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解筱文:关税战“言和”之中,美却频频作妖,我们还要不要打到完全胜利?​
点击:  作者:解筱文    来源:评论员解筱文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30 10:25:31

 

 

这些天,以伊冲突暂告一段落,处于缓冲状态。美因此腾出手,又开始琢磨关税战。

 

美方称将在202579日“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前与部分国家达成贸易协议,对未达成协议国家或单方面设关税税率一事。

 

2025628日,针对记者提问,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美国自 4 月起加征“对等关税”是单边霸凌行为,严重破坏贸易秩序,中方坚决反对。

 

中方乐见平等磋商解决分歧,呼吁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坚决反对任何牺牲中方利益的交易,若出现此类情况将坚决反制。

 

美发起关税战,想打压中国,结果自己陷入被动,不得不想和中国和谈。经过日内瓦、伦敦谈判,双方对此各有所让。美媒最近称,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全球贸易体系良好运转,中美平等互利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当然是有利的。因此,看到中美进行和谈,并有一定成果,有些人觉得,这样的结果最好。

 

认为中国因此展示了韧性和实力,美国从此也不敢轻易再“大打出手”,有利于往后双方合作共赢。

 

这种厚道和善良之心,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向来是仁义之师,做事还是留有很大分寸,往往点到为止,令其悔悟自省。

 

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关税战本质上就是战争只不过是以经济武器开展,美以此胁迫各国接受美国优先的丛林法则,这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我们。

 

在我们的奋起反制之下,美是受到挫折,但还没有被真正打疼,没有真正受到重大教训。以美国多年的“诚信记录”看,这种主动求和,本质上还是战略缓冲。

 

尽管中美在日内瓦谈判后达成阶段性共识,但美方仍持续采取单边行动,包括突击加征关税、扩大技术封锁、频繁调整贸易政策等,形成“谈判桌上谈合作,谈判桌下搞制裁”的矛盾局面。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做派,恰似抗美援朝战争停战谈判期间美军边谈边打的伎俩。

 

当年抗美援朝,我们以打促谈,最终迫使美方重回谈判桌,换来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署。

 

用雄辩的事实证明:面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我们只有展现不惜一战的决心和能战善战的能力,才能使对手回到平等谈判的轨道。

 

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打出了几十年的中国军威和国威,换来几十年的国运。现在的关税战本质也是国运之争,绝不能轻视。

 

当年志愿军能用轻步兵粉碎美军装甲洪流,靠的是“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的血性胆魄。

 

今天中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产业链,拥有全球超大规模市场,科技整体实力全面突围,国防和军事保障支撑力量优势明显,美国关税大棒愈来愈黔驴技穷。

 

当前,美方又放风要在79日前与部分国家达成协议,实质是分化瓦解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的心理战。某些国家若为短期利益牺牲原则,必将重蹈二战前“绥靖政策”的覆辙。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在关税谈判中,不能为了一点小成果就“踯躅不前”,或者“见好就收”。

 

必须要以打促谈,既要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发起法律战,也要对等制裁美国农业州、军工集团等核心票仓。

 

更要用好稀土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杀手锏”,让美国政客真正体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长期痛感。

 

就像多年后,提起朝鲜战争,他们的参战者对中国胆战心寒一样。

 

这次我商务部强调“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达成交易”的立场。我们往硬里想这句话,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虽然我们向老特表达出善意和诚意,也回应了他想访华的意愿。但是,“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的战略思想,在今天依然光芒万丈。

 

应对美单方面发起的关税战,我们与其对等回应,点到为止,倒不如重拳出击几下,消除未来可能出现的隐患;与其顺着别人设置的议题走,倒不如自设议题,适当主动发力,看看这个世界有什么新变化。

 

因此,我们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以斗争求和平才是正道。必须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斗志,打到完全胜利,以我们站立的地方和前进的方向,镌刻历史的正确。

 

作者:解筱文;来源:评论员解筱文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