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二十 ——周晓三、叶兆祯、傅昌钰

1917年9月,毛泽东发起一师湘潭校友会,得到他和罗学瓒等湘潭同学的赞同。年底召开成立大会,毛泽东报告筹备经过及宗旨,并提议选周晓三为湘潭校友会总干事。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九 ——熊昆甫

熊昆甫到法国后,在西北部圣梅桑学校学习法文,曾参加蔡和森等发起的几次重要斗争。他后来与一位同学转入当地工厂做工。在法期间加入共产党,后赴莫斯科在共产国际工作。

刘继兴:1975年毛主席拍板此事,近300人感念终生,国民党却怕得很

毛泽东主席批示:“人家放下武器25年了。”在具体政策和待遇方面特别交待:“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元零用钱,每人都有公民权。”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八 ——曾以鲁

曾以鲁与齐白石是好友,晚年为之作肖像画。白石老人说:“曾君以鲁,工于画,作头颅,能得衰老之神,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识人。”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七 ——李维汉

李维汉在蔡和森影响下,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与大家一起讨论,很快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实现改造中国及世界的目的。

胡新民:广为国内文丐诋毁的《论持久战》在国际上收获了怎样的评价?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开篇中就写道:“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六 ——熊瑾玎

1921年夏,毛泽东和何叔衡到上海,参加党的一大成立会议,是熊瑾玎帮助筹措的路费。毛泽东从上海返回后,组建湖南自修大学培养革命人才,聘请熊瑾玎为教务主任。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五 ——邹蕴真

一次毛泽东经费紧缺,写信向邹蕴真求援,他寄出500块银元缓解了燃眉之急。后来他不无自豪地说:我没有背叛毛主席。

毛泽东豪迈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主席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一场会议中豪迈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四 ——邹鼎丞

邹鼎丞喜欢与毛泽东讨论问题,互相勉励期许:要在天昏地暗的世界里寻找光明,要从层层网罗和包围中展开长翅,要使自己成为当世栋梁之材,要使中国的政治文化面貌根本改变。

毛主席邀请时传祥来中南海被阻拦,主席:我们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

“咱要一人嫌脏,就会千人受脏,咱一人嫌臭,就会百家闻臭,俺脏脏一人,俺怕脏就得脏一街”这句话是出自掏粪工人时传祥之口。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三 ——陈赞周

润之气质沉雄,确为我校一奇士,但择友甚严,居恒骛高远而卑流俗,有九天俛视之慨。观其所为诗文戛戛独造【1】,言为心声,非修养有素不克臻此!直谅多闻,堪称益友!

毛岸英一直想问父亲一个问题,却至死没得到答案

在毛岸英的日记里,他总在不断重复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很难想象,作为伟大开国领袖的长子,毛岸英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提出了多么苛刻的要求。

毛主席读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看后评价: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不好

而旧时代的人也要努力跟上新时代的发展,只是对于溥仪而言,这似乎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毕竟曾经作为皇帝,想要适应在新时代下的生活,恐怕不是那么的容易。

张鼎丞之女张延忠: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抗日战争会是另外一个局面

2015年8月28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张鼎丞长女张延忠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华中及闽西南抗战故事追忆父亲张鼎丞。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二 ——陈书农

毛泽东不同意以改造东亚为目的,是因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问题,必须从世界大局看中国改造。对达到目的的方法,同意陈书农提出的俄式方法。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一 ——周世钊

青年毛泽东评价他:“你是一个真能爱我,又真能于我有益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信中说:“古人有云: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二者不可得而兼。我看你这个人是可以兼的。”

罗哲是毛泽东找了多年的战友,知其已殉国,毛主席出300元修墓

对于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通知,曹云芳一时竟不知该如何给领导回话。整整28年过去了,曹云芳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她这个老战友。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十 ——张昆弟

当读蔡和森、毛泽东等友人日记时,见别人道德学问日新月异的进步,自感到很惭愧,也找到了差距,看到了表率,决心振奋精神冲破一切魔障,一定要向前追进做先锋队。

找了多年的战友已牺牲!毛主席得知后,信寄300元修墓并亲题碑文

因为罗哲的保护及外界的施压,反动派不得不把曹云芳给放了出来。分别前,曹云芳很想再和丈夫说句话,但罗哲却拒绝见她,他明白这样做妻子才会更加安全。

刘克宽:我在中南海听毛主席作报告

我22岁时,在中南海怀仁堂参加了由毛主席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有幸聆听了毛主席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现在回忆起来,毛主席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九 ——罗学瓒

毛泽东周围真地聚集起一批奇友,看起来无特别之处,但却个个胸怀远大,有救苦救难、救国救民之志。这些年轻人虽然人生道路各异,却以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伟业永载史册。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八 ——萧三

萧三早期与毛泽东交往不如哥哥萧子升多,后来却与哥哥分道扬镳,在革命队伍中与毛泽东交往甚密。他是世界著名的诗人和作家,还是党内第一个为毛泽东立传的人。

王立华:学子毛泽东奇友之七 ——何叔衡

何叔衡,湖南宁乡人,生于1876年。他是毛泽东的同学,一师年龄最大的学生,新民学会年龄最大的会员,中共一大年龄最大的代表,也是毛泽东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钱昌明:毛泽东思想为何不可丢​?​——听听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呼声

钱学森是中国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更是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晚年钱学森的呼声:“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