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首届马克思主义管理学论坛 | 程毫:《中国式管理——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企业特点的创新研究》
点击:  作者:程毫    来源:程毫思考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9-25 11:38:38

 

 

2025920日,由新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主办的首届马克思主义管理学论坛在新乡学院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会会长程恩富,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韩冰,新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靳开伟,新乡学院党委书记王孝俊,党委副书记宋伟,副校长韩辉、陈磊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以及新乡学院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共构中国管理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管理”理论三部曲的创作者——程毫老师受邀参会并主题演讲,分享原创研究成果:《中国式管理——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企业特点的创新研究》

 

 

程毫老师开场引用《毛泽东文集》第3卷《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一文中内容:“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如何理解“香的马克思主义”、“活的马克思主义”内涵呢?

 

程毫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程毫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管理学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性

 

 

基于马克思主义管理学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即实践性,程毫老师引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对军委工作报告的批语》一文中的内容(如下图),并用一个问题唤起大家思考,即为什么我们有天下无敌的组织和组织管理实践,到今天为止却没有中国的组织管理学?

 

 

程毫老师提出了问题,也经过近10年的研究,探索、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企业特点进行创新研究,在国内形成并提出一套基于中国文化适应中国特点的“中国式管理”理论(三部曲),即《阶梯模型:中国式组织发展》、《北斗模型:中国式领导力》和《旗帜模型:如何做到有力量的组织》(也称为《旗帜模型:中国式组织力》)。这三个原创的管理学理论各自成体系,又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体两翼”框架。所谓“一体”,指的是企业需要打造自己的一套组织发展系统,即《中国式组织发展》;所谓“两翼”,指的是企业中的各级领导需要做到正确的领导和有力量地组织,即《中国式领导力》和《中国式组织力》。

 

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企业特点进行创新研究所形成的“中国式管理”有什么显著特点呢?特点就是采用中国文化元素、使用中国话语体系、源自中国最大组织世界级管理方法。这个显著特点有何重要意义呢?正如大家都知道的,话语体系就是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关乎文化自信,关乎文化强国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管理学使用中国的话语体系,就是诠释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改变当今在企业管理学领域中的现象,即中国人不说中国话,为建构中国管理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解决方案。

 

 

《中国式管理——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企业特点的创新研究》主题分享,赢得与会领导、专家、老师们的普遍认可和好评,课程生动、给力,原创的基于中国文化的管理模型启发性强,又有操作性,很有借鉴意义。

 

来源:程毫思考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