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志坤: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
点击:  作者:张志坤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5-06-10 08:47:34

 

1.jpeg

经常有人做这样的论述,他们说,是改革开放才使中国跟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改变了现代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与此同时,这些人还大都要谈及他们心中那“不堪回首”的前三十年,在他们的描述下,前三十年的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巨大,他们指天发誓说,没有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弥补这些差距,就会被越落越远,就要失去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出路。


只要少许理论常识的人知道这样的描述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这其中所蕴含的褒贬臧否再鲜明不过了(其实这些人就是为了以此明共产党必须丢弃过去的那一套,必须向美西方靠拢)。


我们说,如果不是出于主观故意,那么这种描述在客观上很不好,其不好之处在于,这样的论述很不完整,很容易引起误解;这样的论述自觉不自觉地把中国同世界的差距归咎给改革开放以前;其三,这是对历史的割裂,等于变相地否定了新中国以及为建立这个中国所进行的革命建设。但是,实际的情形是,有人就要这样大讲特讲,就是乐此不疲,就要死死咬住“前三十年”不放,当然,就是另外一个问题


因此,辩证和全面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中西方的差距,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学术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  


第一,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客观存在,原因何在?


改革开放前,中国同世界先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是人们不能不承认的客观事实。但是,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把问题归咎于计划经济,说计划经济限制了人们的主动性,严重扼杀人们的创造性,具体指向包括城市里的公有制企业,农村的人民公社等,甚至还有人将计划经济冠名为“斯大林体制”或者“斯大林主义”。这些人把“前三十年”说得漆黑一团,对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节衣缩食取得的成绩要么只字不提,要么抽象肯定具体否定,把造成中国同西方世界的差距责任全部扣到“前三十年”的头上。不能不说,在各种否定“前三十年”的喧嚣中,这种否定最流行也最为恶毒。


我们说,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出于主观目的而不顾起码客观公正的政治污蔑。事实上,即便时间到了1970年代,造成中国同发达国家差距的成因依然是旧中国,是旧中国太落后了、太贫穷了,除了个别领域外,大多数近现代工业技术都一片空白,以致于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的时间足以补上这样巨大的差距。从历史逻辑上说,一个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不可能三十年时间建设发展全面赶上发达国家,反过来说,如果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本来同西方国家发展水平大体一致话,也不可能在三十年内就被西方发达国家落得那么远。因此,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差距的原因责任归罪于“前三十年”,完全是无稽之谈。事实上,当中国打开国门、让全世界真正看到中国和了解到中国的时候,美西方的战略家和学者们大都由衷赞赏过去三十年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绩,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第二,“前三十年是拉大了差距还是缩小了差距?


经常有人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和日本的情况对比,说什么那时的日本同中国于同样的水平,后来日本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此高速发展,而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因此举步维艰,结果被日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是否定“前三十年”的又一种手法,其核心要义在于,“前三十年”让中国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加大加重了,因而罪责难逃。


这又是不顾事实的片面之词。事实上,前三十年尽管运动不断,阶级斗争抓得紧,但同时中国的经济建设也抓得很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在短短三十年间构筑了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基本上补上了二、三百年近代工业发展的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全中国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譬如著名的“两弹一星”等,从而使中国作为一个战略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全球战略大势因此塑造出著名的“大三角”格局我们应该深入地思考一下,如果没有中国战略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就不可能成为当时全球战略的一极,美国总统尼克松也不可能万里迢迢跑到中国来同毛泽东主席大谈什么全球战略问题。


事实上,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历史记录。比改革开放以后毫不逊色当然,由于那时的中国偏重于积累,再加上人口大规模高速增长,所以人均收入特别是物质生活水平并没有大的改变,但总体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则是不争的事实,人口寿命和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就很能说明问题。通过三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国极大地缩短了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书写出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伟大的贡献之一。


至于说日本,中日之间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各自的基础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拿日本来说事没有说服力。


第三,改革开放赶了上来,有没有前三十年的功绩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现如今中国发展如此强劲壮大,以致于世界头号大国美国已经坐卧不宁、寝食难安,正千方百计将中国的这一进程抑制、压倒或打断,全世界一切公平正义的人士都认定霸权的这一妄想必定要以可耻的失败而告结束。


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在时间维度上应该归功于哪个历史时期呢?


改革开放四十年当然居功伟,对于这一点大概没有什么争议。但是,能把现如今中国所取得业绩仅仅归功于改革开放吗?难道就没有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什么事情吗?


有一些中国人对此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往往都拿改开前中国“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说法当说辞,以此否定“前三十年”的基础前提作用。


但是,这一说法完全经不起任何认真一点的研究逻辑推敲。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如果没有自己的一定技术基础和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所谓的改革开放就要沦为空手套白狼的把戏,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本常识,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比中国还开放,结果怎么样呢(参阅笔者文章《张志坤:须辩证处理“对外开放”与“自主自立”的关系》)。事实上,正是“前三十年”所攒下的家底打下的基础,才为改革开放准备了必须的物质和技术前提,对于这一点,美西方那些经济与战略学家大都有着基本的学术诚,他们对此都予以充分肯定,反而是中国那些从西方“学成归来”、“哈”上“佛”“耶”过了“鲁”的西化分子对此跳着脚地加以否定咒骂。至于当年“濒临崩溃”一说,恐怕主要是基于政治需要而夸大其词。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报告宣告,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无外债、又无内债这一宣告的时间在1975年,这样的国家不可能在不到一年后就濒临经济崩溃。


现在,对“前三十年”否定批判各种喧嚣依然浊浪滔天,如果仅仅为了反思历史,以便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出于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值得注意警惕所谓物极必反,对“前三十年”的批评与批判不过头相应地,对改革开放颂扬也不要过头。过去那种说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好”就“极好”,“坏”就极“坏”的政治时髦话术,不应该继续遗留和传承下去对于“前三十年”,现在已经到要正本清源、回归历史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编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