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
2025年4月21日晚间,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身穿京东外卖骑手工服,手持外卖,在北京参与京东外卖一线配送服务。
据媒体公开报道,上一次他作为快递员送货,是2014年6月18日。当时正值京东在美国上市后的首个618店庆。当时,他也身着工服,从京东大屯配送站出发,骑着电动三轮车为顾客配送商品。
这样的商业大佬躬身一线示范,确实比较少,因而被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冠以“亲自”二字的高待遇。
最近以来,特别是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刘强东放出社保大招,强调算法要关照底层打工者,京东外卖利润率不许高于5%,发布京东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又“亲自”参与送外卖、请骑手吃火锅喝酒等等,一次又一次占据网络热搜。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又是刘强东?
从本心看,作为一个从社会底层幸运突围出来的人,答案或许藏在他对底层生态的执着关注中。
从京东创立初期自建物流体系、坚持为快递员缴纳全额社保,到如今高调进军外卖行业并承诺为骑手提供“五险一金+意外险”的全套保障,刘强东的商业逻辑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将劳动者权益视为企业护城河。
在最近《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中,京东明确表示“永不强迫兼职骑手‘二选一’”,甚至承诺为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兜底”收入。这种近乎激进的承诺,不仅是对美团“二选一”指控的反击,更是在用真金白银重塑行业规则。
相较于其他平台以算法压缩配送时间、将风险转嫁给骑手的做法,京东的策略显得格格不入,却又直指行业痛点。当平台经济将效率奉为圭臬时,刘强东或许想证明,尊重人的价值同样可以成为竞争力。
2025年2月,京东外卖启动时便以“品质商家免佣金”“骑手社保全覆盖”为卖点,甚至喊出“骑手的收入一个子儿都没少”的口号。他在微信朋友圈痛斥“技术算法剥削底层”的言论,更是将矛头对准了平台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劳资矛盾。直言:“我们的利润、估值和财富,绝不能建立在老百姓不安稳的日子上。”
这种表态看似理想主义,实则暗含商业智慧:当外卖行业陷入“补贴战”与“罚款文化”的恶性循环时,京东以社保和收入保障为筹码,正在争夺最稀缺的资源——人心。甚至骑手坦言:“在别处送外卖是打工仔,到京东就是正式编制。”这种归属感的营造,恰恰是刘强东试图构建的新护城河。
这一次,刘强东送外卖的举动,则进一步将这场商业竞争推向戏剧化高潮。他身穿骑手工服、手持外卖箱的照片登上热搜,不仅为京东外卖赚足眼球,更传递出“创始人躬身入局”的象征意义。
这种亲民形象与其他平台“算法至上”形成鲜明对比,意在表明,行业的竞争已从“资本博弈”转向“价值观较量”。正如网友调侃:“以前平台卷人命,现在终于卷服务了。”
当然,作为一个商人,刘强东这样的“破局”并非全然利他。在京东与美团的贴身肉搏中,社保福利和骑手保障既是道德旗帜,也是商业武器。通过承诺超时免单、扩招十万全职骑手,京东试图以用户体验和运力规模撬动市场格局。
刘强东的高调发声,则巧妙地将企业战略与公众情绪绑定,让京东的每一次动作都自带传播势能。这种“价值观营销”的背后,是刘强东对流量密码的精准把握——在平台经济信任危机蔓延的当下,谁能赢得劳动者的认同,谁就可能掌握下一轮竞争的话语权。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是刘强东?个人感觉,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成为某种巨头的时候,企业实际上已并不属于某个人,更多属于某个阶层的群体,利益的攫取、风险承担与自我获得已并不相称,况且企业未来驶向何处,不可预知。
在这种情形下,选择承担社会责任,长久筑牢大众基础,这必然成为一种智慧的选择。当其他企业家困于“利润至上”的惯性时,他选择将劳动者尊严写入企业基因。当行业陷入零和博弈时,他用社保和免单重新定义竞争维度。
这种“反套路”操作,既是对资本的挑战,也是对平台经济未来的一次实验,更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更好选择,等于以此买了一个社会大保险。
这也就是刘强东为什么每一次敢于放出“破局”大招,勇当“鲶鱼”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一个双刃剑。最难的,需要真正亮出初心,坚持长期主义,保真落下去,让京东一线的每一个兄弟姐妹更加体面地生存,打造一个社会范例,卷起更多企业和平台既得利益者,善待员工,让利于众,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作者: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文化、商业、铁路。微信公众号:zgmjply(评论员解筱文)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