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伊朗以色列激战12天,西方发现大事不妙,这还怎么跟解放军打?
点击:  作者:蒋福伟    来源:神探007  发布时间:2025-06-30 14:52:28

 

【伊朗与以色列激战12天后,西方一算弹药消耗量,发现无法对抗解放军】

 

伊朗与以色列激战12天后,西方一算弹药消耗量,发现面对伊朗都打成这样,美军以后可没有办法跟解放军打。

 

日前,西方军事媒体通过公开画面等信息,统计了美国部署在以色列的萨德反导系统在历时12天的以伊冲突中,到底发射了多少弹药,并由此推算出了美军仅使用萨德这一项的支出。

 

最终得出的数据是,确定美军发射了39萨德的拦截弹,考虑到不是每次导弹发射都能够被拍到,且以色列对上传相关影响进行了管控,美军萨德系统的实际导弹发射数可能在80枚左右。

 

伊朗方面在12天中向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弹道导弹,每拦截1枚弹道导弹,往往又要消耗23枚导弹,美方的萨德拦截弹消耗量,其实不算太大。

 

即便如此,这个弹药消耗数据也暴露出了美军在弹药补充上面临的难题。

 

 

【美军在以伊冲突中消耗了大量弹药】

 

今年1月底的时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对外宣布,他们向美军交付了第900枚的萨德拦截弹,而美军拿到第一套萨德系统的时间是2008年。

 

因此,萨德拦截弹的年产量,其实只有5060枚。

 

美军每年的训练、测试要消耗一定数量导弹,且去年以来美军萨德系统就在以色列投入作战。

 

因此,在此次冲突爆发前,美军的武器库中肯定没有900枚拦截弹。

 

西方军事媒体推算,这次消耗的约6080枚拦截弹,已经占到了美军总库存的15%20%

 

按照每枚萨德拦截弹1200万到1500万美元的价格计算,美军仅萨德这一项就消耗了8亿到12亿美元。

 

 

【美军每年能够拿到不到100萨德拦截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美以的其他防空反导武器上面,雷神公司每年能够向美军交付的标准系列导弹只有七八十枚,外界普遍推测,这12天的冲突之中,美军可能消耗了几年积攒的标准导弹。

 

以色列那边更是一度传出消息称,式系统所用的导弹库存即将耗尽。

 

顺带一提,以色列在此次冲突中有3000多人死伤,说明这套美以联手搭建的防空反导体系没能完全发挥效用。

 

也说明了,在中高强度的冲突中,各国的防空反导系统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能否长期有效构建拦截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拦截弹的库存与产能。

 

美军的拦截弹产能与库存情况,也许能够再应对一场同等规模的地区冲突,却绝对无法满足一场大规模战争的需求

 

由于遭遇以色列空军的打击,伊朗在此次冲突中,每个波次的导弹数量有限,整体的导弹袭击烈度不算太高。

 

 

【伊朗每个波次导弹打击的规模有限】

 

在冲突爆发前,以色列情报部门估算,伊朗手中有至少3000枚可以威胁到以色列本土的弹道导弹,抛开在以军空袭中损毁的导弹与发射设备,伊朗至少有2000枚导弹可用,但伊朗总共打出的弹道导弹,可能还不到1000枚。

 

以色列与伊朗的实际距离,美伊此次没有完全开战等现实情况,也决定了美以两军此次只是应对了伊朗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的袭击,没有面临来自空射巡航导弹、舰载反舰导弹等武器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美以两军都没能将所有伊朗导弹拦下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更不用期望美军能够在日本自卫队、韩军以及台军配合下,在西太平洋应对解放军的立体打击。

 

要知道,解放军手中的弹道导弹数量更多、性能更加先进,美军在面对伊朗的弹道导弹时,也许还能做到2枚导弹拦截1枚,但面对解放军具备高超音速等特性的弹道导弹时,恐怕就需要45枚导弹,才有可能拦下1枚了。

 

 

【解放军的导弹打击能力远强于伊朗】

 

况且,一旦西太平洋爆发军事冲突,解放军陆基航空兵、海军水面舰艇等部队,必然也会发射的鹰击-21、长剑-100等导弹,配合火箭军的弹道导弹力量,对美军等对手展开立体打击,美军的防空反导弹药库存很快就会消耗完毕。

 

美国军方也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弹药库存和产能,根本就无法应对与解放军的冲突,一直在要求雷神、洛马等军工企业提高产能,可受到生产线建设、供应链等因素影响,这些企业也有些力不从心,迟迟没能大幅提升产能。

 

综上所述,对于美国及其盟友来说,此次伊朗与以色列短短12天的交锋,完全可以看作一次西太平洋可能战事的缩水版压力测试

 

测试结果却指向一个冰冷的结论:美军现有的弹药储备和补充能力,仅能勉强应付有限规模、特定模式的地区冲突

 

当对手换成拥有庞大且先进武库、能够发起多维度、高强度、持续饱和攻击的解放军时,这套体系的脆弱性将被无限放大。美国现在根本无力支撑一场与中国的全面高强度对抗。

 

 

来源:蒋福伟;转自“神探007”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