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察实情、干实事、求实效,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当前,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尤需以“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根治形式主义顽疾,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让“马上就办”成为工作常态。
“马上就办”,重在“马上”。力戒形式主义,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坚决破除“守摊子”“等靠要”“太平官”等现象。要跳出“被动执行”的思维定式,保持“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将“马上就办”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到“群众有盼、我必行动”。通过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基层调研、考核评价,不断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认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效率意识,掀起比作风、比效能的新热潮,争做主动服务、高效办事的表率,从根本上杜绝“推诿扯皮、拖延敷衍”的不良作风。
“马上就办”,贵在“办好”。“马上就办”既是态度要求,更是能力考验,不能凭着“脑子一热”的冲动贸然决策、盲目蛮干。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难以做到“马上就办”,就是因为政策把握不精、业务能力不足、调查研究不透等等。要想把事情办好,既要有认识论上的清醒,又要有方法论上的清晰。党员干部须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与时俱进更新专业知识,确保在“办”的过程中方向不偏、目标明确;把实践当作火热的“课堂”, 在处理矛盾纠纷、办理民生事务中积累实战经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到田野里去摸清实际情况、寻找实用办法,通过深入思考,把调研所得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同时,也要警惕“马上就办”不是流于形式的短期行动,而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办就办好”不能仅寄希望于干部的个人觉悟,更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敷衍塞责者无所遁形,让担当作为者获得激励。一是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民意收集网络,通过庭院会议、田间课堂等形式,用“大白话”解读上级政策,以“土办法”收集群众诉求;二是优化“办理流程”机制,要以流程再造、规则优化和场景创新为抓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考核评价要把群众满意度与实际成效放在突出位置,奖优罚劣、容错纠错并举,对“庸懒散拖”和“走形变样”坚决问责,对敢闯敢试、善作善成大胆激励,以制度刚性确保“马上就办”落地生根。
(作者:赵婧同,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党委;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