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多少钱1斤?”“6块。”“超市只卖4.98元。”“我们这儿还有人卖7块呢!”近日我常跟菜市场熟悉的摊贩作类似对话。
因为买菜后还要上班,而即使是民营超市,一般也要7点开业,国有超市更迟至7:30才开门,所以每天早上,我都只有早早光顾菜市场。
我曾半乞求地跟小区附近一位国有超市老总建言:“夏天每天早上,很多老人早早晨练,顺手就在菜市场甚至路边摊把菜买了。你们开门迟,每天单为此要损失多少营业额啊。所以至少夏天,你们可以考虑实施‘夏令时’。比如早晨6点开业,晚上提前一个半小时打烊。早晨提前一个半小时的营业额一定会比晚上最后那一个半小时多得多。而且顾客一旦知道你们晚上提前关门,也会早点来店购物,你们最后一个半小时的营业额也不会减少多少。这样,你们全天上班时间没有延长,却可以多给员工发点奖金,即使让他们早上起早点,应该也不会有怨言。”
“哎,国有企业那体制,你懂的。”她无奈地摇头。
我还是只有打菜市场的主意。
怎样把菜市场的价格降下来呢?我想,缺的还是“合作社”经营模式。
假如有人愿意当“菜市场合作社”的头,建个菜市场摊贩微信群,每晚统计各家需要的蔬菜品种和数量,加起来,自己统一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回来分装,袋上一一写明菜市场各摊贩的姓名,或早上直接早早摆上菜市场各摊位,如此,不仅可以大大增强进货议价能力,也可免去每个摊贩早早各自去批发市场进货的辛苦,从价格和人力投入两个维度极大地降低经营成本。要是同时给多家菜市场提供这样的服务,议价能力又会翻倍,该是多好的事啊。
另外,无论民营超市还是国有超市,蔬菜价格标签上常常有两个数字-----市场零售价、政府补贴价,顾客一眼可知政府惠民力度,心里暖暖的。而菜市场摊位上却不见这样的政府补贴。如果菜市场创新采用合作社经营模式,因为进货量大,合作社经营者料也能争取到这样的政府补贴。如此,不仅菜市场的竞争力变强,而且政府惠民措施也增加了普惠力度。
(作者:陶余来;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