你们别以为我好欺负,在国家利益面前,我硬气着呢!这招挺管用,帮他镇住了场子,也巩固了自己的权威。
对外这块洪玛奈政府玩得很溜,边打官司边留后路。告国际法院这招,柬埔寨不是第一次用了。以前为了柏威夏寺跟泰国争,2011年就靠国际法院赢过一回,确认了寺庙周边一些地方是自家的。这次他们又觉得手里有老地图(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和以前的判决撑腰,理在自己这边。作为一个历史上老被邻居欺负的小国,柬埔寨觉得国际法院是个讲理、能和平解决争端的靠谱地方。
洪玛奈在国会讲话里说得挺明白:就算泰国不乐意一起上法院,柬埔寨自己也要单方面去告,就是要一劳永逸把边界划清楚,省得以后边界不清又打起来,也堵住两边国内那些想借机闹事的极端分子的嘴。他心里当然清楚打官司是场持久战,最终目的还是逼泰国回来谈判。所以,在放狠话的同时,柬埔寨也没把门关死。洪玛奈好几次公开说,希望和泰国做好邻居、和平共处,真不想打仗。他还给泰国喊话:边境能不能重新开,关键看你们怎么做,“球在你们那边”,只要泰国先退一步,柬埔寨这边马上跟着松口。比如,当泰国试探着问能不能放宽点贸易限制时,洪玛奈就在网上回应说:柬埔寨关边境只是“对等回应”,只要泰国把边境恢复到6月7号冲突前那样,柬埔寨这边“5个小时内”就能跟着开!但要求泰国保证别再单方面说关就关。这些话都说明,柬埔寨虽然看着凶,但私下还是想谈的,留了台阶下。
洪玛奈政府还拉拢西方,小心翼翼地走钢丝,搞“大国平衡术”。过去这些年,柬埔寨跟某个大国走得特别近,这让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点不爽。加上柬埔寨国内打压反对派、限制言论自由这些事,西方对柬埔寨政府一直有看法。
但洪玛奈自己有点不一样。他在英国、美国留过学,1999年还在美国西点军校受过训,对西方那套东西门儿清。上台后,他积极向美西方示好,想改善关系。动作挺快:去年12月,美国军舰“萨凡纳号”就访问了柬埔寨港口,这是八年来头一回。今年2月,美军太平洋陆军司令也去了金边,跟洪玛奈和柬军方高层见了面,商量着要重启中断多年的美柬联合军演(叫“吴哥哨兵”)。柬埔寨这边表示欢迎,说这有助于加强两军合作。
为了打消西方的疑虑,柬埔寨还主动提高了军事透明度。比如那个被西方盯得很紧的云朗海军基地(在中国帮助下升级了),柬政府就明确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军舰以后来停靠。去年底,洪森见日本高官时还宣布,允许美国的盟友日本军舰也定期访问这个基地。这些动作都传递出一个信号:柬埔寨不想“一边倒”,想跟西方也搞好关系,在大国之间找平衡。
经济外交上也在使劲。新政府一上台,美国就放松了对柬埔寨一些官员的签证限制,两边生意往来也多了点。日本这个美国在亚洲的铁杆盟友也加紧拉拢柬埔寨。今年5月,洪玛奈正式访问日本,跟日本首相石破茂谈得不错,把两国关系升级成了“全面战略伙伴”。日本首相还特意夸柬埔寨是东盟里第一个公开支持日本“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的国家,强调要一起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日本承诺加大在柬埔寨基建、数字化、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资,还给钱帮柬埔寨提升海上安保能力(这叫“官方安保援助”OSA)。有意思的是,就在洪玛奈访日前后,日本军舰也破天荒地停靠了柬埔寨的海军基地。这表明柬埔寨确实向多方敞开了大门。
在处理这次边境纠纷时,柬埔寨还巧妙应对,考虑了西方国家的看法,博取国际同情。选择打官司而不是动武,这招挺妙。因为这符合国际规则,也符合西方整天挂在嘴边的“要用法律而不是拳头解决问题”的原则。美国他们想公开反对都找不到理由。相反,柬埔寨这种“讲理”、“克制”的样子,在国际上还博得了一些理解和同情,被看成是“守规矩”、“维护和平”的一方。
同时,柬埔寨很巧妙地把矛头对准了泰国国内的“小算盘”。洪玛奈话里话外暗示,是泰国国内某些势力(主要指保守派)想借边境冲突和经济制裁来捞取政治好处,煽动民族情绪转移国内矛盾。这套说法,正好跟美西方平时的调调对上了。再看看泰国那边,边境冲突确实引爆了国内政治危机:泰国女总理佩通坦跟洪森私下通话商量平息事端的录音被曝光,反对派抓住机会大骂她“卖国”,引发大规模抗议,佩通坦一度被法院停职调查。这乱局反过来好像印证了柬埔寨的说法——泰国那边确实有人利用民族主义搞事情。柬埔寨通过这种“讲法理”、“摆事实”的策略,成功把自己包装成了“讲规矩”、“爱和平”的受害者形象,在国际上多少占了点道义优势。而且这么做,也没得罪它在该地区的传统盟友——洪玛奈外交分寸拿捏得不错,既表示愿意参与美日主导的区域合作,也没公开指责任何区域大国,避免踩雷。
当然,柬埔寨这么硬来,风险也挺大。
首先,边境长期关着,生意做不成,对两边经济打击都不小。柬埔寨很多指望卖到泰国的农产品都烂在地里了,边境老百姓日子难过。柬埔寨还禁止从泰国进口燃料等必需品,甚至把想开进来的泰国运油船都赶走了。结果呢?6月初以来,超过四万在泰国打工的柬埔寨人被迫回老家,可柬埔寨国内哪能一下子提供这么多工作岗位?很多人回来就失业了。民族情绪这把火要是烧得太旺,不及时降温,搞不好会烧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其次,煽动民族情绪玩不好容易“引火烧身”。东南亚国家因为民族主义闹出大乱子有过先例。比如2003年,金边就谣传泰国明星侮辱柬埔寨,结果愤怒的老百姓跑去烧了泰国大使馆,还砸了好多泰国人开的店。这种极端事件把两国关系搞得很僵,柬埔寨自己的国际名声也臭了。洪玛奈政府必须小心控制火候,得及时通过外交手段把温度降下来,别让民族情绪这把火烧毁他自己的改革和发展计划。另外,在大国之间走钢丝更是高难度动作:洪玛奈得同时让西方相信他在“改革”,又不能让传统盟友觉得他“变心”了。两边讨好,谈何容易?搞不好,西方觉得他“换汤不换药”,还是不给真支持;传统盟友又觉得他“胳膊肘往外拐”,断了原来的援助和信任。怎么在不惹毛任何一方的情况下,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这是柬埔寨新政府面临的大难题。
最后,柬埔寨这么强硬维权,对整个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内部也产生了不小影响。一方面,柬泰这么闹,考验着东盟的团结和协调能力。按照东盟“不干涉别国内政”的老规矩,其他成员国对这事基本保持中立,不好插手。但如果两边越闹越凶,甚至真打起来,那东盟的脸面和整个地区的稳定都要受影响。另一方面,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互相尊重,才能改善关系、促进区域团结;要是互相敌视加深,对东南亚的长期稳定和一体化可不是好事。想象一下,如果国际法院最后判柬埔寨赢,泰国死活不认账,那东盟内部“讲规矩”的信念就崩了,以后成员国之间再有矛盾就更难调解了。反过来,如果两边都接受法院判决或者通过谈判解决了问题,那柬埔寨不仅保住了面子(国际信誉)和里子(领土完整),国内会更团结,洪玛奈的位子也更稳。更重要的是,这向世界展示了东盟成员国有能力自己用和平方式解决内部矛盾。所以说,柬埔寨在这次边境纠纷中的做法,既是新政府内外政策的集中体现,也肯定会在未来深刻搅动东南亚这盘棋局。
第一,东盟这回有点“罩不住”了。泰柬边境这一打,把东盟的老大难问题全捅出来了。要知道,东盟成立这么多年,最拿得出手的成绩之一,就是让自家兄弟没真动过手,有啥矛盾都关起门来商量。可这次泰国和柬埔寨直接在边境上开火,这默契算是破了。本来缅甸那边闹兵变、打内战,东盟就已经焦头烂额,现在两个正经成员国又掐起来,东盟劝架不力,面子往哪搁?
要是放任泰柬打成全面边境战争,东盟这点信誉可就砸手里了。确实,之前缅甸的事儿东盟就办得不利索,被骂惨了。这回呢?东盟整体反应还是蔫蔫的,就秘书长和轮值主席国出来喊了几句“冷静点”,没啥更给力的集体行动。马来西亚首相安瓦尔倒是挺热心,两头跑着劝和,但一时半会儿也难有突破。
更麻烦的是,东盟内部自己意见就不统一。有些成员国对柬埔寨有看法,觉得它以前在南海问题上总向着中国,坏了东盟“一致对外”的规矩。这次柬埔寨跟泰国闹别扭,他们就有点偏见,不太想掺和,怕“蹚了浑水”、站错队。这种内部的分歧,本身就是东盟现在困境的一部分。泰柬这事拖得越久,大家就越怀疑:东盟到底还能不能让兄弟们别打架?就像一位研究东盟的老手说的:“这次对峙,就是在拷问东盟存在的根本意义——要是连成员国的冲突都摆不平,那要它干啥?” 东盟过去靠“抱团”来减少外面大国对单个国家的影响、保持东南亚自己说了算的努力,现在内外交困,前景也蒙上了阴影。
第二,美日两国在东南亚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挺默契。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头号小弟,跟东盟各国生意做得很大,一直想借着搞“自由开放的印太”(其实就是美日主导的印太朋友圈)来提升自己在这片的影响力。
对于泰柬冲突,日本官方很少直接说支持谁,但它的立场跟美国穿一条裤子——都支持用国际法、多边机制来解决争端,维持地区稳定。这实际上就是变相支持柬埔寨去打官司,反对谁动武改变现状。日本心里还有个算盘:它可是东盟的大金主之一,可不想看着中国资本趁机在泰柬两国坐大,抢了自己的生意。所以这些年,美日没少往湄公河地区(包括泰国、柬埔寨)撒钱、搞基建项目,就是想给这些国家一个“中国之外的选择”,别让他们太依赖中国。
比如在泰国,日本企业早就在汽车、电子这些行业扎下了根,日本政府还使劲推泰日高铁项目,就是想跟中国主导的中老泰铁路掰掰手腕。可以想象,一旦泰国政局有变,日本会比美国动作更快、更灵活地去跟新政府套近乎。毕竟日本和泰国军方关系一直不错,当年泰国军政府掌权,日本也没断了来往,他们搞外交很务实,很少对泰国内政指指点点。所以要是泰国换成更亲美亲日的政府,日本加强合作那是顺理成章。对柬埔寨呢,日本最近也在试着修补关系——今年柬埔寨新政府的高官就去日本参加了G7扩大会,这就是个信号。
总的来看,美日在东南亚就像演“双簧”:美国负责提供安全后盾和外交支持,日本则拿出经济好处和技术合作当诱饵。两人一唱一和,在地区热点问题上步调一致,背后的心思明摆着——就是要抵消中国在这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第三,中国在泰柬这事儿上,态度很明确:劝和、不拉偏架。中国跟泰国、柬埔寨关系都不错,它家一贯的原则就是不插手别国内政。中国当然希望这哥俩和和气气的,这样它自己在中南半岛的投资和修路搭桥的大计划才能顺利推进。
现实是,泰柬一闹翻,对谁都没好处,还可能把中国拖下水。举个例子:规划中的中老泰铁路,本来是要接着连泰国和柬埔寨的,要是泰柬关系紧张,这跨境铁路还咋修?其他项目,像中国和泰国谈的高铁、搞的泰国湾经济合作,还有中国在柬埔寨投的特区港口,都可能因为泰国政局不稳或者柬泰关系变差而卡壳、延期。更关键的是,中国费心在中南半岛打造的“铁三角”——中、泰、柬之间的政治互信——也受到了冲击。要知道,在东盟里面,柬埔寨和泰国都是跟中国关系好的:柬埔寨常在南海问题上帮中国说话,泰国是中国在东盟的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现在这俩闹别扭,地区出现裂痕,我方只能小心翼翼地两头安抚、劝和,既不能明显偏袒哪边(怕得罪另一个),又要努力保持一个中立劝架的形象。你看中国官方和媒体对这事报道都比较低调、克制,没有明显站队,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肯定不愿意看到两个关系不错的邻居真打起来。长远看,中国当然希望中南半岛稳稳当当的。就像香港《南华早报》评论说的,泰柬这么紧张对峙,不仅搅乱了东盟内部团结,还打乱了地区发展计划,对中国推动区域合作的愿景也是个挑战。所以对中国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劲劝和。比如,可以邀请泰柬双方代表来中国,关起门来好好谈谈;或者利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这个现成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地方解决争端。不过这些努力能不能成,还得看泰柬两国领导人想不想谈,以及外面有没有大国(暗指美日等)从中捣乱了。
六、硝烟散去:泰柬面临的新课题
回看这场泰国政坛地震和泰柬边境风波,就像在看一盘复杂的大棋:国内权斗、边境上的民族情绪碰撞、美国在背后使阴招,全都搅和在了一起。各方都想利用民族主义这把“双面刀”达到目的,但一不小心,都被它割伤了手。
泰国保守派借边境冲突成功拉下了民选政府,但代价是国家民主又栽了个跟头。
柬埔寨领导人用爱国热情稳住了位子,可经济民生受了损,在大国间走钢丝的压力也更大了。
美国等西方国家瞅准机会想削弱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泰国政局一变,美国就盼着能拉拢一个更听话的曼谷政府;柬泰闹翻,也让中国推动的地区合作卡了壳。
但得提醒一句:东南亚要是老这么乱下去,最后倒霉的可能也包括这些想“捡便宜”的美国日本。地方不稳,老百姓日子难过不说,还可能搞乱全球的生意链和经济网。说到底,这次泰柬冲突,骨子里还是大国(特别是美日)在东南亚使坏的影子。一边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泰国,一边是中国的“好哥们”柬埔寨,这两家在边境上擦枪走火,背后就有美日阴谋的味儿。有分析说得很明白:柬埔寨利用中国来对付泰国和越南的压力,泰国则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自己当家作主。这种局面,无形中就把泰柬的纠纷卷进了西方的大棋盘。说白了,美国常常会煽动小国的民族情绪来为自己服务,小国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当成美国博弈的棋子。
历史是个镜子,照出不少教训。一百多年前,泰国(那时叫暹罗)和法国殖民者为了柬埔寨的边界争来抢去,列强插手,让本地国家吃了割地的大亏。如今21世纪了,殖民者虽然走了,但西方强权的影响一点没少,只是手段从明抢变成了暗地里渗透。好在现在东南亚不再是列强直接开打的战场,换成了更深、更隐蔽的战略较量。
对泰国、柬埔寨这两个国家来说,真正的难题是:怎么走出狭隘民族主义的迷雾,别被大国当枪使?爱国本身没错,这是保护自己、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可一旦民族主义被国内政客拿来斗、被外面的大国当棋子玩,这把火最后烧掉的,往往是自家的发展机会和整个地区的长久安宁。
往后看,想不闹出更大乱子,各方都得冷静点、克制点:
泰国这边:要是新政府是军方或保守派掌权,得想清楚——靠煽动老百姓恨柬埔寨来转移国内矛盾,这招不长久,搞不好会跟邻居彻底闹翻,两败俱伤。
柬埔寨那边:领导人得在守住主权和跟美日和好之间找平衡。就像洪玛奈首相警告的,别让边境的火烧到自家屋里——这次他就呼吁两边都别被那些专门煽风点火的极端分子带歪了,小心失控。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得站出来:得主动想法子给局势降温。比如,可以考虑把2011年用过的那招再搬出来——派印尼观察团,在争议地区放些不带武器的第三方“眼睛”盯着停火,给两边一个台阶下。这招过去管点用,现在要是泰柬都点头,能帮着重建点信任。
美国也得明白:一个安稳、能合作的东南亚,对大家的长远利益都有好处。老这么紧张下去,小国遭殃不说,你们自己在这边的投资和长远布局也可能泡汤。美西方别总拿小国当炮灰。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大象打架,受伤的是草地。” 泰国和柬埔寨这两个历史渊源那么深的邻居,不该变成被大象随便踩的草地,而应该一起努力,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结语
泰柬这场边境冲突,把前线士兵的危险、边民的生计和两国政府的主权诉求一并摆到台面。事实证明,仅靠封关或强硬言辞解决不了问题。既往案例表示稳定的沟通渠道、充足的跨境公共服务和包容性的次区域合作,才是真正能降温的办法。若泰国与柬埔寨能借助东盟及次区域经济走廊框架,推进联合巡逻、简化通关、改善边境社区发展,就能用制度化合作取代零和对抗。放到更大背景看,东南亚在大国竞争中保持自主和团结,既能分散外部压力,也能为区域秩序注入共同利益。希望两国把这次教训化作契机,重启对话、深化合作,用实际行动为中南半岛带来持久和平和发展,让这里的人民真正过上长治久安的安稳日子。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