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毛主席把自己的爱女送到"五七干校"劳动是残酷迫害吗?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红旗文库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30 12:43:18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但凡老一辈的人物过世,主流媒体在介绍其生平时,还在污蔑前30年,诸如"五七干校"残酷迫害之类的字眼,一如既往地醒目。

 

何为"五七干校"

 

196657日,毛主席在审阅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既学政治、军事、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还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由于这封信是在57日写的,后被称为"七指示"

 

毛主席在七指示中还指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

 

1968 57日,黑龙江省为纪念"七指示"发表两周年,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了一所农场,定名为五七干校,让一批机关干部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此后,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纷纷响应,让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文教科技战线的干部、教师、专家、文艺工作者等知识分子去到自办的五七干校进行劳动锻炼。

 

那么,"七指示"的目的是什么呢?

 

七指示的精神在军队中早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蚕食,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继续坚持长期抗日,缓解军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扼杀革命力量的企图,毛主席号召全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延安大生产运动,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减轻了农民负担,密切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而且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干部,使他们在进行革命战争的同时,学会了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的本领。

 

延安大生产精神无疑具有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七指示"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军队中的成功推及到全国各行各业,要把军队这所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我发展的大学校普及到全民,从而不仅造就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而且造就一个战无不胜的民族。

 

应该说,这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顶层设计!

 

 

干部和知识分子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锻炼,学会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我发展的本领,也应该是一个难得机遇。而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的过程,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是,偏偏有那无耻文人把干部和知识分子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污蔑成被"残酷迫害"

 

首先,干部和知识分子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是百分之百带原工资的;其次,按毛主席"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的指示,是所有干部和知识分子先后都要下放参加劳动锻炼的,而并不是针对哪一个人或哪一部分人, "残酷迫害"从何谈起?

 

最先把五七干校的住房抹黑成"牛棚"、把劳动锻炼污蔑成"残酷迫害"的,应该是北京大学无耻文人的《牛棚杂忆》。此后,无良文人们开始纷纷效仿他的无耻:把劳动锻炼污蔑成劳动改造,把住农民家污蔑成住牛棚,把改造世界观污蔑成残酷迫害。

 

如果说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就是被残酷迫害,那1968年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主动向毛主席申请去农村锻炼,3月份被下放到北京郊区的王四营公社劳动,李敏就那么喜欢被残酷迫害?

 

如果说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就是被残酷迫害,那1970年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被下放到江西井冈山下的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毛主席就那么喜欢残酷迫害自己的女儿?

 

如果说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就是被残酷迫害,那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了一段时间后,向毛主席反映,在那里接触的都是干部,锻练不大,主动要求去更加艰苦的农村插队,和农民一起生活劳动,随后,李讷就被下放到井冈山农村参加劳动,李讷就那么喜欢被残酷迫害?

 

如果说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就是被残酷迫害,那毛主席和他的女儿们为何还激情似火地投身其中呢?

 

 

按无耻文人们的逻辑,让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就是残酷迫害,那是不是只有将干部和知识分子像老爷一样供养,让他们踩在劳动人民头上,才算公平、公正呢?

 

毛主席和他的女儿们为何激情似火的投身其中?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投身的事业是与工农相结合的升华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革命。

 

在毛主席和他的女儿们面前,那些因下放农村参加劳动锻炼而哭天抹泪而抹黑毛主席的侫人,他们的境界显得多么的渺小和肮脏。而那些把五七干校抹黑成"牛棚"、把劳动锻炼污蔑成"残酷迫害"的无耻文人,他们的嘴脸又显得多么的丑恶和狰狞。

 

来源:红旗文库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