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

|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高端精神 > 阅读信息
吴庆军 顾正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地位的论述
点击:889  作者:吴庆军 顾正云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6-10 09:09:57

 

1.jpeg
【内容提要】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主流地位的变迁,然后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对西方经济学占据中国经济学主流意识形态危害性的分析,接着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中国经济学主流意识形态重要性的论证,最后提出了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占据中国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有效措施。在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该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和回答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引进,西方经济学逐渐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流。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阶级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对立,结论相互矛盾。西方经济学取得中国经济学界主流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盲目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结果,应当在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及时校正方向,让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占据中国经济学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主流地位。新时代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来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和回答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中国经济学界主流地位变换的历史回顾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由此开始转型。改革开放初期,即1979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少量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在中国翻译出版,课程名称通常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其内容主要是介绍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并评论。当时西方经济学被引入中国,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其内容来对其进行批判,以帮助中国学者更好地理解西方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学界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向,批判越来越少了,开始注重系统地介绍学习西方经济学流派、理论和方法。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开拓了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道路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系统论述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既缺少市场经济实践,也缺少市场经济理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开始全面引进西方经济学的各类学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许多中国经济学学者对待西方经济学及其市场经济理论的态度,由最初的借鉴扬弃的态度,转向了全盘接受西方经济学的态度。故此,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逐渐被广泛用于指导、解释中国的经济实践。


当前全国高校的大部分经济学院以西方经济学体系为主体从开课门数看,我国高校经济专业课开设以西方经济学为主从授课学时看,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授课课时远多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授课课时从经济学专业学生考研考博看,西方经济学类课程占据考研考博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从国内经济学期刊看,发表西方经济学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发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文数量。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占据了中国经济学界主流地位,经济学界形成了用西方经济学去考察中国经济问题,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去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把西方经济学视为经济学,而否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怪现象。而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分为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离不开政治,政治离不开经济,这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经济政治化和政治经济化,应是经济和政治辩证统一的关系和谐发展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因此,西方经济学排除政治因素,建立纯粹的经济学,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故此,用西方经济学作为主流经济学指导中国经济实践必然是错误和有害的。西方经济学取得中国经济学主流地位是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盲目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结果,需要在新时代加以纠正。


二、西方经济学占据

中国经济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危害性


习近平同志说:“应当说迄今为止,人们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是丰富的,理论发展也达到了较高阶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三大经济理论体系。”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存在着一些人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用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理论来指导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问题。在至今所有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著中,看到的几乎全是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述。从这一意义上说,用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冒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固守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都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一点应引起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警醒。”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习近平同志看待西方经济学的鲜明态度,对用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冒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造成的危害性认识非常深刻,并提醒要在理论界和实践高度警惕。


习近平同志指出:主流经济学”“将社会关系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不承认经济活动的特殊社会规定性和社会经济关系在经济运动中的决定作用,不承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无政府状态与经济循环和危机的内在联系,不承认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等,因而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相比,西方经济学就有着更为明显的缺陷。”从中可以清晰看出习近平同志认为西方经济学缺陷明显,并深刻指出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在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中,不能食洋不化,还是要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大讲特讲,不能被边缘化。”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强调中国经济学理论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然而现实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确逐渐被边缘化,这种局面到了新时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得到扭转纠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用西方经济学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经济发展的现象表现出明显不满和十分担忧。


习近平总书记说:“资本主义文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基础上的,它无法克服和文明下的野蛮本性。从根本上讲,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指导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现代化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其骨子里的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霸道强权的本性没有任何改变,其弊端愈明显。”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剥削制度、野蛮本性以及矛盾根源做了深刻的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水土不服,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一些人用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给国有企业改革开出许多‘药方’,但到头来没有几贴能治‘病’”。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盘照搬西方经济学是持完全否定态度。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对于西方学术文化的介绍如此混乱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也不认同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西方经济学理论,主张对其鉴别和批判后吸收其合理成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西方国家日渐陷入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遏制资本贪婪的本性、无法借鉴物质主义膨胀、精神贫乏等痼疾。”并强调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作‘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的思想搞乱,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认为一旦思想舆论阵地被突破、意识形态被攻破,颠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颜色革命随之会到来。


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西方经济学理论来完全改造中国经济学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力鼓吹私有化,从而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公有制根基,鼓吹改革终极目标是建立完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从而在经济领域完成和平演变、实现颜色革命。当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完全变成私有制之后,共产党执政就彻底失去存在的经济基础和必要性,进而推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取得中国经济学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和理论基石,如果不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很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建立稳固而持久的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继承历史上经济学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通过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入研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宏观经济研究上的优长和它的科学、辩证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它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务的目的,顺理成章地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为主干”。从中可看出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优势就在于科学和辩证的研究方法以及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属性,故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主流理论。


当前经济学界之所以流行许多错误观点,根就在于西方经济学占据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却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学界的支流。我们对待西方经济学正确态度应该吸收其有价值的技术分析方法的成分,而摒弃其错误的立论假设和资产阶级立场,即采取扬弃的态度去对待西方经济学。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教授西方经济学的学者,甚至是许多知名学者对待西方经济学采取了全盘接受的态度,这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存在一些人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用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理论来指导暂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问题。一定理论总是适用于一定对象和范围,‘乱点鸳鸯谱’是要造成严重后果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 意识形态领域存在挑战之一,便是西方经济学长期占据全国经济学学术主流和话语主流,潜移默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基础。这要求我们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去占领经济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


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回归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建议


(一)通过官方和马克思主义学者良性互动来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答案,但是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思维逻辑和科学分析方法,尤其是从劳动人民的立场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而这正是当前经济学理论分析需要加强的地方。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二十一世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起关键指导作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时也需官方和学术界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其不断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有可为,能够为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做出贡献。政学两界的互动方式多样,包括学者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科学规律进行学术研究、发表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政界人士决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党和政府决策之前通常听取学术机构的研究论证和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学术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把研究成果报送各级领导参阅,发挥政作用。当前学术界在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权威代表人物有刘国光、顾海良、程恩富、简新华、颜鹏飞、李建平、王振中等。他们的学术成果,也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和组成部分。因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包括官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也包括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研究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要求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无论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还是其他西方经济理论,都不能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提并论,必须以基本范式最为科学、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基础和主体,去对西方经济学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兼收并蓄。”


所以,新时代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通过官方和马克思主义学者良性互动来共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新时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和回答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总学时应略超过西方经济学课总学时


目前全国财经类高校的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时总和至少上百学时以上,如果算上西方经济学的衍生课程达到几百学时。而有些财经类专业虽然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但课时与西方经济学课时相去甚远,有些财经类高校甚至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时更是少得可怜。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时少,就不可能深入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理论,讲授的内容也不可能深入阐发。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包括习近平经济思想,也包括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家学者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理论。应该在全国各财经类高校开设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所提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课时数应该略超过西方经济学总课时数。这样才能从教学角度体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教学领域的主流地位。


只有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去统领高校人才培养,才能确保高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立场和分析方法,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共产主义信仰。


(三)新时代国内经济学类期刊应多发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文章


在期刊发表论文尤其是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学者晋升职称、评奖评优和博士硕士毕业的重要条件,期刊发表哪类文章多,就会引导学者去花费主要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在中国核心期刊以发表西方经济学文章为主的大环境下,就会使得许多经济学者去花费精力研究西方经济学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国内经济学类期刊发表文章类型的偏好取决于期刊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国内经济学类期刊在发表文章时,应该体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类期刊的主流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学科,其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建议国内各经济学期刊在保持学术多样性的同时,应增加习近平经济思想专栏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并且确保习近平经济思想专栏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文章的发表比例至少五成以上。建议全国综合类期刊和全国各高校学报期刊均设置习近平经济思想专栏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专栏,并且确保习近平经济思想专栏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文章的发表比例至少三分之一以上。


最近,上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推出了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专栏”的支持计划,用实际行动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要求。


(四)中国经济学教育界应重点培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和学者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转向了以西方经济学为主,培养了大量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而持完全西方经济学观点的学者从事高层智囊不在少数。国内一些名校主张完全接受西方经济学并完全用西方经济学指导改革开放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故此当今中国经济学界,西方经济学专业的学者数量远多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者。


新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主要培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人才。已有的西方经济学人才培养计划中,应该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善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经验的人才,而非全盘接受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即要让西方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具有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能力。


在中央有关领导的倡导和中宣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领航,在全国首次按照马克思主义门类进行学科专业设置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高地。在中央和中宣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扭转中国经济学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学被边缘化的有力措施,全国各高校应该逐渐推广这种做法。


(五)将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西方经济学专业课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财经类高校专业课老师自身就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培养出来的他们的知识体系完全建构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对西方经济学采取全盘接受态度。因此,他们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完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全西化式教学故而培养出的学生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全盘接受西方经济学对此,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即应有选择性的借鉴和批判。在西方经济学教材选择上要选用具有批判和借鉴功能的马工程西方经济学教材,同时要对全体经济学界的教师进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教育和洗礼,让习近平经济思想进入西方经济学专业教师头脑,从而让经济学的教师具有对西方经济学扬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培养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扬弃的能力。鼓励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到西方经济学有价值的技术方法的同时,建立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对西方经济学具有批判和借鉴吸收能力的经济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

[2]习近平:《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东南学术2001年第4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5]习近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7

[6]谭劲松等:《习近平关于基本经济制度论述的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海派经济学2023年第4

[7]王振中:《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治经济学研究2024年第3

[8]程恩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十大要义,《理论月刊2021年第1

[9]徐文斌程恩富:《论资本主义私有制增长缓慢规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4年第8

[10]王伟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三个维度》,《海派经济学2023年第4

[11]余斌:《试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本质特色》,《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2

[12]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鲜明主体性何以形成?》,《海派经济学2024年第3

[13]吴庆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主义的认识与批判》,《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3年第11

[14]石镇平:《贬低和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表现及其危害》,《海派经济学2024年第1

[15]严金强:《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指导作用研究”(20BJL001);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立信分中心课题(LXFZX-2024-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吴庆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立信分中心研究员;顾正云,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讲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本文原载于《政治经济学研究》2025年第1期”。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