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今日聚焦:日本投降前五天,毛主席做五大布局,改写中国命运!
点击:  作者:卫泱    来源:卫泱公社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7-08 12:46:52

 

 

在很多人印象中,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军队数量上都远超共产党,占据着绝对优势。

 

所以,很多人至今都不理解,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为何会败得那么快?

 

除了民心所向,解放军勇猛无畏,毛主席在日本投降前做出的这5大布局,也堪称改写历史的神来之笔。

 

1945810日晚,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前5天,毛主席提前得知了这一消息,随后紧急作出了这5大战略布局。

 

首先第一点,做出由兵力分散向兵力集中的战略布局。

 

众所周知,抗战期间,我军为了有效牵制日军,不被日军大规模消灭,采取了分散兵力、游击作战的策略。

 

如今,形势逆转,日军即将宣布投降,毛主席果断下令: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织成团或旅或师,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集中行动。

 

这为我军集中兵力大规模消灭日伪军,迅速夺取战略要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做出由制止内战向坚决反击内战的战略布局。

 

1945年早在得知日本投降的当天,毛主席就曾指出:苏联参战,日本投降,内战迫近。

 

蒋介石想要发动内战的阴谋已昭然若揭,我们该如何制止内战呢?

 

毛主席认为:制止内战的最好办法,就是坚决回击内战。

 

为此,毛主席在811日指示:各地对蒋介石绝对不应存在任何幻想,必须在人民中揭破其欺骗,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危险应有必要的精神准备;各解放区应有必要兵力防御国民党进攻,国民党一旦向我大举进攻,我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确实迫不及待地撕毁了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而毛主席的这一系列部署,不仅有效遏制了国民党的进攻势头,更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为后续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做出由分散占领向重点占领的战略布局。

 

抗战胜利前,中国很多地区被日伪占领,蒋介石则是躲进了“峨眉山”,国民党的主要势力自然也随之集中在西南地区,实力雄厚。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毛主席却没有把目光局限在这些日伪占领区。因为他认为我军全面夺取日伪占领区,不现实,也不可能。相反,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才是正确方向。

 

于是,毛主席在3天时间内,接连下达了占领中小城市、广大乡村、交通要道、扩大解放区,创建新的根据地等4项重要指示。

 

这为我军日后迅速消灭日伪军、反击内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做出由拒绝原地待命向迅速缴械日伪武装的战略布局。

 

1945810日深夜,朱德发布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抗日部队向附近敌伪送出通牒,限其于一定时间内交出全部武装。不缴枪者坚决消灭。

 

然而,蒋介石却下令说:朱德发表的命令,是一种“唐突和非法之行动”。并命令八路军总部:“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

 

对于蒋介石的逆行,毛主席予以坚决反击。他在接下来几天时间内,接连写下《蒋介石在挑动内战》《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给蒋介石的两个电报》等文稿及十三道命令,不仅揭穿了蒋介石的阴谋,及时制止了内战,还为之后彻底消灭日寇做足了充分准备。

 

 

图为朱德。

 

第五,做出由配合苏军作战向东北直接进军的战略布局。

 

19458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毛主席致电斯大林,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毛主席在指示我军配合苏军作战的同时,迅速决策,派遣部队直接挺进东北。

 

812日,毛主席命令冀东三个军分区部队分别向承德、赤峰、沈阳进发,命万毅东北军迅速完成出发准备,待命开赴东北。

 

后来的决战东北也证明,毛主席进军东北的这一战略部署,成了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一大重要转折点。

 

纵观日本宣布投降前的这5天,毛主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一次又一次地迅速且精准地作出正确决策,在无声之中悄然改写中国的命运。

 

他惊人的精力,非凡的胆略,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得不让人惊叹、敬佩!

 

作者:卫泱;来源:卫泱公社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