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集中展示了中国在无人化和智能化作战领域的最新成果,涵盖了空中、地面、海上以及反无人机等多个方面。以下是这些装备的详细情况(信息综合自阅兵报道)。
无人机系统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多款先进无人机,凸显了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综合实力。
新型隐身无人机:参阅的六款固定翼无人机中,除一款外均采用隐身设计。其中包括编号21的无人机,它是攻-11的升级版,采用飞翼式无尾布局和涡扇发动机,隐身性极好,预计航程2000-3000公里,主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为翼龙 - 3 :洲际作战能力落地作为本次阅兵无人作战梯队主力,翼龙 - 3 无人机以 6.2 吨最大起飞重量、24 米翼展的规格刷新认知。据航空工业公开数据,其最大航程达 10000 公里,可携带 2 吨外挂载荷,通过 9 个挂点搭载 16 枚导弹或制导炸弹,包括 PL-10E 空空导弹等空战武器,实现 “侦察 - 打击 - 空战” 多任务能力。对比传统有人战机,翼龙 - 3 40 小时的续航时间,能完成长时间区域监控任务,其超材料隐身涂层进一步降低雷达反射信号。
无人僚机:例如类似飞鸿97A的无人机,是一款制空兼保镖的战斗机,采用变形的菱形布局,以超音速为主,航程约3000公里,续航5-6小时,可配合歼-20等有人战机协同作战,执行前出侦察、空战和对地攻击任务。此外,还有编号53536的无人机,这是一款相对大型的无垂尾无人机,采用菱形布局,适应超音速飞行(可能达到3马赫),飞行高度可达1.8万米以上,高空高速性能优异,是配合五代机作战的制空无人战斗机。
舰载无人直升机:具备隐蔽突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能力,提升了海上作战的灵活性。
反无人机系统
反无人机方队成体系亮相,展示了应对无人机威胁的“铁三角”组合,标志着中国在反无人机领域已形成多层次、软硬杀伤结合的完整体系。
反无弹炮结合系统:这种系统集成度高,集成了雷达、光电等多种探测手段和导弹、高炮等多种杀伤手段于一体,抗饱和攻击能力较强,适合打击战役级别的巡飞弹、自杀式无人机或多旋翼无人机。
高能激光武器:可快速、精准地瞄准和跟踪目标,能在数秒内摧毁无人机。它具有光速打击、零后坐力、单发成本低、“准无限弹药”(只要能源充足)等突出优势,特别适合针对低空、低速、小型目标。
高功率微波武器 - 飓风3000:3000 米 “秒杀” 集群目标首次以现役身份亮相的飓风 - 3000 微波反无人机系统,成为低空防御核心装备。据国防工业披露,其采用氮化镓半导体技术,输出功率达 2000 兆瓦,射程 3000 米,可同时拦截多个目标,通过微波波束直接摧毁无人机电子元件,15 秒内完成 12 架模拟目标拦截,较美军同类装备 300 米射程形成代际优势。该系统集成于 8X8 军用卡车,具备随队机动作战能力,可快速融入低空安防网络。
这三种武器相互配合,可构建远、中、近程相结合,点杀伤、面杀伤与软硬杀伤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
地面无人装备
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地面无人装备的多样化应用。
“机器狼”四足仿生机器人:这是由四足机器狗加装武器或侦察设备而成,出现在阅兵场上。它使用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配置激光雷达和环视相机,能实现360度全视角感知。其负重可达20公斤,续航约10公里,能适应40度陡坡和30厘米障碍,主要用于侦察、打击或运输支援,特别适合城市巷战等复杂环境,可与士兵协同作战。
各类无人战车:参阅装备包括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类型的无人战车。它们能够远程操控、自主行动和灵活编组,实现了陆上有人与无人协同作战的新突破。
海上无人装备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多种新型海上无人装备,被誉为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
新型无人潜航器(UUV):
AJX002型无人潜航器:首次公开亮相,长约18-20米,采用鱼雷般的流线外形和菱形围壳设计,配备泵喷推进系统。其设计侧重隐蔽侦察。
HSU100型无人潜航器:作为此前HSU001的升级迭代型号,体形更粗,带有X尾舵。除了声呐侦察设备,还有充足空间携带小型鱼雷,具备察打一体能力。
新型无人艇(USV)与无人布雷系统:这些装备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
来源:前沿装备汇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