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方面在内部发展上国家战略要有所调整与突破,一方面在外部环境中会招致某些国际势力的觊觎与封锁,因而明明暗暗、真真假假的遏制手段必然逐渐登上台面,围绕中国进行的一系列国际利益角逐必将越来越复杂化、尖锐化。鉴于全球已进入“大洗牌”时期,中国需要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全球性策略,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服务。
——谨以此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80周年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伟大复兴事业的转折点。毛泽东同志成为中国革命的舵手后,引领革命队伍走出死亡走向胜利,引领中华民族走出黑暗走向光明,没有毛泽东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一切事业和发展就没有前提和基础。遵义会议对革命事业、对国家民族伟大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但这篇文章重点讲另一个方面,从毛泽东遵义会议前后那段艰难奋斗,看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和对事业人生的启迪。
——谈中国如何避免颜色革命之危
讲了多年稳定压倒一切,人们也盼望稳定,但就连这块素以世界最稳定之地自诩、政府和民众也都冀盼长期稳定的“自由港”,一夜间就变成风狂潮虐的乱地,令游人不敢踏足,百姓生计遭殃。无论你愿意承认与否,西方媒体将香港“占中”定性为港版颜色革命是不争的事实,而不断披露的背后黑幕和现实上演的西方推波助澜的活剧,也在向世人说明着、证明着一切。
在争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与世界接轨”成了流行语,也成了很多国人的思维定势。为了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法律全面修改,适应世贸组织关于知识产权有关协议”,“不要谈别的,就是跟世贸接轨,搭便车以后再说”。有学者认为,这些“知识产权法律从立法角度讲,是现代化、国际化进了一大步”。知识产权保护,当然重要而且必要。中国过去这方面意识淡漠,立法薄弱。通过改革,提高了这方面的意识,加强了这方面的立法,这是好事。但是,与世界接轨,是否一定就是与世贸组织规则接轨?世贸组织的规则,是否能够确保我们民族和人民的权益
在讨论国企改革中,常听到有人拿“国企比私企低效”说事,诸如《中国改革》杂志中某些文章所指责的:“做大做强国有经济的目标很崇高,似乎令人向往,但是,国有企业总体上倾向于低效率”;“国有控股公司效率不会高于民资控股企业,这是因为国有控股企业与国有全资企业一样,仍然面临着效率问题,也就是体制问题”;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中,“如果实行国有控股,会总体上降低民资的利用效率。因此,需要解放思想,转换观念,使得国有资本至少退出国有控股状态”。
最近,中石油突发公告,要100%转让东部管道公司优质国有股权,引起广大民众质疑和愤慨。将国家花费巨额投资建成、已可稳收盈利、又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企业,全部拱手卖给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着实让人无法理解!有关专家感叹,如果全部转让股权,那显然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是彻底剥离。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