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来欣赏一下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书房“梅华诗屋”,从中自可领略大师高洁的品格。
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姓“梅”,其书斋名叫“梅华诗屋”,也“梅”字当头。两“梅”相遇,这中间有段动人的故事。 明人方孝孺有《画梅》诗:“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梅兰芳的喜梅之情,高洁之志,正应了此诗。
梅兰芳(1894一1961),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名澜,字畹华、浣华。出身梨园世家,年仅八岁就开始学戏,九岁从名旦吴菱仙学唱青衣,十岁第一次登台。后又向名旦秦稚芳和丑角胡二庚学花旦戏,并刻苦学习昆曲。1913年和1914年曾两次应邀赴上海演出,轰动申城,从而奠定了他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基础。以后,曾赴日本、美国、苏联等国演出,为此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刷家协会副主席,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等。
梅兰芳的“梅华诗屋”
梅兰芳缘何题斋名“梅华诗屋”?也是机缘,有一次,他得到 “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画家金农手绘的“扫饭僧”画,很为珍爱。不 久,他又得金农所书的“梅华诗屋”斋额,这幅斋额是冯幼伟先生在琉璃厂古肆购得后赠送给他的。从金农先生题跋 里,我们考证出“梅华诗屋”的原主黄松石、梁 梅君伉俪二人,在文学艺术上都是有成就 的。冬心在隶书“梅华诗屋”下面,用他独创的章草隶法结合起来的字体题曰:“梅华 诗屋吾友松石先生与其夫人梁梅君唱酬之居也。闻之松石云:粉黛屏当,笔砚杂陈,不减归来堂故事。屋以梅华名者,盖 主人集古句,咏香雪之调为多也。吾恐西湖诗名,不属之松石而属之夫人矣。涛江 金农并识“。梅兰芳一喜又得名家手迹,二喜“梅华诗屋”正合自己的姓名,这不是天赐机缘吗?为此,他欣喜不已。梅兰芳将此一书一画悬挂于斋壁,朝夕揣摩,细细品鉴,天长日久,他的表演技艺及绘画水平大有进益。于是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梅华诗屋”。 在这个书房里,梅兰芳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等反抗侵略的作品,
元代名画家王冕在《墨梅》诗中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 气满乾坤。”梅兰芳命名书斋为“梅华诗屋”,也是喜梅花的高洁之 志,以励己行,抒己情。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陷于敌手。已经名满神州的梅兰芳由香港返回上海,定居沪上,杜门谢客,毅然蓄须明志,以画自娱,不参加任何演出活动。次年,汪伪头目褚民谊意欲请他担任团长,率京剧团赴南京、长春和日本巡回演出,以庆祝所谓的“大东亚圣战”胜利一周年。梅兰芳当面婉言谢绝。为免纠缠,他又往自己身上连打三针伤寒针,使自己体温高达42度,汪伪头目见状,只得作罢。1944年,他从短波中获悉日本又吃了败仗之后,立即喜作一幅“梅花图”,题作“春消息”,张挂于“梅华诗屋”中,以预示曙光在前,胜利即将来临。
梅兰芳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不仅以技艺精湛、形象优美而载誉剧坛,而且以他“天心清香”的凛然正气,赤心爱国的高洁之志 而深得世人称颂。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朱亚夫:蓄须明志、以梅励志的梅兰芳 ——从梅兰芳的“梅华诗屋”谈起
2025-09-0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